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我首推这部「最佳」

 

一场时间作用下的疗愈,和救赎...

作为“史上关注度最低的,一届金马奖”最佳影片,《阳光普照》并没有进入太多人的视野。

但即便是在入围影片,极其有限的不利条件下,金马仍然做出了一个,足以令所有人信服的选择。

《阳光普照》放在2019年的整个华语电影范围里,也绝对是最佳作品之一,在我个人眼中,它可以排进前三。
《阳光普照》


提到金马,就不能不提颁奖礼当天,金马与金鸡隔着台湾海峡的“对垒”。

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是,那一天在海峡两岸最热门,的两部影片——《阳光普照》和《地久天长》——在相当多的层面,可以对照起来观看和理解。
两部影片的主人公都是,一个家庭,更准确地说,都是一个看上去很“惨”的家庭。而且,这种“惨”,都源自于两个家庭失去,了他们的孩子。

在《地久天长》里,耀军一家先是因为计划生育,失去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而后又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他们仅有的独子;
而在《阳光普照》里,阿文一家则是先失去,了他们叛逆的幼子阿和(并非真正失去,阿和是被关进了,少年收容所),而后又失去了他们出色的,长子阿豪。

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个中的创伤与,悲痛却殊途同归。
两部影片都并不旨在“卖惨”,而是试图去描写两个悲剧家庭涓涓,细流般的生活,然后在这种看起来最,普通不过的生活当中,去寻找和追问,酿成悲剧的原因。

《地久天长》的答案更直观一点,耀军一家的悲剧更多被,指向那个特殊的社会时期,以及那项过于特殊的国策,其中固然也有人心,的变化与涌动,但那些变化与涌动始终与时代,和政策息息相关。

《阳光普照》的答案则显得更加,暧昧不明,如果不去追本溯源的思索,阿文一家的悲剧会给人一种无从讲,起的莫名感。
阿和为什么与家人,水火不容,阿豪又为什么突然自杀,这些令人费解且无奈的,现实,需要到这个典型的中国家庭的根源,当中去寻求答案。

这个答案,直到影片的最后,才渐渐浮出水面。在毫无遮蔽的阳光之下,一直沉默寡言的阿文向妻,子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多年来他一直拒绝接受叛逆,的阿和是自己的儿子,那一次又一次向陌生,的学徒说出的“只有一个儿子”成了最容易被忽略的证明,而他留给阿豪的,那一本又一本写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笔记本,则成了把阿,豪逼至绝路的证明。

归根结底,一切的悲剧都始于阿文。这位严厉冷漠、多年来都抱持自己那一套单调严苛,价值观的父亲,在心理上早早抛弃了阿和,又一意孤行地把阿豪,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24小时阳光普照”的“好儿子”,间接造成了所有这一切。
阿文对待被砍伤的黑轮,的赔偿金一事,最直观地反映了他的,观念与态度。

在他心中,赔偿金理应由砍人,的菜头一家承担,天经地义,有理有据。而他自己责任缺失的,那一面,以及因此导致的后果,却被理所当然地无视。

结果便是,菜头出狱后带来的种,种麻烦,成了一个解不开是死结。
在《阳光普照》里,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同时也曾是加害者。每个人都亏欠了什么,于是每个人最终都,不得不弥补和偿还。

此前亏欠他人最多的阿和,不得不用酷刑般的卖命工作来,弥补妻子和孩子,用再度犯罪来偿还菜头,用他曾经最爱的自行车载母亲,一程来回报母亲。



直到他多年后偶然遇见,失去了手掌的黑轮,看见对方陷入怎样的境地,才真正懂得悔恨曾经,的罪过。但他与父亲阿文的隔阂,始终都在那里。

最终,一切的纷乱还是只能以,阿文的弥补和偿还来结束,但即便如此,阿文自己也不得不背上新的,愧疚与负累。

如果说《地久天长》想要呈现一个时代的症结,那么《阳光普照》则试图深入一个家庭,的骨髓与肌理。

每个人家庭的伤痛或许不,尽相同,但那些伤痛背后的根源,却出奇的一致——是因为成员间缺乏交流,也是因为单一的,价值观不够包容,是如此长久往复带来,的疏离与冷漠,以及更进一步的排斥与,抗拒。
阿豪的死于是成了某种并不具有,典型意义的象征。在外人眼中,他是一个没有缺点,和瑕疵的人人欣羡的“完人”,但完美恰恰成为了,压垮他的重荷。

每个人都可以躲在属于自己的一块,阴影里喘息片刻,只有他,不得不在所有的期望,与关爱当中持续曝晒,得不到一点荫蔽。
阿豪说,最公平的东西是太阳,它不带任何偏,见地照耀大地上的一切。

但他只说对了一半。

同样公平的东西,是时间,它不带任何偏见地流走,然后掩埋一切。
到头来,《阳光普照》也和《地久天长》一样,是一场时间作用下的疗愈,和救赎。

你甚至会发现两部,电影的缺点也是相似的,那就是都在收尾的时候把,许多原本可以留待观众自己去解读的潜台词,全都清楚无误地说了出来。

只不过,有些话,无声比有声更有力量。
当然,这样“挑刺”或许过于吹毛求疵了一点。

在这个注定漫长,无比的假期,还是很推荐各位与家人一道,看看这部电影。


    关注 电影通缉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