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乱发S卡,歪理还很多

 

不以演技为标准,选什么演员。...







《演员请就位》的第二期里,最大的争议从敢说话的尔冬升,转移到了郭敬明身上。

他一边说着「两位都是不太好的表演、你们都没有进入人物、你们就是在念台词」,一边把代表着顶级演员的S卡,发给了演技明显不能服人、没有表演经验、偶像出身的何昶希。

按照节目的规则,拿到S卡的演员,能在下一轮优先选择角色。

这对于角色决定表演、决定赢面的赛制来说,如果给到一个有演技的演员,几乎等于免死金牌。

但放到何昶希这样没有经验、也暂时看不出天赋的偶像身上,浪费都是其次了,说严重点,这可能会对青年演员的自我认知产生误导,也对其他演员不公平。
郭敬明的选择引发现场一片哗然,赵薇开玩笑说:「因为他觉得何昶希和他长得像。」
后台其他演员的反应更大,董思怡说这是当「《少年之名》来选的吗?」

这两句评价是玩笑话,也是在质疑郭敬明给出这个S卡的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它们其实都指向了郭敬明选择演员的一个标准,我们或许可以暂且称之为外形上的偶像化,换一个专业词汇,你也可以说他遵从了某种「表演上的地理学」原理。

他要找的,都是那种符合他审美,在外形上,就已经进入了他最喜欢的那类角色、那类作品中的演员。以《小时代》作为例子不是在老生常谈,是因为连郭敬明自己都承认,他的审美实在是太固定。
《以家人之名》表演完后,董思怡问出了所有人都想问的问题:四位导演发S卡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呀?

郭敬明再次解释说自己的标准是,给出S卡就是想要和这个演员合作。
陈凯歌说自己的标准是演技,「S卡代表着我们对演技的看法」。

尔冬升没有具体表达自己的标准,但对陈凯歌的说法表示了认同,开玩笑说两个导演的标准不同,「玩不玩了这样?」

随后李诚儒加入了争论,争论的焦点也在于郭敬明的选择标准和节目应有的演技标准之间的误差。
场面一度演变为吵架现场,这里面有多少剪辑的功劳,有多少节目组安排发问的剧情化设计,已经不重要了。

但这段争吵,大致可以被替换一个问题——节目挑选演员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这里涉及到一个多重标准的问题,节目有自身的标准,但具体到不同导演进行自己的选择时,又有个人化的特质;在这之外,节目还一直在强调一个市场评级的问题,在节目一开始,就以市场为衡量,给各位演员评出S、A、B级别。

于是我们能看到,年轻的、有话题度、有流量的演员,甚至是偶像被放到S或者A。相反,诸如倪虹洁、温峥嵘这类演技没得说的演员,却被放到B级。
这种评级或许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市场选择,但这个维度显然很窄,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中生代女演员,倪虹洁选择角色的范围的确很窄,但她这些年来一直不乏作品,你能说她完全没有市场价值吗?

节目是在用一种「窄化」市场标准的策略,利用甚至强化行业的残酷现实,来为自己制造话题度。

你或许可以批评它势利,但若基于一档节目运营自身的标准上来说,它是成功的。
回到导演的标准这里来,我们的确应该允许不同导演有不同的标准,但既然已经进入到了一场比赛之内,这种标准至少应该在一定的宽容度之内浮动,偏离中心点太多,比赛也就失去了意义。

大家如此关注导演的选择标准,不仅因为他们是掌握着话语权的人,也因为他们承担了某种引导者的角色。
演技综艺有它的局限性,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掐头去尾地表演一段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段落,通常还是高潮段落,本身就有着呈现和评价上的有限性,不是每一个普通观众都能理解这样的表演单位。

但经常通过表演片段、试戏来选择演员的导演是可以的。

这是节目组请来导演做评委的意义,更是提供一种多维度评价、理解、判断表演的视角。
节目从一开始,就表示自己要打破某些市场规则,定出S、A、B的评级其实就是为了要颠覆它。一方面让人看到那些被市场选择机制埋没的演员,一方面也营造综艺的反转化剧情。

换句话说,节目在一开始就制造了一个假想敌,这个假想敌或许也真实存在着,那就是「市场标准」,它像一个围城,有些人想闯出来,有些人想冲进去。

但刚播到第二期我们就发现,它反而让自己落入了悖论之中。郭敬明的这次争议就是最好的证明。
郭敬明的S卡之争,说白了其实是外形的、偶像的、青春的流量派演员,和只见角色不见我的演技派演员之争。这种分类方法虽然粗暴,但的确几乎可以概括当下华语演员生态,所面临的那种龙卷风一般的阵痛。

要么,被卷进去,要么,就在风暴圈之外,鲜人问津。
在几位导演中,郭敬明正好是流量一代的代表,在他自己的身上,也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流量运作机制。

你会发现他和上一季一样,非常善于为自己的选择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他就为自己给何昶希发S卡给出了新的解释,说他心里的S意味着student、seed、和special。这或许和他本来就是作家转导演的背景相关,为自己、为人物、为行为去寻找一个自圆其说的动机,是他非常擅长的技巧。
郭敬明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以一个导师/导演的身份坐在这里了。

从流量文学时代崛起的他,在转向电影业之后,更是一手打造了诸多流量演员,郭敬明非常懂这档节目的流量和争议在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引发争议且坚持争议,再通过解释将其合理化的他,并把悬念留给演员日后表现的他,是在用一套非常标准化的情节剧叙事范式来运营自己在节目里的身份和表现。

他其实是在把自己也变成一个「演员」,好整以暇,进入到了《演员请就位》这档综艺的整个表演秀场里。同时还在这个过程里,强调要看到演员的潜力,给他们机会和希望,也让舆论场尊重自己有着不同审美和选择的权利。

你说这个是鸡汤也好,是叙事公式里的保护主人公道德感也罢,可以看故事,但不要真的相信这套看似挑战规则实则爽文的梦幻叙事。
由此,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郭敬明选择演员的标准并不是演技,而是可以直接兑换成关注度的流量。

也并不是郭敬明自己一个人在做这样的事情,制造话题和流量,一直以来就是《演员请就位》这档节目的核心点,而非表演。

作为那个宏观上掌握了话语权的个体,也深谙市场规则,节目并非不懂表演,但是选择《陈情令》《恶作剧之吻》《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的作品,真的能体现出演员的演技吗?即便是让拿下S卡的胡杏儿去演绎这些剧目,这种考核标准依旧是不成立的。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节目明显在动用两套体系。

一套是给流量偶像爱豆们的,那些年轻化的情爱偶像剧,为表演经验匮乏的流量们量身打造,在50分里演出个30分的概念。

另一套,则是给那些能真正被称之为演员、或者至少在这条路上认真走着的人设置,所以我们也看到了胡杏儿说着方言的《亲爱的》,也看到《小偷家族》里的辣目洋子,可以不是一个谐星,被毒舌尔冬升说「有机会拿影后。」
换句话说,节目一方面在批评着流量标准对演员的修剪,一方面,又在自己的竞争机制中,专为流量们安放一条可以超车的小道。

其背后所折射的,是整个市场环境下,选择演员时标准的溢出。

赵薇说郭敬明审美单一,但郭敬明的审美恰恰代表的就是市场和资本的审美,甚至于说,我们都不太能用「审美」这个词去形容这种标准,它们基于数据,基于流量,基于微博热搜,基于演员外形和当下流行审美的贴合,基于那些市场上被快速消费又被快速抛弃掉的青春偶像故事。
作为一档竞争演技的综艺,并不靠演技为尺度来选择演员,这是标准的溃散。更是一种市场标准对演技标准的倒施逆行。

与其说这是一档演技类综艺的悲哀,倒不如说是整个市场或者演员生态环境的悲哀。

或者,是我们不该太过于浪漫化想象一档节目,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什么挑选出好演员的乌托邦,而是商业逻辑在借助着这个舞台,表演自己生杀予夺的修罗场。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不是尔冬升敢说,而是大部分爱豆真的业务极差

在向这个外国人学习之前,我都不敢说自己懂香港电影

赛人的打分标准,今天第一次公布 | 十分赛人


    关注 虹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