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安全,不该是键盘侠们的一句空口号

 

多数人只会空喊口号...





隐私安全早已成为话题中心,从徐玉玉案的扼腕叹息,到骚扰电话揭露的产业链,再到微信原图泄露信息引发的全网热议,每一次关于隐私和信息安全的讨论都能成为热点,都会掀起一番网络洪流。

如此看来,人们对隐私安全的关注确实今非昔比。

然而关注归关注,更多人的安全意识仅限于网络上忧心忡忡的口诛笔伐,在实际应用中,却极其懈怠。

最近,IT猎头公司Modis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只要出1000美元,美国人就愿意出卖自己的隐私数据,包括私照、浏览器历史记录及财务信息等。



1000美元就愿意卖隐私,看起来似乎美国人的隐私安全意识太过淡泊,实际上,中国人的心理价位可能更低。

填调查问卷送小礼品的,商场旁边扫码送优惠券的,就与「出卖隐私」的情况同出一辙,一样都是在用自己的私人信息换取蝇头小利。

在你看来,随便动动手就能得到一个看起来不错的礼物,无异于免费的午餐,实际上,每一顿免费的午餐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你填写的调查问卷里包含着你的整个用户画像,假如问卷落到诈骗分子手里,这就是实施精准诈骗的源剧本;

你扫描的二维码看起来只是一个软件链接,实际上软件里却可能包含恶意程序,将悄无声息地寻获你的网银账号和密码,并上传给暗地里的操控者。

送你礼品和优惠券的人不会告诉你这些事情,因为你的个人信息远比礼品和优惠券重要和昂贵得多,当你被微小的利益迷惑,其实更多的隐患早已埋伏其后。

近期,媒体报道聚焦各APP产品的隐私协议,实际上,在事件讨论之前,多数用户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协议,90%以上的用户甚至从来不看。

对于许多用户而言,当一款软件开始安装后,他们对于屏幕上出现的任何提示,除了「是」、「同意」、「确定」以外,不会采取其他任何操作。

正是基于这个现状,所有软件都想索取你的通讯录权限、位置权限、语音权限,甚至想让你关联支付工具顺带开通免密。
当我们因隐私被贱卖而出离愤怒,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无意的帮凶。

如果说,大众口中所谓的重视信息安全不过是喊一喊口号而已,真正的践行只有少数人,但是这少数人,一定是能够把握时代的人

商务密邮,因少数精英而存在。


    关注 商务密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