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5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

 

近年来,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猝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每时每刻都发生在身...

近年来,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猝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每时每刻都发生在身边,连守护人们健康的医生都是如此。尤其是那些优秀的青年才俊突发心脏病离世,让人觉得惋惜不已,不禁感叹,生命如此脆弱。对于心源性猝死,你到底了解多少?该怎么注意?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SCD)也叫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的、不可预期的死亡,常常发生于出现症状后1h内。患者发生SCD的地点不定,可能发生在家中、工作中、公交车上、甚至在睡眠中, 多不能被及时发现而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因此其存活率极低。SCD的发生有两个高峰。在出生后的头6个月, 由于“婴儿猝死综合征”, 突然死亡发生率构成第一峰,其后发生率骤降, 直至45至75岁达第二峰。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1.冠心病

是导致SCD最常见的疾病,占全部SCD患者的80%。冠心病患者常因两种机制发生SCD。第一种机制是冠状动脉上存在的不稳定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急性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的电活动立刻出现紊乱,从而出现室颤。第二种机制是冠状动脉闭塞,使部分心肌发生坏死,坏死的心肌和正常的心肌电活动出现紊乱,引起迟发的室颤。室颤的发生,如同心脏快速的发抖,这个时候心肌已经不能协调收缩,失去了向外泵血的能力。人的脑部由于没有供血供氧,意识丧失,随即呼吸停止。如果这种情况持续10分钟以上,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性的死亡。

2.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占到SCD患者的10-15%。此部分患者可能和冠心病患者存在重叠,两种疾病同时存在,在SCD的发生中均起到了作用。

3.其他
约占SCD的5-10%。患者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如冠脉异常及各种发绀/非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另一类是各种心脏结构正常但电学异常的遗传性心律失常,如Brugada综合征、LongQT综合征及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等。
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及诱因


SCD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或伴有室性心律失常为重要危险因素。SCD其他危险因素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猝死家族史、负面情绪刺激、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吸烟、饮酒、严重电解质紊乱等。SCD的发生与诱因密切相关,其中以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饱餐、用力排便、大量饮酒等情况下最易发生。SCD与气候因素也存在一定关系,冬春季为SCD发生高峰,一天中的上午6-12点,尤其是7-9点危险度最高。
心源性猝死的预防




1.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平衡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及重视发病的前兆症状,如心慌、气短和胸闷等。

2.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疾病

由于80%的SCD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应积极控制血压,严格控制血糖,严格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他汀、麝香保心丸等)或手术治疗(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积极对冠心病进行一级二级预防并普及CPR知识。心肌病及其他的患者,也应积极进行治疗。

3.定时体检

及时发现潜在的SCD病因或危险因素,早发现,早治疗。

4.猝死的抢救时机

猝死的抢救关键在于把握“黄金时间”,即发病的4-5min之内。而>10min,抢救几乎无能为力。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关注 王振涛大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