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每个爱读书的人都可能遭遇这八个困惑

 

阅读是一种拥抱生活的态度,你今天拥抱生活了么...

作者 | 刘陆
原标题:《阅读——拥抱生活的一种方式》
在大学之前,我读过的书少于十本,主要是因为读课外书在我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被看作是不务正业的表现。我的阅读生涯从大学开始,而大学期间读书的日子更多的集中在大一、大二和大四的后半部分,总共读了两百多本吧。其中因为生活的变故,加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餐化阅读的侵袭,大三前后有一年多的时间几乎没读一本书,如今回想只能默默惋惜,但这一迷失的经历倒让我更加坚定了今后生活中对阅读的忠贞不渝。

我想首先谈谈对“阅读”这个词的一些想法。“阅读”这个词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有区分性质的概念。我见过身边的一些只读了几本红遍微博的畅销书便声称自己爱好阅读的人,和他们交流,却不能聊出什么。而真正读了很多书的人之间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书籍只是载体,书的类型有很多,比如文学、历史、哲学、生活方法论等等,就我个人来讲,我的阅读对象更多的是文学类,也偶尔读一些社科类的书。

此外,即便是同一类型书籍的阅读爱好者,他们读书的偏好也有差异。我喜欢挖掘好的冷门的作家,喜欢搜寻新颖的作品来读,尤其是读到没有接触过的文学手法时,我会感到欣喜。我也见过另一些读了不少书的人,有的只挑自习喜欢的书读,大抵有毛姆所谓“读书是一种享受”的观念。当然生活中也有和我阅读偏好和习惯相投的好朋友,遇见他们真是幸运的事情,彼此读书趣味相似到互相推荐作家或是作品,对方读了之后一定会满心欢喜。
我读书不多,读了两百多本后才渐渐弄明白阅读是怎么一回事。过去的读书经历算是我阅读的探索期,这一时期兴许还没有结束。所谓探索,即找到自己的阅读偏好、态度以及阅读方式的过程。如果将这两百多本书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大概只有三四十本是值得重读的吧。不过事情不能这么想。要是没有这些书的阅读,也就没有我如今对阅读的把握。也就是说,正是读过的那些有用或没用的书造就了我如今的阅读品味和阅读方式,我没法做到一开始就有甄别好坏的眼光和不那么低的阅读鉴赏水平。

以下是我反观自己的阅读状况,以及这些年来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各种困惑后的一些思考。希望对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所帮助。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思考更多的是基于文学类书籍的阅读,有些看法或建议兴许并不适合其它类型的书。

1

 阅读“幼年期”的困惑



在接触阅读一段时间后,往往会陷入一些巨大的困惑:读书少、要读的书有很多、对于书的内容缺乏判断能力、在丰富的知识面前觉得自己无知、不知道读什么……

如果你也有这类的困扰,你大可不必过分担忧。要形成一眼看穿生活的能力,是需要时间的。好的阅读有时候并不是一个只要识字的人就能轻易掌握的事情,而是需要有一个不断探索和培养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个人的努力和坚持占很大的作用,有时也需要从别人的方法论中获得一些启示,而天分不是那么重要。就像我们的成长,要从学走路和说话开始,然后还要经过漫长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并且阅读的“幼年期”会将不同的人指引向不同的方向,每个人的阅读品味和知识体系也将在不断阅读中慢慢建立,那些在初期困扰我们的问题都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而不攻自破。
比如我在一开始读书时,不知道如何甄别作品的好坏,三流小说也读,一流小说也读,而且我往往无法说清楚他们之间孰优孰劣;一开始更多的只是把小说当故事简单读读,读完也没什么想法。而现在我多少有了些评判能力,知道怎样的是二三流文学,好的作品一般也能认出来。

再比如我在高中时接触到周国平的哲学散文,由于那时对人生、对世界基本没什么主见,所以读每一篇文章都觉得是真理。而时隔多年,现今我偶尔再翻开周国平的书,有时会发现一些观念不敢苟同,甚至有些想与他争辩。这便是进步,而这些变化的发生都是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

原谅我在这里需要引用唐诺《阅读的故事》里的一大段话,因为说得实在太好了:

“(人类)幼年期的加长,使人类没那么有效率立刻被卷入生殖繁衍的演化铁链之中,多出了一长段漫漫无聊的奇特时光,而无聊,正如本雅明说的,是孵育想像的梦幻鸟儿的温床,如此说来,人类之所以发展出生物界最复杂、缤纷、如亮光四下漫射的生命现象,极其关键便在于这个纯属意外多出来的童年岁月、没特定之事可做的好整以暇童年岁月。从生物演化史的如此角度来看,我们大约就清楚我们该保卫的是什么不是吗?保卫一个无知加无聊为基调的无所事事童年。阅读的进行也应当在如此大氛围之下谦卑地展开,不忙着兑现,不急于揭示,与其说是求知,还不如讲是游荡,不要神经病一样用未来必定如何如何去惊扰他们,本雅明细心提醒我们,那只孵育想像的梦幻之鸟是很胆小的,现实的枝叶颤动很容易就惊走它。”



和写作、学吉他或是其它任何一种喜好一样,阅读在初期需要有一段时间的基础练习。我不建议初读者对阅读对象的选择过于严苛,在一开始就坚守读书“不在多、贵于精”的观念,多涉猎一些无妨,即便读了一些很久之后会觉得没用的书。在这一摸索的过程中你会渐渐明白自己的偏好,培养出判断能力和一些好的阅读习惯。
2

 阅读的习惯

开始阅读并不难,但持续有效的阅读却需要克服很多阻碍。

刚上大学的时候,智能手机还没出现,学校的电脑上网条件也不像如今这样方便,那时有大块大块的时间用来读书。而且知道的作家不多,野心不大,拿起一本好书能认真读完,有时还能边读边做摘抄。那样的好日子不长,不久我便被卷入了什么都碎片化的潮流,生活变得破碎并且仓促,很多好习惯都丢失了。幸好后来能够从移动互联网的迷失中走了出来,重拾起书本,并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练习恢复了一些好的习惯。

除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和现实世界带来的纷扰之外,阅读本身也困难重重。其实任何事情的学习和坚持都会有很多道鸿沟,比如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会常常怀疑阅读的意义,常常苦于读后容易忘记,会有一些功利主义的诱惑促使我们读一些没用的书,或是为了下一本而将这一本草草读完,等等。但我想无论是遗忘的压力,还是读书方法方面的困惑,只要养成一些好的阅读习惯,这些都不是问题。
一是“持续阅读”的习惯。可能对于初读者,或是每天读书时间不多的人,要保证日常的阅读,养成习惯,大概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刻意,把阅读纳入生活之内,而不是作为日常生活之外的一个行为。同时,也要警惕互联网的威胁。互联网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干扰,尤其是对爱好阅读的人。比如让人分心、占据我们空闲的时间。我的做法是,远离无用的社交,不用智能手机,尽量少地通过网络进行快餐化、碎片化的阅读。

二是“有效阅读”的习惯。有效阅读涉及很多方面,我只说两点思考吧。

①不要追求阅读的速度。在我看来,追求阅读的速度并不可取。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但就阅读这件事来说,速读往往意味着质量的降低。如果实在要追求阅读的量,可以每天减少一些无用的生活消遣,多花一点时间用来阅读。我多的时候一个月读15本书,这并不代表我有什么快速阅读的方法,我是每天花的时间多罢了——有时每天四五个小时都在读书。

②常写读书笔记和书评。把好的句子摘抄下来,边读可以边写下读书时的小感悟。如果读完有话要说,试着写写书评吧,用写作的方式帮助思考。这些在习惯可以增加阅读的质量。关于如何写书评,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别人的方法,但具体还得自己不断实践。

三是建立“阅读的秩序”。在阅读初期,对读书对象的选择往往无法做到系统有序。就拿我个人来说吧,在整个大学的阅读生涯中,从来没有对某一主题做过系统阅读,对文学基础(文学流派、文学史等)也一无所知,有一阵子只读中国文学,不看外国文学,讨厌翻译腔。过了一开始阅读的探索期,书读到一定程度,大概便要开始建立阅读秩序,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对阅读对象有个宏观的把握(比如我读了一些中外文学史、文学理论的书),并掌握一些找书读的方法,多给自己安排一些“主题阅读”(可以参照我后面第6点谈到的方法)。
3

 关于读过的书容易遗忘的问题

我想,这应该是困扰绝大多数人的问题。它也曾在一段时间内困扰过我。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习惯的改变,我意识到读过的书容易忘本身其实不是问题。

第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那些我们读过的书,无论是否印象模糊,它们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表达的方式。有些对于书内容的记忆即便刻意去想也想不起来,但是在以后读其他书时说不定会自然而然地浮现。而且,通过有秩序的阅读,即便不记得书本的具体内容,也会让你对这个作家、这类文学的特点心知肚明,从而有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

比如读到小白的《好色的哈姆雷特》里谈打屁股的问题,我就立刻想到了王小波《黄金时代》里的重要情节(陈清扬是在王二打了她屁股的一瞬爱上王二的)。比如还是很久之前读过海明威的书,后来很多情节都忘了,但硬派形象一直在,在最近读三岛由纪夫时,听说他被称为日本的海明威,我于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第二,真正的阅读的主体活动是重读。这个观念很重要,具体在下面第4点谈。

第三,虽然说遗忘不是问题,但也要注意提高阅读的质量。 这一点可以参照上面第2点下的“有效阅读”的习惯。
4

真正的阅读的主体活动是重读



博尔赫斯说:“有比阅读更好的事,那就是重读,深入到作品去中,丰富它,因为你已经读过它。”唐诺说:“对我来讲,书没有只看一次的,书只看一次就代表那本书被我淘汰掉了,不需要了。”对专业读者来说,这几乎是共识,这一点也要在有一定阅读量之后才能明白并付诸实践。

我想,如果要读懂一本书,重读是必须的。初读是见面,重访并不是初读的简单重复。重读可以抛去由于初见时因陌生而对理解带来的干扰或是偏差,带着新的视角,在书中发现初读时遗漏的内容,或是有更好的理解。

重读并不是要在一本书读完第一遍后立刻就进行。比如我有一段时间的阅读主题是存在主义,我读了一些代表作家的小说和论文,在把这些作品初读之后,对存在主义有了大致了解,这时再选择一些认为重要的书认真重读,带着一个整体的视角再去看,这样就会更好地把握其中的要义。
5

读不懂怎么办



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读一本书读不懂或是有疑问的情况。作家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情节?为什么日本文学总爱提到寺庙?作家到底要说个什么?等等。

读不懂,有可能是作品的问题。作品本身便带有错误的观念,或是作家也不知道怎么写,毕竟文字表达是有缺陷的。

读不懂,也有可能是读者的问题。读者功力欠缺,无法把握文章要义,或是对作品涉及的文化背景不够了解。如果是文化背景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找相关的书来读,比如我读日本文学,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写到寺庙,对作品中日本女性某些共同的思维模式也有些不理解,于是读了李长声写得关于日本文化的随笔。而有时把对作品表达意义的困惑留在心里,在以后的阅读和生活中兴许会突然明白。

读不懂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作者运用了某种特别的文学手法,比如最近读到的《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如果抱着对待一般文学作品的心态去读,完全不知所云,但如果知道了作者的手法再读,就会发现这是一本精彩的、不可多得的好书。再如卡佛的极简主义,初读时一本书里只能看懂一两个故事,但在了解极简主义的创作特点后再去读,就会发现卡佛作品的精妙。当然了,有的文学手法即便你知道了,也会读不懂,比如对现阶段的我来说,福克纳和卡尔维诺的书就不太容易理解,我选择将这类作品暂且搁置不读,但我也相信,随着日常阅读的不断进行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在未来我一定会读他们的书。
6

找书读的方法:“叶脉读书法”



找书读的方法有很多,有人喜欢列出计划表,罗列这个月或者这半年要读的那些书;有人随心,这本读完再去寻找下一本要读的书;也有人喜欢找一张别人的书单来依着读;唐诺认为阅读本身有自己的线索,"你要读的下本书就藏在你现在读的这本书里面。"此外,还有一种广为人知的方法——顺藤摸瓜读书法(即“由自己的兴趣波及开来,如看一本书,作者提到几个自己喜欢的作家名字,顺藤摸瓜再去其他这几个作家的书。”)。

而我自己近一年来渐渐养成的阅读习惯,我把它叫做“叶脉读书法”。大概实行的方式是在某一时期攻克一个主题,从一本书或一个作家入手,边读边摸索主题的脉络。

举个我最近正在实践的例子:比如我确定了接下来一段要攻读日本文学,选择先读三岛由纪夫,从有名的《金阁寺》开始,读完发现这个作家符合自己的口味,于是继续读他的其他作品,在读的过程中,发现太宰治和他是同一时期,两人常被人拿来比较,于是读完三岛由纪夫,就去读太宰治。在读太宰治的同时,偶尔搜到有一本书叫《太宰治的脸》,是李长声关于一些日本文学作家的八卦趣闻的随笔集,于是在对二战前后的日本文学生发浓厚兴趣时,通过《太宰治的脸》这本书收获了很多本次关于日本文学要继续读的书,比如村上龙的《孤独美食家》,还有谷崎润一郎、夏目漱石等,至于川端康成,因为他的书比较偏文字美学,不是我目前的偏好,于是暂先搁置。这一主题是我2016年上半年的计划,目前正在进行中。

可以看到,从三岛出发,一路搜寻下去,可以找到一条脉络。而这条脉络的走向有偶然的因素在里面,因而它完全属于自己——不同的人从同一本书出发,可以走向不同的方向。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所以我把这种找书读的方法叫“叶脉读书法”。一个阅读主题便是一片树叶。
7

没时间读书怎么办



①这是借口。

②请远离无用社交和快餐化的阅读方式。

8

阅读的意义



关于为什么阅读,很多作家都有各自的看法,比如毛姆认为读书是“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博尔赫斯说"应该为乐在其中而读书。如果一本书使你厌烦,那你就丢开它。”……

对我来说,阅读是拥抱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活、和世界交流。作家将他们对生活的想法或是质问写进作品里,兴许由于文字表达的缺陷,并不能完全准确呈现他们心底的那些最细微的感受,但好的作品必定是相对精致的,当我们读到它时,我们知道了另一个视野下的世界是怎样的,同时多少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感触,我们心底的某个的疑问可能会通过文学作品这一试图再现真相的隐喻得到解决:"啊,原来如此。”阅读并没有打开另一个世界,而是让作品在我们的世界里轻声说话。

阅读有时也是生活本身,我们或许并非要为某个人生的困惑寻求解答,而只是简单地通过作品与作者交流,谈论春天的花朵,或是聆听作者讲述遇到的某个有趣的故事。此时阅读的发生就像听音乐或小憩那样让我们得以享受某个午后的宁静时光。



本篇文章已经获得作者授权。

作者:刘陆

简书:刘陆

如果你还想看



  1. 年少读不懂鲁迅,读懂已不是少年
  2. 丧、拖延、穷癌…这8本书对症下药,帮你摆脱这些「时代病」
  3. 被别人的文字吓到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4. 稻盛和夫:年轻时玩命工作,是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 | 荐书
  5. 2017年,读书不多,但推荐10位作家
  6. 回归深度阅读,这位大师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7. 这9本「奇书」,读懂1本算你赢
  8. 如何读书,才能避免成为夸夸其谈的「知道分子」?
  9. 连王小波都自叹弗如的经典作品——《树上的男爵》
  10. 《浮生六记》: 一双璧人情深命薄,半世浮生饮尽炎凉 | 荐书





这里有使 Kindle 不吃灰的「读书宝囊」


    关注 Kindle电子书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