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晚睡一会,这碗温热清甜的山粉羹你可能就要等到明年了

 

今年还剩68天,而你只剩7天能吃到它。...

它,就是临海人的早餐之一,山粉羹。

当然,山粉羹常有,只是这家开了近百年的摊不常有。



这家山粉羹的摊子在中心菜场已有几十年,这么多年过去,它的味道一直没变。仅凭这简单朴素的材料,却一把抓住大家的胃。

始终忠于这个口味的大伙,也都仿佛心照不宣地守着这安静的摊子,随它一起起起落落长大,然后老去。

|地图奉上|
在义乌小商品对面的中心菜场旁边(图一),有条小巷子直接通往中草巷,穿过有点暗沉的小巷,向左边张望(如图三)即可见。







|营业时间|
早上5点—早上8、9点
5月初—10月底
(今年还剩7天)
据说做完明年就不做了
|价格|
摊上 吃4元/碗
打包 小份5元 |大份10元
从夏天到秋天
不腻不淡
像九月爽朗的风
为这一口温热的甜


原先陈阿公一家住在新华小学(现台州医院内分泌康复大楼附近)附近已将近七十多年。山粉羹的摊一直是陈阿公的父亲在经营,并没有像现在,能有固定的一方落脚。



父亲身挑重担从鼓楼的四方街,穿街走巷绕过老临海的那些路,时常也会在大众饭店门口摆个摊。一碗羹5分钱,一个铜板就解决。后来轮到陈阿公夫妇两继续接手这一祖传,现如今也都已经到了六十几的年纪。



难得的一次早起,能坐在摊上看着陈阿婆站直腰板,左手握着一口碗,右手持一把年份已久的小铁勺,在浓稠的甜羹中顺力而起的样子,真是对早起的自己莫大的奖励。



很多在临海以外工作的人而言,当生活已经远离旧时记忆的时候,是那一份最初的感觉和仍然美好的味道让他们再次回来。



阿婆把碗一放在桌上,手里的勺子早就准备好,顺势舀起一勺入口,阿婆顺手给我捋了下散落下来的头发,告诉我不注意就会黏在甜羹上。

对她,一个极其自然的动作,于己就是一种温暖。四十年里遇到来来往往的人,大家都早已熟络,已经成了一种陪伴。







两夫妻有时会先盛好一份羹扑上一口碗放凉或者保温,等人来的时候吃到嘴里刚刚好;又或者有时会看到他托着一个不锈钢盘子送去菜场的摊头老顾客。所有的事情都是再寻常不过的默契。



有特地来吃山粉羹的,也有顺路买菜,然后吃羹的。在摊上吃的各位会照着自己的节奏,慢慢舀完一碗羹。嘴巴痒痒了就随意地起个话头,健谈的老夫妇自会接一段所以然,如果没了回应,就自己再慢慢地吃羹,自会有人接起话头。





等中午收摊回家之后,要先筛三遍山粉,然后看电视、休息。然后第二天早上四点起床,蒸豆板(一个半钟头),蒸冬米,烧锅灶搅羹。 山粉筛过才不会结块,豆板蒸过才不会硬。要用大锅,烧柴,大棍搅拌才均匀。



摊子一般每年五月到十月卖山粉羹(可能有时有变动,看天气),其他时间就卖自己做的汤圆,自己磨的粉,用桂花和芝麻红糖做的馅,煮成的汤圆香甜粘糯却不沾锅,也是老客们喜欢的早餐。 只是汤圆因为去年菜场周边整治,已经没有卖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碗羹:蚕豆、冬米、还有化为羹的山粉,用白糖调味,红糖调色。没有葡萄干金橘、也没有什么丝和苹果丁,却能柔软地捕获老城人的心。



上了年纪的旧桌椅、旧餐具,依着一堵残垣和下雨天会盖上的几块塑料布,风来雨去却让人觉得就是一番天地。

一份简单的食物带给人的感动是长久的,倘若明年过后,这个摊不再可寻,对于人这种有记忆的生物而言,这一口甜留下的痕迹,是久久都难以忘怀的。



|美食召集令|
那些开了很久的老店,大家随口一说就会想到
如果再迟一些,就要完美地错过了今年的山粉羹
时令性的美食更替地让人措手不及
等你来告诉我们呀
策划|五月工坊
✏️闻香猫 


    关注 五月May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