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都请记得放飞青春的姿态和善待成长的态度

 

《伯德小姐》讲述的是格局小巧的青春成长主题故事,成人世界的鸡毛蒜皮,甚至有些零碎感。...



《伯德小姐》讲述了青春叛逆女孩克里斯汀在位于加州的一间教会学校的高中生涯,她鄙视并极力想要脱离家乡萨克拉门托低层次且乏味的生活,讨厌烦扰的母亲,加上青春的各种萌动和烦恼,发生在女孩和她家人朋友身边的故事。



格局小巧的青春成长主题故事,成人世界的鸡毛蒜皮,甚至有些零碎感。而它却跃然第90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以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多项提名,与大热人选《水形物语》,《敦刻尔克》和《三块广告牌》并驾齐驱,再瞧瞧长长的履历,都驱使大家注意力集中在这个自称为“Lady bird”小仙鸟小姐故事上。



成长的问题永远都是棘手经典的永恒存在。大家常常会用这么一个公式来形容现阶段一部分中国式家庭的亲子关系: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同时,也在膜拜想当然中西方国家蕴含接纳,注重人性化的教育模式。难道他们的原生家庭中就一定会有完美的父亲,情绪控制优秀的母亲,乖巧有爱能够理解父母的孩子吗?我想不尽然吧。



从父母角度看《伯德小姐》,爱与包容的确是化解叛逆的一剂良药。

克里斯汀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到不了贫瘠的份上,但也给不了全家富足的生活。克里斯汀的母亲鲜活诠释出了一个很多孩子心目中母亲的形象,唠叨、专横,严肃爱紧张,控制欲强,有时还蛮不讲理让人受不了。和“消失的父亲”有些许不同,父亲在克里斯汀眼里虽也有工作忙碌的时候,但父亲更爱她也更懂她。



事实上呢?我们看到,父亲坚持爱的接纳,贯穿全片克里斯汀想要走出去的想法,父亲给了她看似微小,却无比强大的心灵和行动支持,是她认为糟糕青春中的抚慰。可完美的父亲自己呢?他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乐观积极,他失业了,还在与抑郁症抗争。

母亲喋喋不休与女儿常常争锋相对的背后,其实又有一颗柔软的心。生活家庭给予她太多压力,母亲寄托在孩子身上的依赖和期望愈发深厚,越会陷入偶有的孤独感和不安中,焦虑的爱令人窒息。



母亲对克里斯汀的爱比较强势,喜恶分明,始终是充满包容接纳和积极的引导却隐藏的很深,形成了不受青春少女待见的唠叨形象,是造成母女长期开战的原因之一。现实中,西方父母大多更善于高调的表达爱,是我们含蓄的中国父母可以借鉴的,化解冲突的办法之一应该是了解后的理解。



那么从影片主人翁伯德小姐克里斯汀为代表的一众青春期少年来看,《伯德小姐》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春片了。母亲的这些所作所为,当时是多么让人受不了啊。导演格蕾塔·葛韦格表示作为导演在片场与演员们合作是非常有乐趣的事,并且她将这种有趣代入了影片中。



不愿提起父母给予自己的命名,对所有人宣称请叫自己“Lady bird”;被母亲唠叨,会采取跳车反抗的激进方式;把一本母亲不愿意买的几美元杂志偷偷塞入衣裙;扔掉老师的成绩单;想要尝试恋爱的滋味,会不顾一切置身其中,偷尝禁果;为了实现逃离现有平庸生活的愿望,对父母叫嚣“养大我要花多少钱,长大后我还你?”



一直围绕着这些生活的琐碎日常,小打小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潮。真切又充满青春活力的氛围,冲淡了时间感,一个个年轻无畏,叛逆,早熟的青春形象,与家人朋友的摩擦中得到青春成长最珍贵的纪念,一桩桩曾经青春的你我他或许都会犯下的傻事,记忆回放时,感觉可笑又可爱。



不难看出,叛逆的克里斯汀本质上不是一个坏孩子。她认为自己羽翼已丰,拥有能够改变现实的能力,她像一只小鸟,想要飞出去看看广阔的天空,感受自由的空气。而后这一切达成所愿,身在异乡克里斯汀拿起电话给父母电话的时候,一点儿也平静不起来,目的达成的喜悦,拨出电话与父母好好沟通的勇气还夹杂着内心挣扎和感触。对她来说,是一次成长,谁的青春不任性呢?



一部青春片,看到父母与孩子的“情感纠葛”,青春的各种萌动。亲子之间关系本就微妙矛盾,小小的叛逆它并不等于失控的孩子,它是一种人生经历,更何况在这个热情而又躁动的青春?孩子希望拥有佛系父母,可父母又总在担心蛙蛙还没回家,理解沟通是比盲目崇拜更高明的态度。


    关注 微排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