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了解《一块红布》是什么?你才知道崔健的摇滚态度有多坚硬

 

《一块红布》 词曲:崔健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这个感...





往期推荐:

这是一个很严肃关于摇滚学术的文章所谓的摇滚精神在今天还存在吗?摇滚乐是否变成仅作娱乐的一种方式!

《一块红布》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 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
你问我还要去何方 我说要上你的路

看不见你也看不见路 我的手也被你攥住
你问我在想什么 我说我要你做主

我感觉 你不是铁 却像铁一样强和烈
我感觉 你身上有血 因为你的手是热乎乎

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 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
你问我还要去何方 我说要上你的路

我感觉 这不是荒野 却看不见这土地已经干裂
我感觉 我要喝点水 可你的嘴将我的嘴堵住

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哭 因为我的身体已经干枯
我要永远这样陪伴着你 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


估计有太多的人,真的不了解崔健,只知道人们称他为摇滚教父,却对他的作品不怎么感冒,觉得作品不够噪,等等吧,要说附有精神的摇滚乐,近几年十几年的作品,你能列举几个吗?

《一块红布》创作于1988年。1991年崔健专辑《解决》首次将其收录,以录音形式发表。 一直以来,这首歌最富有魅力的一个议题是,作品中的核心意象,“一块红布”指什么?

围绕着这首歌,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接受美学现象:一旦你认准了一块红布所指,那么,歌曲的形象便来得更加强烈,而歌曲的内涵也便有了边界。换句话说,你的理解到哪里,这首歌的意义便到哪里。而这首歌本身,却像是无边无际的。

有人说一块红布是指“文化大革命”,有人说一块红布指极左思潮,有人说一块红布指极权政治,还有人说一块红布指那个年代教化全民的共产主义理想。也有以具像置换具像的,说红布就是红旗,红旗就是国旗……不管指什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中国人都从这首歌体会到了自己的处境,觉得《一块红布》所唱,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因此,出现了更不可思议的事——当这些老红卫兵、老知青、文人、知识分子、工人、华侨,40岁的或者50岁的,听说作者是一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感到不知所措,有点不敢相信。他们觉得,这首歌理应只有“他们中的人”才写得出,没有“他们”的经历,不可能写出这种感受。



从第一句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句,都无比平实、准确,又无比地富于洞察力,因此,这首歌才能写进现实,写照不同人的不同人生。眼睛被蒙上后,这个感觉是“真让我舒服”。看不见了,反倒是“舒服”。明明没有归宿、无处安歇,但我的感觉是忘记了“我没地儿住”。再下去怎么办?往下还有什么想法?我说,我要上你的路。

“上你的路”——其实路也看不见,你是什么模样也看不见,只实在地感觉着:我的手被你抓着,我要你为我做主。 不做任何的猜测和联想,仅仅就说眼睛被爱情蒙蔽、被所爱的人蒙住这么一个故事,那么,这里的每一句,都是完全写真的。人在如此处境下,就是这么一种剧情发展,就会是这样的感受。对于这种处境和感受,每个人都可以身临其境,或曾经身临其境,或者,即便未经历过,但设身处地进去,也能够感同身受。 这正是这首歌最深刻的悲剧性,是它强大感染力的基础来源。

若作任何联想,哪怕是最极端的联想,比如,把这个处境联想成宗教教化/思想蒙蔽/政治控制,那么,以下感受洞穿了一般的体验,进入到宗教情境、政治迷梦和精神梦魇的深层——它不是铁,却像铁一样强烈;它身上有血,有着人性和血肉之躯的温热感觉,攥着你的手的手,是热乎乎的,流淌着难言的炽情与安慰!

凡经历过非凡的年代、有过不寻常的历史经验的人,当能够体会,这种有着人性般的感人温度、爱侣般的归属感的感受,才是社会组织、人类集体迷途的最深切感受。走在这条路上,啊感情依然是: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你问我还要去何方/我说要上你的路。



但这终究是幻境中的一条路。精神的致幻,总有觉得不对劲的时候。脚下的大地已经裂开,这干渴的人要喝点水。牛逼啊,这崔健接下来写的是:“可你的嘴将我的嘴堵住”。 将嘴堵住——一些人,比如作狭隘的政治图解的人,马上就意会到,这说的是不让人说话,是政治对言论的控制。但意会到这一点的同时,最好还要看到以下两点:第一、嘴对嘴,这是爱你的人做出的至亲至爱的举动。第二、现实中的实情是没有水,它用亲吻代替/打消想喝水的饥渴。这样的多重语义,远比“封口”来得复杂。而且,其更具震撼的地方是,它并非对立双方敌对/打击/压迫的行为,而是相爱的一对儿至深的、热烈的、有如将灵魂的爱恋探入对方腔体内相互交换的举动。

我觉得这一个表达,和接下来在最后一段陈述的意思,才是不可思议的崔健最不可思议的: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哭/因为我身体已经干枯/我要永远这样陪伴着你/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这个已经被吸干的人,或者,平实一点表述——这个已经因饥渴、缺水而身体干枯的人,走已经不能走了,哭也已经不可能哭了——一个何等触目惊心的形象!接下来他该怎么办呢?他将如何对待自己的未来呢?——我要永远这样陪伴着你/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如此表达,强烈到了不可能再强烈,残酷到了不可能更残酷。还能残酷到哪里去呢?施予者与受予者,此时紧紧地缠绕到一起,已经无法分开。不只是受予者痛苦,施予者也痛苦,或许还更苦!他们成了苦情的一对儿,只有他们才彼此了解,才最深切地懂得对方,才彼此印证、互现对方的苦痛。深渊之深,苦痛之痛,其最惨烈者,决不是可以跳出、解脱的,而就是这种,深陷其中,永远彼此折磨,无法解脱。这一段表达的高明,在于它的无比绝望和真实性,超越了所有的批判、抗议、愤怒、怒喝。所有的批判、抗议、愤怒、怒喝都可能轻飘,置身于事外,只有这种“永远这样陪伴着你”的苦恋,才有最深最真的痛,直达历史的终极真相。陪伴着时代命运一路走来的人,都能够理解这种苦痛,他们的精神与情感,正是这样一种已无法超脱、只能与之如冤孽爱侣般纠缠在一起的现状。

在八十年代的开始和最后,这是意味深长的:在崔健身上,《一无所有》,一首情歌,变成了意义广阔的社会歌曲;而《一块红布》,一首意义广阔的社会歌曲,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情歌的内涵和样式,用情歌来理解,它的一字一句,无不与爱情的感受严丝合缝地吻合。 

回到开头那个议题,一块红布指什么?在我看来,一块红布可以指所有这一切,甚至我们一时还无法想象的一切——所有那些蒙住眼睛的人类处境,这首歌都表达得透彻,淋漓尽致,血肉模糊。

当然首先是,这是八十年代末的中国之歌,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命运的缩写。王朔说:“我第一次听《一块红布》都快哭了。写得透!当时我感觉我们千言万语写得都不如他这三言两语的词儿。”



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崔健将一块红布蒙住双眼,而现场熄灭了所有的灯。手风琴在吉他的嘈嘈切切中隐伏,吹动着风,相伴着这场实际上什么也看不见的旅程。终局,小号响起,这军旅的号声展开了已旗倒炮熄的战场。这号声失去了激昂,也消失了残酷,像大战和苦恋之后一轮落日茫茫,混沌、宁静、辉煌而苍老!

时代精神落在一个人头上。这《一块红布》的所有细节,如此完美,超越了天才的范围。并非崔健一己之功,而是万千人的命运、时代的因缘际会,聚合在一起,造就了这首歌,如此的广泛而深刻。

原作者李皖,转自李皖博客。






    关注 中国摇滚乐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