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拉斯哥大学 第二篇:工业时代 (下)

 

关于格拉斯哥大学第二篇:工业时代(下)...

Rule! Britannia, Britannia rule the waves!’ 
统治吧!不列颠尼亚,万里波涛你称霸!


—— 英国皇家海军歌曲19世纪,无疑是英国的世纪。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来,英国渐渐成为了称霸海洋的大国。到了十九世纪末,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达到了不可思议的2300万平方公里。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英国,因其庞大的体积,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农产品,被源源不断地送往英伦三岛,在这里加工成产品后,又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1840年,当年随马嘎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少年斯丹东,以其对清国的敏锐认知,说服英国议会对华开战,用大炮轰开了这个愚昧腐朽的帝国,并将四亿人,纳入了英帝国的全球市场。自此,英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连成一片,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和全球市场形成了,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在米字旗下,率先实现,而英国,就是这个大市场的第一个“世界工厂”。随着英帝国的扩展,除了血腥的殖民和剥削外,英国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也随着殖民者和输往全世界的商品一起,到达了太阳能照射到的每一寸土地:英国人,开启了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格拉斯哥也迎来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美洲的农产品和原材料从这里运往英国和欧洲各地。英国的工业品则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到十八世纪,超过一般的烟草从格拉斯哥进入英国,一批商人从此暴富,成为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烟草大王”。此外,格拉斯哥还成为了其它重要农产品,例如棉花和蔗糖,的重要集散地。

十八世纪以来,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了全国。随着克莱德河的疏浚和全国运河网络的建成,格拉斯哥成为了英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当时,英国的轮船,有一半在格拉斯哥制造,而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火车,也是格拉斯哥出产。此外,到19世纪末,格拉斯哥已成为了炼油,煤矿,化学,机械,桥梁,纺织以及金融和保险业的中心之一。

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激增。1821年,格拉斯哥人口超过了首都爱丁堡,成为了苏格兰第一大城市直到今天。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格拉斯哥称为了继伦敦、巴黎、和柏林之后欧洲第四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

格拉斯哥许多的维多利亚时期建筑,包括市政厅,都反映了19世纪因为工业和贸易带来的繁华和富裕




十九世纪建成的格拉斯哥地铁,使得格拉斯哥成为了世界上第三座拥有地铁的城市




十九世纪建成的米歇尔图书馆,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贸易的繁荣,工业的兴盛,和人口的增长,使格拉斯哥由一个苏格兰西海岸的小城镇,从乔治四世到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一个世纪之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帝国第二城”。

工业化的背后,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日益加深的阶级矛盾。

庞大的人口集中居住在今天的“merchant city”以及高街狭小一带,使得这个区域变成了一片贫民窟的集中地。此外,快速发展的工业,和燃煤的大量使用使得市中心的空气变得让人无法忍受。十八世纪末,高街北部建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厂,导致每年有30多万吨的煤灰落下,使得周围的建筑全都蒙上了一层黑色。一片污泥浊水中,格拉斯哥大学及其附近的建筑就仿佛是室外桃源了。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比周围要高得多。这些每天穿着长袍的知识分子,却渐渐引起了周围贫民的不满。拥挤的空间,污染的空气,以及和周边居民日益恶化的关系,使得格拉斯哥大学不得不考虑搬离这个地方。

1845年,一家铁路公司打算购买格拉斯哥大学100坪的土地以建设新的终点车站。校长觉得机不可失,决定干脆将整座大学全部搬走。双方一拍即合,决定以铁路公司购买一块新土地及建设新的学院为代价,换走大学在高街的地块。

新的校址被选在了今天大西路以南,开尔文河以东的叫做woodlands的地区,也就是今天位于格拉斯哥大学对面的park circus。同时,一个叫做贝尔德的人被指定为新校区的设计师。

今天是高档住宅区的park circus,曾被选作格拉斯哥大学新址





双方似乎都非常着急,以至于贝尔德匆匆绘就的第一个方案充满了缺陷:新主楼的空间不足以满足大学所要求的新住房,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和其它教学设施的需要。于是1847年,贝尔德绘制了新主楼的第二套方案。这套方案被送到伦敦,请当时的大建筑师charles barry 和augustus pugin,也就是伦敦议会大厦的设计师审核。两位设计师的回馈非常负面:新的方案不仅不划算,在设计上也很不‘纯粹’。在空间设置上,他们认为第二套方案还不如第一套方案。

新学院的第一套方案,将新学院主楼的主体设计定为一座塔楼,两座庭院:这个规制,被后来的多套方案沿袭




新学院的第二套方案,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的装饰。过于复杂的堆砌使得整个建筑看上去十分臃肿



由于过多的人参与决策,以及官僚而且复杂的审核程序,这个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拖再拖,迟迟无法拍板。新的设计师,最终在1849年完成了被称为“平平无奇”的第三套方案。然而,从协议签订到方案敲定,已经整整过去了4年时间。铁路公司决定更改车站的地址。最终,这项交易以大学获得12700英镑赔偿而告吹。

新学院的第三套方案,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改动



这场告吹的交易,并没有打消搬走大学的念头。

1853年,大学校长写信向维多利亚女王请愿,表示现在大学的环境已经让人忍无可忍。1800年格拉斯哥的人口增长了四倍,到1833年又增长了两倍。人口的过快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让整座城市充满了臭气。而横亘在大学领导们面前的财政困难却一直难以解决。到1800年,除了格拉斯哥大学以外,苏格兰的其它大学都获得了政府的资助并兴建了新的房舍。与此同时,格拉斯哥大学新增了外科等许多新科目的教学,使得学校人口超过了学校宿舍的容纳能力。

1858年,学校再一次向维多利亚女王请愿。这次,一个调查小组被派到格拉斯哥实地考察。小组发现,即便是新建的汉密尔顿楼,里面的照明设施也及其落后。整座建筑仅仅靠一个壁炉取暖,通风设施也十分简陋。

鉴于大学有限的财力,这个委员会建议把大学在高街的校址以约五万镑的价格出卖,将附近的化工厂卖掉又可得15000镑。如果把亨特收藏的金币卖掉,则可再得两万镑,加上之前学校获赔的12700镑,就足够给学校买块地皮并兴建新设施了。

亨特的金币是大学的收藏,卖掉金币的建议被否决。1863年,格拉斯哥联盟铁路公司和北方铁路公司表达了收购格拉斯哥大学的意向。基于上次由于拖延而导致交易告吹的教训,大学这次迅速组成了学校搬迁委员会,并马上决定,选择西区一个叫gilmorehill的山丘作为格拉斯哥大学的新校址。

1864年,铁路公司正式与格拉斯哥大学签署协议,以十万英镑的价格购买格拉斯哥大学在高街的全部土地,分四次付清。

新的校址,就是今天的gilmorehill,在当时还是一片田园景象:几座小屋,几座果园……当时还没有今天的开尔文葛罗夫博物馆,也没有今天的公园。好几家地产公司曾经买下这个地块,准备兴建居住区,以满足忍受不了市中心恶劣的环境,又有经济实力搬离的中产阶级需求。其中一幅图纸,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三排精致的居民楼,沿着小山平行排开:如果格拉斯哥大学没搬来,想必这里将会是一个很舒适的居民区吧。

现在的格拉斯哥大学校园,曾经被设计成一个住宅区



搬迁协议签订后,选择建筑师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格拉斯哥的市长推荐了伦敦水晶宫的设计者约瑟夫帕克斯顿爵士。而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则推荐了另一名设计师:乔治 吉尔伯特 司各特。

乔治 吉尔伯特 司各特,格拉斯哥大学新主楼的设计者



在当时的欧洲,新古典主义似乎成为了建筑师普遍青睐的建筑风格:罗马的穹顶,希腊的立柱,巴洛克的装饰……一切都看上去那么优雅和文明。而这位司各特,却是哥特式建筑的忠实拥趸。和异教徒的古典风相比,哥特式建筑更加本土,纯粹,更符合基督徒的审美,也更符合英国的特色: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含蓄内敛,轮廓也较为柔和。而哥特式建筑则恰恰相反:高耸的尖塔,复杂的雕刻,整体轮廓都呈一种如烈火般向上的姿态—— 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造型更能代表大英帝国的蒸蒸日上呢?!

除此之外,司各特还是一个运用钢结构来营造大空间的专家,而哥特式建筑相比于新古典主义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因为框架结构和扶墙的发明使得内部空间可以变得非常大:要知道格拉斯哥新主楼的上一个设计中,饱受诟病的一项,就是空间不足。司各特的这些喜好,很快就会在格拉斯哥大学的新建筑里被反映出来。

格拉斯哥大学想象图,可以看见今天遍布住宅的大学周围,当时是一片田园景象



爱丁堡大学的老学院,就是一座新古典主义的建筑



1845年,司各特在一场国际竞赛中,赢得了汉堡的nikolaikirche的设计资格,其独特的设计风格,是他迅速成为了哥特复兴建筑的佼佼者。此后,他开始尝试将以往用于宗教建筑的哥特风融入到民用建筑中来。而他最著名的设计之一,就是建于伦敦,今天仍可看到的st. pancras 车站前那座无比宏伟精致的酒店了。

汉堡的圣尼古拉斯教堂





st pancras 车站前的大饭店



1864年,司各特来到格拉斯哥,正式成为格拉斯哥大学新校区的总设计师。

次年,新主楼的第一份草案绘制完成。贝尔德的两个庭院对称的大体结构被保留,但是建筑的体量被扩大到165米长,91米宽。一座300英尺高的塔楼矗立在两个庭院之间。哥特式建筑的巨大规模在这个设计中被体现出来,而在装饰方面,却保留了新古典主义的特征。

司各特的格拉斯哥大学主楼第一套方案,亨特博物馆上方是玻璃的屋顶




1866年,第二套设计方案出炉。之所以要对第一套方案进行修改,除了工程学上的考量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经费不足。于是更好的采光系统,更结实的屋顶被加入到设计中以应对格拉斯哥多风寒冷的天气,原设计中博物馆的玻璃屋顶被取消,这样就大大减小了维护的成本。此外,新的设计也为建筑的进一步扩建,预留了更大的空间。

方案一经提出就引来了巨大的争议。其中最大的批判声,分别来自那位之前设计主楼的设计师贝尔德,以及格拉斯哥的另外一位的著名设计师亚历山大 汤姆森。他们攻击的焦点,集中在司各特的哥特风上。他们认为宗教色彩浓厚的哥特风,不应该应用于启蒙公众的大学建筑上。这两位建筑师都是新古典主义的拥护者。后者更是以古希腊风格文明。今天,在格拉斯哥的许多地方,仍可以看到他的作品。

今天的卡里多尼亚路上的教堂,就是汤姆森的作品。很轻易就能看出其浓浓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随着建设方案的敲定,募资计划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出了从铁路公司获得的款项外,格拉斯哥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大多来自公众。为了获得更多的捐款,大学卯足了力气进行宣传,包括邀请捐款人参加主楼的奠基仪式。大学甚至想邀请维多利亚女王来亲自奠基,以增加这个仪式的吸引力。

1868年十月,勉强凑足资金的格拉斯哥新主楼,正式奠基。

1868年,格拉斯哥大学主楼奠基



关于新校区的选址和设计,就说到这里。

19世纪,不仅仅是英国和格拉斯哥的黄金时代,随着科学教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优秀工程师和伟大的科学家也从格拉斯哥大学走出。他们包括:

威廉汤姆森,或者用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来说,开尔文男爵。他因为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而被成为“热力学之父”。热力学单位“开尔文”,就是用他的封号命名;

约瑟夫 李斯特,外科手术消毒法的发明者,将术后死亡率由45%降低到15%。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约翰 贝尔德,电视机和雷达的发明者;

约瑟夫 布拉克,二氧化碳的发现者;

索迪,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拉姆齐,惰性气体发现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john boyd orr,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

1870年11月9日星期三,在格拉斯哥大学新主楼主体落成两天后,人们举行了一场具有苏格兰特色的火把游行。 大家唱着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从老学院出发,缓缓地穿过市区,行进到格拉斯哥的新主楼。

与此同时,格拉斯哥大学老学院,正式停止运作。格拉斯哥大学就这样,似乎以一种匆忙的方式,走过了工业时代。

1870年,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们,最后一次在老学院合影



就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布鲁斯报告》被提交的几乎同时,一份叫做《陈梁方案》的建议,被送进了中南海。方案中提议,为了完整地保存古都北京,也为了交通和住宅发展的长远规划,将新中国的行政中心,建在今天西直门以西的地区。这份方案终于没有得到领袖们的同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迟到了将近两个世纪,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之路。而这场富国强兵的伟大运动的代价,就包括使得北京这座“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中古城市”,变成了今天这个拥堵不堪,支离破碎的样子。

1870年,格拉斯哥大学老校区被拆除。除了一小部分建筑被转移到今天的新校址以外,其它部分都遗失和消灭了。最终,高街附近没有建成枢纽车站,这座到1870年以有四百二十年历史的老校区,只剩下了一片荒芜。

而格拉斯哥大学,也即将在西区的这座小山丘上,翻开她全新的篇章。

《第三篇 重生:知识的城堡》


    关注 没溜儿的博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