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家庭摄影师:拍一场生活的电影

 

标签:胶片+日本...



摄影  胡昺   采访  家庭日记

 我家楼下的空地是一个电影院

在夏天的夜晚它不再出现

如今的孩子们已不懂得从前

那时候的人们陶醉过的世界


 

城市里再没有露天的电影院

我再也看不到银幕的反面


你是不是还在做那时的游戏

看着电影的时候已看不见星星


——郁冬《露天电影院》


我叫胡昺(bǐng),出生上海,大学毕业后在苏州生活至今。太太是大学同学,女儿萌萌 8 岁了,明年年后家里会迎来第二个孩子。
大概是在 2011 年的夏天,我开始用胶片拍摄自己的家人与生活。记忆里有些模模糊糊的关于父亲拍照的片段:和父亲一起闷头在被窝里装胶片,半夜点着红色灯泡在狭小的房间里等待照片如魔术般浮现在相纸上。在不多的儿时记忆里,这些片段如此清晰,我想这也许就是我的摄影的开始。
不少人说我的照片给人感觉“很日本”。 其实日本的文化根源在中国,从日本的摄影作品中我找到了自己追求和认同的生活态度,它并不浓艳,华丽。最开始在 flickr 上看到滨田英明的照片,喜欢他对生活电影般的叙述和细腻观察,在平淡中寻找丰富的细节,我明白那些才是能够在时间里留下来的东西。
好的景需要时间和热爱生活的人的灌溉,而我们生活的环境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催熟,外表靓丽,却失去了它本有的味道。所以我拍摄的地方大多远离新建设的城市,特别期待周末有好的天气,会去近郊的乡间田野或者小街小巷转转,总会有收获。
最难的部分我觉得不是摄影本身,难在如何让自己变的丰富,让生活变的丰富,清楚自己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以及,作为父母除了物质还能给孩子些什么?摄影带领我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的生活是什么模样,那我的照片就是什么模样。
孩子现在大了,在好奇心最强的年纪,但她却不太愿意尝试新的事物,因为她怕做错,因为我们的教育里,大人们告诉孩子最多的就是: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有一天我买了把理发刀,希望女儿能为我理一次头发,她拿起理发刀时完全不敢剃下去,我告诉她“不要害怕,你想怎么剃就怎么剃。”于是就有了照片里这样的发型。我希望孩子们要敢于尝试,不要害怕做错,这是我特别想通过照片传达的想法。
“火车提速了,童年的旅途被缩短,快的已经看不清沿途的风景。我的孩子将被赶上这班提速的童年列车,没有其他的选择,没有绿皮火车。萌萌,希望当你有一天走下童年列车的时候,回看这段旅途,你的风景里有家人,有伙伴,有爱,有温暖,有快乐,就足够了。” —— 你的爸爸
 
家庭日记:肯定有不少人问过您的拍摄器材和后期方式,我们也不免俗地再问一次好了(●’◡’●)胡昺:一台宾得 67 和一台富士klasses。我都选择胶片时代末期的产品,主要考虑是拍摄而非收藏,相对比较可靠,一般拍摄半年左右送去冲洗,寄回底片后自己扫描和处理。自己扫底片的过程很像胶片显影的过程,很让人期待,也很享受这个过程,等待的过程其实也是胶片迷人处之一。宾得 67 是手动对焦的相机,抓拍会比较难,所以更适合摆拍或者拍摄相对安静的事物,而kalsses时自动对焦,拍摄的随意性更大,适合抓拍使用。
家庭日记:平时除了拍照,还喜欢做什么?这些生活爱好和拍摄有关系吗?

胡昺:平时主要爱好就是带孩子,和她一起画画,最近每周给女儿介绍一位画家和作品。孩子给了我再一次成长的机会。我的爱好也很广泛,诗歌,音乐,插画,绘画,陶艺,电影都喜欢,任何好的东西都是创作的养分,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作品。
家庭日记:您个人喜欢的摄影师有哪些,给我们推荐一些吧。胡昺:除了滨田英明, 植田正治、岩田俊介、横浪修、山本昌南,这些日本摄影师我都很喜欢。
家庭日记:对关注家庭日记的粉丝和其他家庭摄影师们说点什么吧◠‿◠

胡昺:家是世间最美的风景,摄影带领我们从那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中,去发现那些温暖而美好的瞬间,感恩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
胡昺的LOFTER:【露天电影院】
guoguobingbing.lofter.com
露天电影院这个名字是因为高中时爱听民谣,喜欢郁冬的《露天电影院》,就拿这个做了网名。”
 
如果你也是一名家庭摄影师,我们期待可以看到你的照片与故事。可联系我们 jtrj@famiary.com 或者联系小管家微信 myfamiary
我们专注家庭影像与生活方式
影像  /  家庭  /  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家庭日记公众号




微博:家庭日记FamilyDiary

Facebook: familydiaries

Instragram: zhongming_


    关注 家庭日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