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 南靖:奇特的土楼 神秘的瓷窑

 

南靖,这座宁静而古老的闽南小城,正穿越历史的风尘,幽香徐来!...



CCTV-10
11月7日 22:31
《中国影像方志·南靖》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管子·水地》

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的这句话,道出了土地和万物之间的关系。

南靖人与泥土,在千百年间演绎出一个又一个传奇!
南靖,这座宁静而古老的闽南小城,正穿越历史的风尘,幽香徐来!
土楼·南靖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卫星照片,发现了中国闽西南崇山峻岭中,数量惊人、规模庞大的类似导弹发射架模样的东西,这个发现震惊了众人。

1985年美国学者曾专程来到南靖县考察土楼。回到美国后,写了一份调查报告,说明卫星监控疑似地,只是土楼民居而不是核基地。土楼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名扬天下,走向世界。
“或云天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似此楼形世罕有,环球建苑一奇葩。”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这样赋诗赞美南靖的土楼。

在福建省众多的土楼中,南靖土楼以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风格独特而闻名,吸引着中外建筑专家与游客前来参观。
一千多年前,由于战乱,客家人告别中原,举族南迁,其中一部分人在南靖停下了颠沛流离的脚步。

唐朝以来,南靖等地出现了“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乱局。为此,客家人沿袭中原的夯土建筑形式,结合当地环境,建造了一座座土楼。
千百年来,这些土楼群不仅是客家人的安居之所,更是他们聚族而居、抵御盗匪的坚实城堡,庇护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
裕昌楼, 又称“东倒西歪楼”,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下版村,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土楼,距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被人称为“福建土楼之母”。

虽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但至今有惊无险,斜而不危,因此裕昌楼又被誉为"东方比萨斜塔"。它歪而不倒的秘密,饱含着土楼人的灵巧与匠心。
张民泰是土楼建造夯土技艺的传承人,从二十岁起,他就开始参与土楼的建造,虽然没有施工图纸,但对于修造土楼的每一个步骤,老张都了然于心。
建造一座土楼,大致有七道程序,夯筑土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张民泰看来,想要建造一座坚固,屹立百年不倒的土楼,除了跟松木和鹅卵石铺陈的地基有关之外,夯土也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土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土墙的坚固性!
在南靖大地上,还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土楼,它们与当地秀美的山川,构成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画卷,这些南靖土楼,不仅凝聚了客家人古老的生存智慧,也见证了客家人的历史!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生生不息的方圆天地中,注视和守望着南靖的古今沧桑…
瓷器·南靖
南靖人似乎擅长与泥土打交道,他们不仅用其夯出了蜚声世界的土楼,同时也在与火的共舞中,烧出了名满四海的漳州瓷器!
2010年,在备受关注的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打捞出了近千件文物,其中大部分为漳州窑所生产的青花瓷。

精美绝伦的瓷器,惊艳了世人,也再次让“漳州窑”走进人们的视野。
漳州窑是对明清时期漳州窑业的总称,其窑址分布在南靖、平和等地。据清末介绍福建物产的《闽产录异》一书记载:“漳窑出漳州。明中叶始制白釉米色器,其纹如冰裂。”
南靖龙山镇东溪窑遗址


古时,漳窑出产的瓷器,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与“德化窑”和广东“潮州窑”同享盛誉。另外,它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达四个多世纪而不衰……

公元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宣布解除海禁,漳州月港成为当时全国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港口。因瓷土优良,水运便利,东溪窑不仅成为明清时期漳窑最大的窑口,同时成为了当时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外销瓷产地之一,被称为“小漳州”。可以说,东溪窑见证了大航海时代我国海上贸易的盛况。

清末,随着漳州月港逐渐被厦门港取代,加上战乱等原因,东溪窑逐渐断烧。曾经的窑烟袅袅盛况不再,窑场逐渐被掩盖在荒草中,漳窑制作技艺也随之断代失传,直到民国,漳州窑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南靖龙山镇东溪窑遗址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了一场寻找东溪窑的行动。直到1986年,经过反复勘察与考证,专家才确定东溪窑所处的位置。至此,掀开了它尘封已久的神秘面纱。

窑址虽然找到了,但漳窑制作技艺却不得而知,这让一个名叫林俊的中年人扼腕叹息。由于从小受父亲的熏陶,他很早就成为了漳窑的粉丝。
1997年,不顾家人反对,林俊毅然卖掉效益不错的家具厂,一门心思研究起了漳窑制作工艺。

没有书籍可查,也无师傅可寻,面对消失百余年的手艺,林俊只能下笨功夫,到全国各地博物馆参观寻访,对其收藏的漳州瓷器进行分析研究。
紧接着,林俊试着生产漳窑瓷器。不知道砸碎了多少件瓷器,花费了多少心血,然而漳窑最具代表性的“米黄色釉”烧制工艺,却始终无法还原!
2009年,步入花甲之年的林俊,来到龙山镇东溪窑遗址,他决定试一试运气,用东溪沿岸的瓷土烧制瓷器,这一次,上天没有辜负林俊的执着。他终于揭开了失传一百多年的“米黄色釉”烧制工艺的神秘面纱。
2009年,漳窑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林俊也被列为漳窑(米黄色瓷)传统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窑”望百年,浴火重生,南靖人在泥土之中,找寻到了古瓷的前世和今生,铸就了土与火新的传奇..……
  


沐风历雨、巍然屹立的土楼;沉寂百年,浴火重生的漳州瓷器;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神奇。
千百年来,懂得与泥土相处之道的南靖人,创造出了昨日的传奇;面对未来,他们知道脚踩泥土、辛苦耕耘,必会芳香自来……


中国影像方志

《南靖篇》

播出时间:11月7日 22:31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张兰  程凤洁  徐传寓(实习)


    关注 央视科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