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6上半年最应该看的电影,但他随时可能下架

 

时间待人生不薄,留给我们记忆。...



墙裂建议:阅读本文请点击音乐播放。我想分享的不是观后感,而是内心情感。(不剧透,安心)

2010年我尊敬的依恋的奶奶去世了,那几个夜晚我没完没了听着这首歌
尕妹妹牡丹啊
往花园里长
二阿哥
你是空中的凤啊凰
我悬来悬去的
个没望想
吊死到白牡丹的树上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潜意识里长出了这首歌,只觉得我奶奶她配的起以此送葬。

这其实与今天的安利无关,只是看电影的时候又想起,也许是因为电影的推广曲是苏阳的,也许是因为这本就是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人、时代、技艺、记忆。

电影名叫《百鸟朝凤》,偶遇漫威大作的时候,这个故事显得更加微不足道,排片量可见一斑,有种分分钟消失的可能性。

本对他是有期待的,所以早早定好了票,也预料过可能会包场。赶巧了,母亲节大家都毫无创意带着母上大人去看电影,于是一众老年人跟我一样默默的流泪,连隔壁的光头大叔也频频拭泪。
说了不剧透,我当真一点故事都不会讲,但如何描述才能让你们动心呢,这问题为难了我一天,此刻也未必想好。

这样说吧,在你心中还留下些什么能被尊称为技艺,那种不浮夸的,纯粹的,可以供人热爱的,并用生命祭祀的东西呢?似乎没有了,我印象中唯一能达到此种标准的应该是唐卡艺人,如果不是这部电影细微的唤醒,简直就要忘记那些我们少年童年时经历的手艺——爆米花,糖画,磨剪子磨菜刀。可能看起来就是普普通通的即将消失,但曾经这种需要祭祀拜师赌上后半生的手艺辉耀过。
银川的小伙伴如果路过老大楼的地下道,总会轻易遇见那个拉二胡的老先生,留着山羊胡,穿着军大衣。总是泰然的坐在那,拉着不纯熟的曲子,默不作声。面前放着钱盒子,里面常有零钱,1块、5块、10块。我常常看见他,也常常看见他钱盒子里算起来应该也不少钱,但他绝不像职业乞丐一样整理好钱盒的钱,稍留几张小票子勾搭他人施舍。他似乎只是在拉二胡,喏,默不作声。我敬佩他,所以每次路过必定付费,只有此时他才微微欠身表示谢意,似乎也不说话。

我有时会在迎宾楼的外卖窗口看见他,买两个馒头,坐在台阶上吃。他不至于,他的收入不至于另他如此局促,不知他背后有多少用钱的地方,但只要他拉起二胡,钱就只是购买音乐货币,而非施舍。

这可能是我的臆测,对他对二胡的态度的臆测。但希望这是真的。
有多少上古流传下的手艺消失了,或者即将消失了。当然,这是历史的手段,他必须汰旧换新,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有生命内涵的情结可能随时就没了。

也许二胡会,阮会,口琴会,吉他会。也许不会,学二胡的人仍然不少,但过去的师承、尊敬、规矩被汰旧了,而这些才是这些技艺的魂。少不得,少就丢了精神。
很难得,我在影院那么嘈杂的环境下又哭了,上一部赚我热泪的电影是《老炮儿》,都是值得我感恩的故事,讲了新旧两代人与时间的冲突,说了旧时流传的信仰。可能是机缘巧合,我似乎捉住了时间的一点线索,在如此不留情面的流动中,万望傲骨留存。
虽说不想剧透,但有两个剧情或者说台词我十分想分享
唢呐越小,调子越高
(西洋乐器)长那么大个,那么复杂。
(大意如此)
简单纯粹有德行。
PS:图片源自花瓣,感谢共享
感谢所有阅读至此的人
不讲故事难于走心的我
希望你们能去影院看看
然后仔细品品
我们已经忽略的小闪光
如今何去何从
如果可以也希望你们分享此文或电影
让蒜头这瓣脆弱的善意偶然闪亮
 
谨以此不成熟的小建议向
【吴天明】先生致敬并悼念
感谢您曾俘获抚慰与警示


    关注 蒜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