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关于扎哈的故事

 

扎哈与众不同。她的出身、女性身份、标新立异的设计、强烈的个性,都强势的在建筑界打下了自己的烙印。可就我目前非常粗浅的了解,只能说些皮毛,其实我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她这个人本身的有趣之处,以后知道的多了再说吧!...



因为对建筑有浅浅的爱,对扎哈有些关注。扎哈的设计风格本身并不是我最爱的,因为最开始我关注的建筑设计是日本式的,我自己理解他们理念是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没有侵略性。同时这也是我认可的东方式的价值观。而扎哈这个人是那么与众不同,她的出身、女性身份、标新立异的设计、强烈的个性,都强势的在建筑界打下了自己的烙印。

其实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投标、中标、撕逼、方案废弃这一系列事件,它可是个好看的故事。

新国立体体育项目评委会主席是安藤忠雄,扎哈事务所的方案胜出。彼时东京还没有申奥成功,所以中标之事也并没有引起什么大的讨论。可随着东京的申奥成功,方案眼看就要开工,日本建筑界便开始坐不住了,老资格的大牛开始攻击她的方案。其实扎哈深化设计方案时已经收敛了很多,但造价依然高昂,这也成为了最集中的矛盾点。有说法这是东京申奥的一种拿不上台面的策略,先利用外国设计师的方案打动奥组委,申奥成功却再反将一军。她的设计师朋友也发声支持扎哈,觉得日本建筑界的这种行为会让他们自己在国际上颜面尽失。随着民间反对声越来越大,最终日本政府决定放弃扎哈的方案,扎哈也白费了三年的努力。



日本从某些方面来说保守又高傲,而且在建筑方面他们本身也是非常牛逼,所以当然不愿意妥协。槙文彦这个老先生就先跑出来抗议了扎哈的方案,然后矶崎新、伊东丰雄等的一些个知名建筑师便跑来响应了号召。于是形成了民间组织还搞了好几个研讨会。不可否认槙文彦先生对这个区域的情感和认识要比扎哈深刻的多。他本人也是东京体育馆的设计者,所以他坚持新国立体育馆的设计业必须放到神宫外苑的历史文脉中去考量。他甚至揪出安藤忠雄揶揄了两句:一个设计住宅起家的设计师,对这种大型项目没什么经验,才会选了扎哈的作品胜出。



扎哈怎么会任凭别人攻击她呢,她的嘴炮也不会闲着,她说:这些日本人就是看不惯一个外国建筑师在他们的地盘上撒野罢了,他们自己还不是都跑到国外去赚钱么?

说到这里可以插播矶崎新老大爷在外国赚足钞票的一个作品,”喜玛拉雅中心”。

彼时证大集团的老板戴志康已经做过大拇指广场等几个项目,略成功。戴老板自觉得一直热爱艺术和文化,想要做些艺术与商业地产结合的东西,于是准备搞个大的!他于是广泛邀约了各方大牛来出方案投标,其中就包括了矶崎新的方案(大概的意思是:建筑的上半部分是现代文明的几何世界,下半部分是原始的水泥丛林)。 矶崎新作品是非常强调东方哲学和文化的,戴老板一见倾心(“喜玛拉雅”这个名字也代表了文化的源头的这个概念)。于是深入和老大爷谈了下去,可当他看到了预算,就有点懵逼了,内心的OS是“虽然我是想搞个大的,我指的是6000万啊,6000万蛮大了吧,超50%也只是9000万,大师你跟我说18亿是几个意思?你来给我数数后面到底几个零?!”然后戴老板就怂了,他默默地想要放弃这个方案。结果大师非常有技巧的邀请戴老板去他日本的老家小农村游玩,不谈项目,只谈艺术。戴老板受宠若惊----建筑大牛当私人导游,屌,得去!于是携家带口欣然前往。其间大师带他参观自己的茅草屋,走过附近的小桥流水,钻过可能只有半米高的矮门,讲述着建筑和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告诉他们日本建筑的哲学和文化内涵。这就像一次灵修或者说meditation,戴老板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回来便把这个项目交给了矶崎新大师。大师不负众望,底下的水泥丛林造价要差不多占到总成本的一半...我一琢磨大师不光是建筑大师啊,还是世界顶级的销售啊!旅游一趟就谈成18亿的大单,单字一个屌啊!

届时我看过喜玛拉雅中心的效果图,极具金属感,巨美!但是还没看过实物,于是兴冲冲的跑到老远的龙阳路去瞻仰大师大作。见到后我半响无语,这水泥墩子能不能把腻子刮好点儿?像一个个被灰色的纱布裹起来的金华火腿----这形容绝不为过。象征中国文化的方块字的那个墙面,墙皮已经开始脱落了,颜色也显得很陈旧,美感全无...不知是不是再屌的设计在我天朝施工时都变成另一个故事,可白瞎了好设计还真是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啊!



更糟糕的喜马拉雅的经营能力,里面的品牌杂乱,有的竟然非常山寨,就连在中国人最关注的饮食方面也没什么亮点。只是上面还引进了帆船酒店的那个品牌,我不懂酒店,不知道能不能扳回一城...

而喜马拉雅中心的美术馆,开业至今的展出很多都是与日本建筑师的合作,可能是通过矶崎新大师搭的线,这也挺正常的。隈研吾的我去过,不知道是不是场地过小,主馆就一个作品,其余都放在军工路森林公园边上一个创意园区...为了看这个展简直穿越了整个上海...总体感觉策展能力比较有限,在上海这个地方,能比过它的展馆太多了...

那既然今天的重点是扎哈,那么矶崎新的故事拿他“未建成”建筑大师的称号,与扎哈的“纸上建筑师”摆在一起来做一个收尾,感觉也是蛮妙的。而且1982年,香港举行的国际建筑竞赛上,扎哈获得了一等奖,坚定了她在这一行走下去的信念。然而扎哈的这个作品初审就遭淘汰,是日本矶崎新独具慧眼,把她的方案从废纸堆里捞了出来。矶崎新评价这个方案时说:“我被她那独特的表现和透彻的哲理性所吸引。”这奇妙的惺惺相惜与相互批判的共存,也是有趣。

说实话看到伊东丰雄搞得那个丑陋的“蓝色铜板”效果图,我不觉得他有什么立场好站出来谴责扎哈的,难道不是自取其辱...我有自己的喜好,我并不太喜欢扎哈设计的这个体育馆,足够酷炫但内涵不足。并且她建筑也一直被诟病有功能性的硬伤,比如体育馆后排座位的视野被遮挡之类的。但是一群攥着权威的老先生跑出来,以保护文化的名义声讨一个合法中标作品。想想也是种权利压迫啊。而最后的结局竟然是安倍跑出宣布真的把扎哈的方案毙了,这个就非常有趣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非常熟悉这样的模式,但何时日本人也这么没有契约精神了呢?虽然扎哈设计公司肯定会拿到赔偿,不过三年努力流产,对设计师也一定是切肤之痛吧。



建筑界的保守派觉得扎哈这样过于注重形式感的设计师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像路易斯·康这样务实又革命的建筑师才是伟大的。但喜欢扎哈的人却认为在现在这样文化消费的时代,建筑除了承载的功能性,更应该去反应多元的文化,体现那些新的旋律和节奏感。我觉得在这儿其实并没有必要去探究建筑的深层意义到底是什么,多元化的时代应该接受多元的建筑,而现代的建筑更像是一个符号,其本身并没有必要背负那么沉重的责任,只要有人愿意认可它所表达的理念,传递美感,达到功能性要求,即可;当然建筑本身就是艺术与商业结合的结果,尊重商业规则,有人愿意为它买单,即可。

从文化上来看偏好,西方的文化是直接的,具有偏侵略性的----石头的材质、显眼的造型、巨大的体积,都说明了他们的原始喜好;日本的审美哲学是非常谦卑和含蓄的----木质、小巧、与环境的融合是他们的讲究。这么一说,扎哈身上的那些特质似乎与日本建筑界的理念有着基因上的本质区别,难以合作似乎也是完全合理的了。借用一句来总结“日本的反对者反对哈迪德的方案。本质上是反对后现代主义对东京现有城市次序的破坏,以及西方美学对日本传统美学的侵蚀。”

最后说回扎哈这个人。可能同从女性的角度来看,我更能与她感同身受吧。她50年代生在伊拉克,家里还算富裕,本来是读数学,跟家人移居英国才开始读建筑系研究生。进入建筑界的她特立独行、标新立异、无所畏惧。虽然屡的大奖,可到四十多岁还被贴着“纸上建筑师”的标签。所有作品也都是充满争议,即使得到了Pritzker也没有丝毫平息的迹象。她还是个强悍又精力充沛的工作狂。如果想给她贴标签,似乎怎么看起来她都该扛起女权主义的大旗。只是我也木有真的研究过她,只能妄自揣测一下罢了...只是凭我直觉,依照她这戏剧化的人生一定能拍出一部精彩的电影,如果有电影出现,我一定会去看的,希望不要拍的太烂。‍


    关注 Rushmor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