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专稿 探访华严寺

 

华严寺之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华严经》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
大概也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一个人骑着山地车在长安区漫无目的的行驶着,忽然在长安一中东南方向看到一个景点指示牌——华严寺。我并不是佛教信仰者,但我知道中国有一佛教大宗叫华严宗。好奇心使然 ,我半推半抬的上了山。

那时的华严寺还在修缮中,院落外一个明显坍塌的佛殿,只剩基座和一个用防水布包裹严实的佛像,院落内随处可见的古旧建筑材料,遗憾的没有停留多久便离开了。

华严寺双塔


华严寺双塔 
时隔一年,重游华严寺,本以为已修缮完毕,可遗憾的是,与去年相比,寺院的修缮进度视乎停滞不前,不过对比去年,游人多了一些,让这个略带凄凉的古寺多了一些活力。

华严寺曾有四座塔,分别是华严宗初祖杜顺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俨塔、三祖贤首塔和四祖澄观塔,但是在清乾隆年间,少陵塬崩塌,除了杜顺塔和澄观塔外全部毁坏。

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塔


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塔局部 


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塔局部



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塔石刻
法顺禅师俗姓杜,传说他一十八岁出家,皈依因圣寺珍禅师学习禅观。他一生中有不少为人治病、除害行善的事迹,受到当时僧俗的崇敬,这对他传法十分有利。法顺禅师建华严寺后潜心修佛法,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等著作,为华严宗初祖。据说,法顺禅师圆寂时,有两只鸟飞入房中,悲鸣哀切。法顺禅师尸身一月后仍肉色不变,且有异香飘出,后起塔藏葬。

现存的杜顺塔呈方形角锥体,共七层,高约二十一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砌两层菱角牙子,塔身壁面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昂等,第三层嵌有"无垢净光宝塔"刻石。

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塔


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塔碑文 
四祖澄观俗姓夏侯,是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圆寂数十年后中兴华严宗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澄观十一岁出家,以后遍寻名山,旁求秘藏,广学诸宗。因感华严的旧疏文繁义约,决心撰华严新疏,历时四年撰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二十卷,后又作《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数十卷,这两部书后合刊为《华严经疏钞》,是《华严经》注疏中最重要的著作,因此澄观有华严疏主之称。澄观多次奉敕译经撰疏、入殿讲经,深得皇室尊崇,被委任为天下大僧录主持全国佛教。澄观世寿一百零三岁圆寂,历唐玄宗至文宗九朝。

清凉国师塔呈六角形,为七层六面砖塔,高约十七米。塔上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因塔西临原畔,雨水冲刷,有倾覆之虞,长安区于一九八六年拆迁,由原址向东南移动十米就地复原。拆迁时在各层塔心发现有鎏金铜佛像、千佛碑和佛经等。在塔基下又发现作风迥异、雕刻精美和两层砖塔,约六米高。据记载,元代曾重建清凉国师塔,但从出土的铜佛和佛经来看,却是清初的遗物。由此可见,地上的五层砖塔应为十八世纪清乾隆年间,少陵原崩塌时,就所毁坏的元代重修妙觉塔基础上重建的。拆迁中发现的地下这两层风格不同的塔,当是元代重修的残塔。在残塔下还发现了塔心内室藏的石函,石函内有盛舍利的白玉瓶。在清凉国师塔侧有十八世纪清雍正年间加封澄观为"妙正真乘禅师"时立的碑石。

初祖塔前的香炉


初祖塔前的蜡烛与香灰


蒲团 


华严寺的大钟

 虔诚的绕塔者
跪拜的信女
华严寺的僧人
虽然如今华严寺的香火并不鼎盛,却不乏虔诚的善男信女,她们或膜拜,或绕塔,或焚香祷告,不只为这千年古刹带来香火,也让这佛教圣地之一不至在茫茫的历史中被人忘却,直至消失。

石条


莲花基座


莲花基座


兽石刻


赑屃
华严寺中还保存了很多遗留下来的石刻、基台和石条,虽然风化的有些严重,但从雕刻中还是可以看出古人在每一刀雕刻之下的技艺之美。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周末故事 | 中国现在还有护城河的城市,有你的城市吗?


艺术赏析 | 《清明上河图》全卷


沙龙讯息 | 一周展览演出活动[ 01.13 - 01.19 ]


    关注 沙龙艺术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