汽车之家CEO越界 是痞性还是惯性?

 

平安收购汽车之家47.7%股份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周五,秦致以收购财团牵头人而非汽车之家CEO的身份首度回应媒体,称其发起的管理层收购最符合股东和公司利益,力求阻止澳电将股份出售给中国平安。...



摘要
平安收购汽车之家47.7%股份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周五,秦致以收购财团牵头人而非汽车之家CEO的身份首度回应媒体,称其发起的管理层收购最符合股东和公司利益,力求阻止澳电将股份出售给中国平安。而在笔者看来,这一仓促发起的私有化要约可能将这家业内的明星公司再一次拖入舆论的漩涡,同时将关于职业经理人的越界行为及“道德绑架”风险再一次摆到公众眼前。

CEO秦致仓促之下的反击

2016年4月15日,汽车之家大股东澳洲电讯宣布,将以16亿美元价格出售汽车之家47.7%股权予中国平安,出售价格为29.55美元每股。交易完成后,澳洲电讯将持有6.5%股权。

可是不到一天时间,汽车之家管理层却提出要对汽车之家进行私有化。买方团则由汽车之家CEO秦致及管理层牵头,博裕、红杉、高瓴资本参与,准备以31.50美元每ADS的价格进行私有化。

只看前文的话,我们会发现这本身只是一项资本市场很简单的操作,毕竟就是澳电要套现,平安接盘侠。然而加上汽车之家管理层的私有化回购,事情就变得相当复杂。在查阅了相关时间节点,我们可以发现4月15日是周五,16日是周六,也就是说汽车之家管理层抛出来的回购计划是临时的,非酝酿已久,毕竟周末美股也是休市的。因此这场简单的收购毫无疑问将演变为“股权之争“。

管理层为何屡屡陷入股权之争

翻看近几年国内的资本并购故事,管理层陷入股权之争已成常态。就公众认知来说,近来有两件事或许可以为此次事件指明方向:

国美“双雄“之争。2010年国美CEO陈晓联合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反抗黄光裕家族,当时黄光裕家族持股33.98%,陈晓作为CEO持股1.47%,贝恩资本持股20%左右,在经过一些列复杂且冗长的争斗之后,陈晓出局,国美重新走上正轨。

万科宝能之殇。2015年宝能系在资本市场斥资百亿买下万科22.45%股份,雄踞万科第一大股东,而后万科管理层在多场合多角度试图挽回败局,创始人王石甚至彪悍表示“我们不欢迎民营资本“,管理层高调抵制的背后,换来华润、宝能、安邦各路资本持续争斗。但遗憾的是,截止目前万科依旧处于停牌状态,复牌后新一轮阵痛也恐将难免。

回到本次汽车之家的股权之争,本质几乎与上述两件事情同出一辙。秦致个人持股2.9%,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持股为2.6%。

陈晓当时在国美股权之争中抛出来的理由是大股东违法,他带领国美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王石在万科万宝之争中据理力争的是宝能方资金来历不明,且是民企。是万科管理层让万科变成了世界品牌,你宝能凭什么享受经营的成果。秦致本次抛出的观点则是他带领汽车之家走向上市,平安接盘澳电是资本野蛮入侵。其实他们三者套路都一样,不甘于被资本左右。

是痞性还是惯性?

回顾汽车之家一路走来的历程,有个时间段很重要,2012年秦致出任汽车之家CEO,2013年李想任总裁,创始人转而向职业经理人汇报。但据一些离职老员工透露,角色转变期间,秦联合自己的心腹不断排挤李想,认为李就是个80后的毛头小子不懂管理,最终将其边缘化,核心决策不需要李参与,最后李想被彻底架空只能被动出走。事实上,秦致在汽车之家的发展史上已有“前科”,不说豪夺,至少也巧取了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这习惯性得欲颠覆本次资本合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客观来讲,从秦致加盟汽车之家,运作汽车之家上市的历程中,功劳满满。然而也就是这种功劳感变成了一种领导层的“痞性“。资本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重要的是让企业实现从0到1的蜕变,资本的逐利性也使得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套现成为了资本最重要的诉求,毕竟谁家投资都追求收益。所以澳电抛盘再正常不过,平安接盘也无过,坏就坏在秦致本次抛出的管理层回购时间点太过敏感,野心昭然若揭。

其实,本次秦致抛出的领导层回购,简单来说,就和当时王石抛出的“ 万科不欢迎民企“一样,痞性且任性!



蓝鲸TMT国内首家针对科技媒体人打造的工具型社区

www.lanjingtmt.com


微信ID:ilanjingtmt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蓝鲸TMT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