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天了!如今跨国车企“抢嫁”中国品牌

 

众所周知,过去都是我们“求嫁”跨国汽车公司合资。

现在,翻天了:

跨国汽车公司纷纷“抢嫁”中国本土品牌!

20天前的2017年12月15日,华晨与雷诺牵手,在沈阳组建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主要打造轻型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再往前看,

早在2010年,戴姆勒集团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腾势汽车公司,专门生产纯电动汽车产品。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更是发生了多起跨国车企与自主品牌的合资事件:

2017年6月1日,安徽江淮与大众正式签署合资企业协议,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资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



同日,北汽集团与合作伙伴戴姆勒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宣布将通过在华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战略合作;



2017年8月22日,福特汽车宣布已与安徽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2017年11月,新合资公司——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将打造一系列采用合资公司自主品牌的经济型纯电动乘用车产品。



2017年8月29日,雷诺日产与东风新设立合资公司,东风出资50%,雷诺和日产各出资25%,共同开发纯电动汽车。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合资潮也已悄然开启。

2017年9月中旬,国际变速箱巨头采埃孚宣布和北汽集团子公司海纳川筹备成立电动汽车合资企业,为中国市场生产电动汽车部件;



2017年10月19日,华域汽车公告称,已与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的麦格纳签署合资协议,共同开发电驱动系统。



为什么呢?

市场与政策成新合资主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可能突破70万辆大关,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点。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商机,任何一个跨国车企都没有理由忽视。跨国车企此次与自主企业合资,目的就是为了抢占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中国政府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重视发展电动汽车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跨国车企的信心。



与此同时,即将出台的双积分政策也倒逼跨国车企不得不将发展重心更多地放在新能源车上。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活跃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直都只有自主车企,跨国车企迟迟按兵不动。不过,按照即将出台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即“双积分政策”)要求,车企必须拥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积分。如果油耗积分过多导致新能源积分为负数,车企下一年度将直接停产。



正是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雷诺、大众、福特、奔驰等著名跨国车企,看上了江淮、众泰、北汽这些本土企业,急忙“联姻”。

目前,一些跨国车企正在将其新能源汽车产品引入现有的合资企业,而另一些跨国车企则选择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品牌。

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吴松泉认为,对跨国车企业来说,电动车的开发成本非常高,所以在国内找一个能把成本降到最低的中方合作伙伴,就成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的车企已难觅外资身影,自主品牌占据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

反观跨国车企,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相对较晚,没有产量和产能基础。

因此,这一轮面向新能源车领域的合资潮,正如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所言,与过去以市场换技术为目的的合资潮不同,彰显了自主品牌的崛起,新合资“一方面体现了合作,另一方面则是共同把眼光放在了全球市场,这是一种很大的改变”。



不过,业界人士也提醒说,对跨国车企而言,合资只是权宜之计,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合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会集中发力,而随着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不断丰富,原本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必将发生重大变化,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也会迎来新的竞争。

编辑:时代汽车(来源:人民网)


    关注 时代汽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