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 南

 

越看你越喜欢...



上海有些天没下雨了。

五月的第一天,下午4点,一场雷雨,如期而至。如期的意思是,现在气象预报的条件好了,雨没来前,上海发布已经预警。



如图,是站在思南的某个门廊里,拍到的大雨——去年仲夏。

出门的时候没有带伞,下车先在丰裕生煎吃的午饭。书记妈妈一贯评论:“心想好,精神好!”

老上海像样的饮食店,近些年逐渐被外地人承包经营,很少再能吃到小时候的味道。我特别喜欢吃用厚的黄色的馄饨皮包的馄饨,哪怕配清汤寡水,也是现在难得一见的美味,听大人讲那个叫碱水皮子。

吃完午饭,循着导航,沿瑞金二路找,找思南公馆。

思南这一代挺特别,碰到门口有安保的别墅(餐馆),问:“这是思南公馆吗?”几乎每家都说自己就是!

这一片都是。

那天是我第二次去那里,亦是兜兜转转,市中心的道路蜿蜒,因为不能准确领悟地图的意思而走错方向,是常有的事。



(2017年8月21日)取到票的时候,大雨倾盆。

快到上班的点了,眼看着也不像能叫到车的样子,心里急。

时间一分一秒,冲吧~

多年没有淋过雨(我没那么多想不开的事),那场雨的结果是,一周后突发高烧(十多年没有发过烧),烧退了以后跟着连续咳嗽一个多月不见好,真正体会了什么叫“病去如抽丝”!

怪我,发现没带伞的时候抱侥幸心理,没折返回去拿伞;怪我,才知道原来心里面是那么怕“领导”(当时田叔刚来没多久),浑身湿透了乘地铁,并没有回家冲热水澡,而是赶不及的先回居委上班,只略微擦干了头发,换了件工作服;怪我,一张书展的票子才10块钱(每年大表嫂都会给我几张),赠票有那么值得非得在那天拿么?

说不清楚为什么,很多事情当时怎么想的,就怎么做了——从心所欲,说好的“不逾矩”呢?

多年以前,于丹老师很红,在百家讲坛说《论语》。我不记得有没有听全,对“三十而立”那段,却一直记忆犹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于丹老师说,孔子15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学了十五年以后,讲自己“三十而立”。那么,现在我们7岁上学,是不是应该在22岁的时候,已经让自己“立”起来了呢?22岁,一般人大学毕业的年纪。

这样推算的话,32岁应该不惑了,42岁亦知天命。

诚如孔子说的很多话,并不是对你、我讲的;他说的三十而立,也让人理解成30岁的时候要成家、立业——谓之“立”。

其实他说的是:30岁(22岁)的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曰:“不知礼,无以立也。”

这会儿想来,“志于学”不一定是才开始学的意思吧;立志学习——有的人一辈子都不想学,懒得学,被逼着学,而后谈什么立不立呢!

别把你的儒家读到地底下去了这篇北大出版社的推文,收藏了。



(2017年12月15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次去思南遇上瓢泼大雨(脑子进了水),此后再去的几次,也都不太顺当。

好在是大人了,不会因为有过不愉快的记忆,就再也不能踏进那块地方——小孩子才会有的“誓不”,明知外界的一切绝不会因为你不去了,人家就都不过了。



(2018年2月1日)



(2018年1月6日)



(2017年6月8日)

生活在上海,一年四季变得不像小的时候分明。小时候“六一”节过了穿裙子,是夏天;“十一”以后穿罩衫,秋天了。

现在开始慢慢理解那么多那么多人对上海的情怀,究竟是什么割舍不下。因为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仿佛可以述说心事,相依相伴。

偶尔听到轻唤一声:哎~



(2018年4月25日)


    关注 大秋秋的日与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思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