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的茶文化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  茶道虽源于中国,却发展于日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的“美的宗教”。...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从汉魏、两晋、南北朝开始以来,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逐渐发展。日本是中国茶文化传入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品、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就是通过饮茶的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而日本茶道以艺术的隔离性为根据,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社交、礼仪和修行四个因素。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核心是禅。“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茶道忠实地实践了禅的这一思想。



中国的茶文化是“美的哲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中国茶文化以最初的药用到饮用最后发展成为人的精神活动,强调崇尚自然美,但是没有严格的仪式可循,并且只有广泛性和大众性。它的精神理念是“和、静、怡、真”。“和”是中国茶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静”是中国茶文化修行的过程,是“释道”精神的统一;“怡”是愉悦的精神与情感的表现,在饮茶的过程中,养成谦恭的行为习惯;“真”是茶文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饮茶的习惯和随之形成的茶文化是在约八世纪时,由中国大陆传入日本的。可以说,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在南宋、元时期的日本来华僧侣中,最杰出的一位便是荣西。他将南宋的禅和茶传至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西曾两次到中国潜心钻研禅学,同时还研究总结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回国后的荣西成为日本临济宗的创始人,914年完成著作《吃茶养生记》,被称为“日本的《茶经》”。荣西在《吃茶养生记》种对茶的功效、南宋制茶法、饮茶法做了较详细的叙述。荣西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见闻,记述了当时的末茶点饮法。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导致300年后的日本茶道的成立。荣西既是日本禅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



在日本茶文化的发展史中,还有一位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他被誉为“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提出了茶道的“四规”,即“和、敬、清、寂”,“和敬”是寄语社会安定,国家和平以及主客谐和,人与人之间,突出了“平和”之意。而“清寂”,则表示茶室环境的幽雅清净与陈设的古色古香,隐含着洁身自好,清心寡欲之意。这四个字,是茶道的精髓和宗旨, 也是日本茶道的精神理念。千利休的茶道思想在继承和改良村田珠光、武野绍欧思想的基础上自成一体,使草庵茶更深化,使茶道的精神世界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完全消除了茶道的娱乐性,将茶道的艺术境界带向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向。在茶道与禅结合在一起的宗教文化基础上,将茶道还原到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

茶道虽源于中国,却发展于日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的“美的宗教”。日本茶道的目的,并非在于鉴别茶质的优劣、品尝味道的浓淡,而在于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加强和谐、陶冶情操的目的。日本茶道强调“茶禅一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它劝告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朴实廉洁,修身养性。日本的茶道注重内观内省,自我修养,其真谛是悟禅宗之精神,成为融宗教、哲学、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中国茶文化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中国人饮茶注重“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优劣,还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中国茶文化把茶看作人与自然融合过程中的媒介,把饮茶当作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之一。而日本茶道的精神理念是“和、敬、清、寂”,他们将日月星辰、花草鱼虫邀入茶室,将人对自然的敬爱体现于对器物的万般呵护之中。虽然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把“天人合一”作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国茶文化讲究在品茗的同时进行赋诗、赏花、品画、听曲等文艺活动,由此,与茶事相关的诗画多不胜数。同样,日本茶道则将书画、建筑、工艺、烹饪、宗教、礼法等一同导入茶事,使之成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与代表,成为最具美丽的日本传统文化体系。意大利学者马里奥·佩德凯斯认为:“茶道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窗口。”因此,我们可以说,不了解茶道,便无法理解日本的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传入,使世界通过“茶道”认识了日本的传统文化,也让世界更加详尽的了解了东方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茶文化是中国和日本,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体现,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之一


    关注 三德堂株式会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