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外首届“悦读之星”作品展 一轮明月耀天心——于晓慧

 

“悦读之星”优秀作品来喽~...


学工君
滨外首届“悦读之星”评选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有的情感细腻,让人久久留恋;有的振奋人心,引起听众共鸣。今天,学工君将继续向大家展示“悦读之星”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悦读,积极向上~

一轮明月耀天心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我曾有幸在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从事为期一年的志愿讲解工作。走近李叔同,起初是我颇为遥远的理想,他那么伟大,那么耀眼,直教人高山仰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的图书馆读到了《跟李叔同学修身养性》,正是这本书,开启了我对弘一大师李叔同新的认知。

起初我对李叔同的了解是很浅薄的。我记得大师的生卒年,记得他从小便以“二十文章惊海内”自诩,记得他是集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剧、篆刻、文学于一身的艺术大师,教育出像丰子恺、刘质平、吴孟非等一批颇具风骨的艺术大家,可谓桃李满天下。可就是这样一位在文化艺术领域无一不通、无一不晓的奇才,却选择在39岁盛年之时毅然投入空门,自此竹杖芒鞋,常伴青灯古佛。为何?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的疑惑慢慢被解开了。因为世人眼中的绚烂在他的心里是孤寂,尘世的繁华才是他的苦恼。

我想为大家讲两个小故事。一日,弘一大师来到爱徒丰子恺家,丰子恺请他坐藤椅,他走过去,并没有径直就坐,而是轻轻摇动藤椅,才面带微笑地缓缓坐下。数次如此,丰子恺便忍不住道出了心中的疑惑。弘一大师说:“这藤椅的缝隙之间,也许有小虫子伏着,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如果先摇动一下,便可让它们有时间躲避。”

好友夏丏尊评价他说:“在叔同的心中,破桌椅、旧席子,好,白菜、萝卜,好,凡是在这世上存在的,便都是宝。别人对他说:“不必让自己这样苦呀!”弘一大师却说:“这才是真正的享乐!”

悯人,大概容易理解,悯物,却是很难的。弘一大师珍惜花草鸟虫,珍惜一针一线。我想,做到悯物的人,必然有博大的胸怀,必是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能感受到万物的纯粹与喜悦。

第二个故事,我为它取的名字叫“素食求真善”。弘一大师在出家之前,曾独自到杭州虎跑寺尝试断食17天。他坚持吃素,一直到生命终结。对很多人来说,坚持吃素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素食缺少营养,会引发营养不良。出家人热衷素食,是不愿屠害血肉生灵,不愿因自己的口腹之欲令鲜活的生命逝去。这是大慈,也是大善。

由于弘一大师长期保持苦行僧的生活方式,粗衣糙食,砥砺苦修,以致营养失调,体质虚弱,最终于1942年10月13日在福建泉州温陵养老院安详圆寂,终年63岁。他右手靠在枕头上,静静地躺在那里,升西的时候,姿态很安详,像睡着一样,一如往日的深沉而且面带笑容。丰子恺先生在怀念弘一大师时曾说:“大师一生有四个身份,先是翩翩公子风流倜傥,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为教师,三变为和尚。每一种身份都十分精彩。”

回首弘一大师在这世上生活的六十三年里,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开创我国文明丧礼;第一个将西洋画介绍到中国;第一个将石膏模型和人体写生带入课堂;第一个将钢琴音乐和五线谱传入中国;第一个建立中国话剧团体;第一个把广告设计介绍到中国;第一个用锥形刀进行篆刻……

李叔同遗忘了红尘,红尘却深深地记住了他。他传奇的一生,他天纵的奇才,他遗世而独立的人格,成为我们心中的挂念。他的言行如此令世人赞叹,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天津永远的骄傲!

版面编辑:郭露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