饽饽粉:胶东农村老辈过年蒸枣饽饽,离不开这样东西

 

胶东大饽饽的故事...





如果挑选一样最具有胶东特色的饮食的话,大饽饽的呼声可能最高,尤其是过年时蒸的大枣饽饽。

除了个头大之外,枣饽饽对于胶东人的意义也很重,过年祭祀先祖,正月出门走亲戚,都离不开它。老辈走亲戚的时候,流行的是换饽饽,即主人留下客人带来的饽饽,然后再从自己家拿出同等数量的饽饽,回赠给客人,以示对等,否则对方可能就要挑眼。现在,随着住在城里的人越来越多,饽饽已经很少换了,通常是农村的亲戚把饽饽送给城里,城里的亲戚回赠超市的礼盒。



无论是祭祀先祖,还是馈赠亲友,大饽饽都代表了胶东人的脸面,饽饽自然是越大越白更好。可是,在老辈,生产力远不及现在,白面是农村的紧俏物,谁家也不富余,通常只能用二麸面、三麸面蒸饽饽。这样的面,吃起来虽然影响不太大,但外观就缺乏光泽,用农村人的话来说就是自家吃还行,拿不上台面。

在这种情况下,本篇故事的主角——饽饽粉就应运而生了。饽饽粉,通俗的来说,就是民间传下来的一种增白调料。但不同于现在化工合成的增白剂,胶东传统的饽饽粉,则是农民在山上挖出来的,是一种天然的调料。而挖饽饽粉的地方,胶东民间一般叫作粉子洞。



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粉子洞还很常见。而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面已经是很普通的物品,大多数村的粉子洞都已经废弃,只有一些老人对制作饽饽粉的工艺还比较了解。笔者请教了一位做过饽饽粉的老人,他对工艺介绍了一番。



据他说,饽饽粉的原料是山上的一种白色的土,有点像石膏,但成分应该不一样,民间就一直叫作“白泥”。“白泥”跟黄金相似,也都是有矿脉的。开采的时候,需要先挖一个洞,然后顺着矿脉向不同方位挖,深的矿洞甚至有数百米长。



制作饽饽粉是个辛苦活,除了下洞挖泥之外,还需要担水上山。因为开采出来的“白泥”,需要放在盛满水的大缸里沉淀。沉淀这一环节,要经过好几道工序:首先第一遍要把大块的石头泥土清出;然后第二遍沉淀之后,将上面的清水倒出,留下底层的细泥。如此反复几遍之后,留在缸壁上的,就是很细很白的原料了。这一环节大概需要两三天的功夫。



走完这一程序,就需要将原料取出定型。按说需要用模具,不过老农在劳动中总结出经验,一般用一块干净的包袱,将原料倒在包袱中。然后包袱的四个角一叠,原料就被包在其中,凝固后形成白色的方块。这个白色的方块,晒干之后,就是通常所说的饽饽粉块了。

饽饽粉的用法也很简单,老辈过年蒸大饽饽的时候,在馒头成型后,就用饽饽粉在其表面点缀一下,起到增白美观的作用。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胶东农村赶集,虽然偶尔还能看到卖饽饽粉的,但基本都是圆柱形,而几乎看不到包袱形的了。时代变迁,令人感慨。


    关注 胶东故事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