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走进《立夏》的课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今天,跟着老师的节奏,聆听亲近母语学堂总校长、特级教师邱凤莲老师诵读《立夏》。

3:43

《立夏》诵读                     来自点灯人教育

立夏(节选)

朱爱朝

「夏」的本义是「人」。

甲骨文是一个侧视人形:

头、发、眼、躯干、手、足俱全。

双手伸展,强而有力。

夏,是威武雄壮的中国人。

▲  第一排从左至右依次为:甲骨文、金文、小篆。第二排为楷书。图为朱爱朝老师课堂板书。

而在孩子们的眼里,

这个有三根头发的人,

好像三毛。

金文,

其上为「头」,

中间为「躯干」,

两侧为「手」,

其下为「足」,

实际上就是「人」形。

小篆也为「人」形,

但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

一只大脚还在。

到楷书,

完全看不出人的形象了。

白川静先生认为,

「夏」是头戴歌舞之冠,伸展两袖,

迈步向前的歌舞者之姿。

「夏者大也」。

他认为夏之所以含「大」之义,

大概是此类歌者脸庞宽大、身材高大。

「夏」作为季节之名被使用,

初见于春秋时期的金文。

▲  二十四节气表。图为朱爱朝老师课堂板书。

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春季的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公历五月五日至七日,

太阳到达黄经四十五度,

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立夏。

从立夏开始,

进入第二季节——夏季。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三候,

一候蝼蝈鸣,

二候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蝼蝈在田间鸣叫,

蚯蚓出来掘土,

王瓜的藤蔓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从这一天开始,

天气炎热起来。



▲  图为朱爱朝老师的课堂。

周朝时,立夏的这一天,

皇帝和文武百官会穿上红色的衣服,

佩上红色的玉,坐上红色的马车,

连马车上的旗帜也是红色的。

孩子们感觉,

浩荡的赤色人马,

让人看了都觉得热。

我们的祖先用浪漫的方式,

迎接着夏天的到来。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

立夏前后,正是插秧的好时候。

司徒等官分赴各地,勉励农民夏季耕作。


    关注 一起成长乐学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