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启功:72字墓志铭书写的人生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启功先生的墓碑就伫立在路旁很显眼的位置,碑盖上刻着启功生前写下的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启功先生的墓碑就伫立在路旁很显眼的位置,碑盖上刻着启功生前写下的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且陋。身与名,一齐臭。”

启功,字元白,1912年生于北京。幼年丧父、家境中落,中学辍学后,发愤自学。1933年他受业于恩师陈垣先生,被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却因中学肄业两次被辞退。1938年启功受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并于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人生的跌宕,1977年,在启功66岁时,妻子、母亲和恩师先后离他而去,而他自己也因悲伤大病一场,回想大半生的岁月,启功在悲痛之余写下了这首诙谐、精炼的《自撰墓志铭》。
启功先生的墓碑是一方放大的石砚,上面刻有他曾经收藏的清康熙“御砚”上的“御书”“御铭”:“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启功先生一生尤爱“坚净”二字,“坚”为做人要有原则,而“净”则要保持个人品格,他不仅为自己的书房取名“坚净居”,人们也称他为“坚净翁”。
启功先生《自撰墓志铭》,俚俗而文雅,外露而含蓄,幽默而风趣,虚怀而厚道,坦荡而达观,淡泊而无争,沉重而轻松,无怨而无悔。除了这篇《自撰墓志铭》,启功先生为后人留下的还有他为北京师范大学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师范”。北大的教授写过一篇文章,说“我们的学校那个校训搁在哪个学校都行。只有师大的校训,那是最棒的。”这也是启先生一生的写照。
如今在北师大的校园里,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启功先生的题字。透过这些字句,后人看到的是启功先生灵秀、包容的内心世界和隽咏、达观的人生境界,以及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人生。

推荐阅读

  • 开讲啦 | 国博副馆长陈履生:中国人应该更多地走进博物馆
  • 劳动托起中国梦| 黄泉福:用木雕艺术滋养生活
  • “嫦娥之父”告诉央视主持人:为什么说科学是可爱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回复以下关键字获取

文化十分
点击“阅读原文“,让央视匠心之作《中国工匠》,以唯美和精致的特殊方式,带你感受中国工匠匠心之美,领略工匠精神的精髓。

↓↓↓


    关注 央视微C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