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妇女捣衣枫亭还保存蔡襄之母卢氏夫人的洗衣石,你了解古代莆仙农妇为何要用木杵捣洗衣裳?

 

捣衣,有二种意思:一是指古代服饰方面的一种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





捣衣,有二种意思:一是指古代服饰方面的一种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二是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用杵捶击,去浑水,再清洗,使其洁净,也称“捣衣”。



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服装通常只能用丝织品及葛麻等。丝织品当然只能供贵族穿戴,寻常人家大多穿葛麻。葛麻织品最明显的缺陷点就是纤维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在穿以前需要捣柔软平整。这便是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所说的捣衣,其目的只是把衣服锤松软平整,只须在家里进行,也不必去河边,且一般在夜晚进行。这是由于旧时生活贫困,即使是点灯的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省就要尽量节省。而捣衣一活不需要太多的光亮,能看清轮廓就可以进行,月光正好能满足这个条件,这就是古代妇女选在月夜下捣衣的根本原因。



上述的捣衣服饰风俗在北方较为流行,而在南方特别是莆仙一带,一般只在城中流行,在县城以下的农村中,基本上是捣洗衣裳。其证例有: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枫亭著名国画家林肇棋,倡导重修蓝麓桥(今改名学土台斗桥)。动工后的一个下午,在溪流南侧挖到一块近似三角形的绿豆色石,平滑耀眼,石的总面积约二千五百平方厘米。据父老相传,系是端明殿大学士蔡襄之母亲卢氏夫人夜间乘月的洗衣石。肇棋先生喜得绿宝瑰石,亲笔撰写文与诗并精心镌刻,书以“蓝溪擣月”(擣为捣字之繁体)四个大字并撰文。这块《蓝溪擣月》石刻至今仍镶嵌在学士社区新店自然村“会龙境”土地庙里的墙壁上,作为古物古迹,是一块难得的古代捣衣石。



莆仙古代农村妇女用木杵捣洗衣裳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因为古代没有肥皂之类的清洁剂,聪明的人们就想出了洗洁衣裳的好办法,即是衣服用水洗过晾干后,就用兑水的稀浆糊揉一遍,给布料衣物挂上一层浆子,俗称“浆”,晾干后待穿。由于有一层薄薄的浆子隔着,即使油污之类粘到衣物上,也不会沾污到里面的纤维。捣洗时,就是用木杵的捣力使浆的分子粘附力减弱,这样就很容易被水洗掉,也就洗净了。


    关注 仙游报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