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情表》宜从“智”入手 ——《陈情表》教材分析

 

应该说李密在写作本文之前对晋武帝的心理是了然于胸的,是在知己知彼的运筹帷幄之后运笔写成《陈情表》的。我们姑且可以把《陈情表》看做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心理博弈,这样看的话,文章还真有了舌战群儒的聪慧和豪情,有了草船借箭的沉稳和冷峻...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遗憾的是多次读又多遍教《陈情表》,我竟然从没有品出过“泪”来,这是我不孝吗?不知道各位语文同行品出过“泪”来没有。我认为《陈情表》是一篇构思巧妙、运笔聪慧、结构精当的小品文,其“情”更偏向于“事情”“实情”而非“感情”,其孝情只是作者在尴尬处境中智慧行文时凭借的一种手段而已。读《陈情表》,我更倾向于品味作者运笔行文的智慧,教学时我也发现,当换用“智慧行文”这一角度打开课堂时,思路更顺畅,教学环节设置更得心应手。



一、从处境思其智慧行文的必然

《陈情表》是李密在蜀国灾亡后,屡受晋武帝征召,“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情况下,于公元365年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篇表文,希望以情动帝,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这确实是一篇情辞恳切、感人至深的表文,似乎应归为抒情类文章阅读,但是此文的感情是收放有节的,既要表达情感,更要符合理智,读起来确实不像《祭十二郎文》那样任情,不像《五人墓碑记》那样随性,也不像《出师表》那样专情,因为作者李密当时确实处境尴尬,没有他挥洒情感的自由。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仁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拜洗马,即文中所说“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李密辞不就职,其一确实有一个需要供养的祖母刘氏,其二恐怕是蜀汉旧臣的怀旧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肯定是有些不服气的;其三是做官如履薄冰,晋朝刚刚成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见《古代散文鉴赏辞典》)

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紧,“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轻慢皇帝,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可见此刻的李密处境危机,写作此文得慎重再慎重,不能强抒,只能智取。

二、从文章观其智慧行文之巧妙

文章共四个自然段,可以概括为“以情感之”,“以事嗤之”,“以矛攻之”,“以理化之”,下面简要阐述如下:

1.以情感之

作者开篇陈“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之情,然后层层铺开,“生孩六月,兹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少多疾病,九岁不行”。试想,这样一个心灵孤独,身体衰弱的小孩,祖母独抚“孤弱”,是如何拖着疲弱的身体,付出了多少的心血,经历了多少不眠才将其养活,“至于成立”,再加上门衰祚薄,无亲可靠,无朋可依,母孙二人两依为命,“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哀情”毕现。而今祖母“夙婴疾病,常在床褥”,怎可远离?此段作者抓住两个点展开,一是自己幼时不幸,祖母扶养,二是祖母老而无依,需要赡养。从“家情”起笔,句句含情,字字见哀,以此打动晋武帝,为下文不仕张本。

2.以事嗤之

文章第二段先陈“国恩”,陨首难报;再陈催逼难拒,用“切峻、责、逋慢”,画出皇上之恼怒情态,用“逼迫、催、急”等描述郡县风驰电掣、执行王命的“催命图”。这些话语,冷峻描述,语带讥讽。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吗?按常人思维哪敢呀,可是李密勇气过人,偏偏要理理“虎须”,借情状描述巧妙嗤笑晋武帝以震耳欲聋的声势敲打“我”这样一个弱小书生之凶相。晋武帝当然也能读出其中“滋味”,只是哑巴吃黄连,只能装大肚了。

作者的机智还在于发现晋武帝可能生气的时候,顺势来写自己的忠心和顺从心态,“我欲奉诏奔驰”,我多么急切的希望报答“国恩”,报效朝廷,为你司马氏尽犬马之劳啊。(请问各位,你能从文中读出李密的“奔驰”之心吗?我读出的是怨,是愤,是恼。可是,满腔的愤怒,你能真率流露吗?不能,作者还是得用智慧和司马氏周旋)于是写到祖母“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皇命不可违,祖母不能离,“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本段里与其说是阐述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不如说是巧妙讽刺晋武帝恃强凌弱,欺侮孤苦,以促其反醒,只是作者述事转换极为巧妙,让晋武帝不好就事发火。

3.以矛攻之

第三段作者以“圣朝以孝治天下”起头,举起晋武帝治国方略之大旗。既是逢迎,是颂赞,也是杀手锏,一下子抓住了晋武帝的“七寸”。然后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为证,对比自己“孤苦”之“特为尤甚”,当蒙矜育,巧言“悲情”。将晋武帝拉入不能不准的境地,李密在这用的就是“以子之予攻子之盾”术呀,如果晋武帝强行逼李密为官,或因为李密不为官而治他的罪,都会与治国纲领相悖,就是以己之予攻己之盾呀(读到此外的晋武帝一定心里很不痛快,捏着拳头真想捏掉李密这个小东西)。作者李密确实非常机智,照顾到晋武帝情绪,很快进行转弯:在声明自己“不矜名节”后,极尽煽情之能事,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和“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直陈“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之情,回应开篇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悲凉,张其“区区不能废远”之实情,突出家庭境况之悲苦。让晋武帝苦有言说,实在是高招。

4.以理化之

行文至第四段,本来言既至此,情之至矣,晋武帝应该已无话可话,不能不应允李密不仕的请求,“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之“真情”便可以直陈了。但李密仍然不轻易提出,而是再一次分析尽孝与尽忠之两全设想——先尽孝后尽忠,让晋武帝高高在上的皇威能够顺势而下,“矜悯愚诚”,不仅不至于难堪,还可以通过准允李密之不仕以彰显“圣朝”隆恩。这时候,道出真情,真可谓百密不疏。



除此之外,李密智慧行文的思路在情感开合、行文节奏和称呼用语上也有体现。

1.情感开合,强弱有致

全文以对祖母的孝情为主体,开合有致,何时打开,由行文需要决定。首段慢慢打开,呈上升趋势;当读者还沉浸在其悲情中时,作者来个戛然而止,把情感之门关上,另述一事。第二段描述到晋武帝的难堪时,又把孝情打开,虚晃一下关起来;第三段将晋武帝陷入不应允就违背治国之道的尴尬时,又将孝情打开……或许就是因为其孝情在文中各段不断的打开合拢吧,所以很多权威人物才会把本文当成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来读。

2.行文节奏,跃宕有致

文章节奏读起来时快时慢,首段慢节奏,逐渐加快;次段快节奏,慢慢变缓;第三段慢节奏开始,渐强之后又渐渐变弱;尾段先慢后紧。整篇行文节奏明显,时紧时松,错落有致,是表达情感的需要,更是调节晋武帝愤怒情绪,舒缓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的需要,其松紧快慢的和谐推进是作者李密严密思路和智慧思考的体现。

3.贵彼贱己,真假有形

文中“圣朝”、“陛下”、“沐浴清化”、“蒙国恩”、“宠命优渥”和“臣”、“伪朝”、“犬马”、“愚”等贵贱称谓,以及“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自损性自我表白和“愚诚”、“微志”、“侥幸”、“保卒”等虔诚的哀求词语,向晋武帝传达了对晋朝及晋武帝的敬畏和忠心,以消除晋武帝认为自己不忠的疑心,让晋武帝览之愉悦,动情开恩,网开一面。这个“假作真来真亦假”的忠心和敬畏到此时已是真假难辨了,不过作为新朝统治者的晋武帝是相当受用的。



三、由结果察其智慧行文之效果

李密的《陈情表》产生效果了,晋武帝不但没追求他辞不就职的责任,还赐女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古文观止》中有言:“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女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也许晋武帝确实是被李密浓浓的孝情感动了,但也许晋武帝也是源自理智,也明白李密的用智吧,只不过顺水推舟,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我更偏向于后一种理解,因为自古孝情深重之人比比皆是,但只有李密的孝情产生了免于治罪、加赐女婢的效果,原因就是其行文之智。

后来,晋武帝信守诺言,李密走上为官之道。《晋书.李密传》中有言:“后刘终,服阕,复以冼马征至洛”。

也许有人说,李密最终不是也没逃是给晋武帝为官效劳之运吗?是的,李密后来是为官了,因为本来李密本来也就不排斥为官,只是当时对晋及晋武帝不甚了解,不敢、不想也不能急于为官罢了。通过上表,又得到武帝的体恤之后,李密已经可以不再犹豫的为官了。



应该说李密在写作本文之前对晋武帝的心理是了然于胸的,是在知己知彼的运筹帷幄之后运笔写成《陈情表》的。我们姑且可以把《陈情表》看做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心理博弈,这样看的话,文章还真有了舌战群儒的聪慧和豪情,有了草船借箭的沉稳和冷峻,不信你试试。

再换一下思维,把《陈情表》放到时下,将其当一篇满分作文来教也未尝不可。大家知道,真情实感、情深意重是评价优秀作品的标杆,同样的,巧妙构思、智慧行文也是评价优秀作品的标尺,我们啧啧称赞的小小说不就是非常典型的智慧小文吗?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天天都在跟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之妙、结尾之巧、用语之精,教学《出师表》时,可不可以撇开“泪”的挥洒,将其当成一篇巧妙精当的满分作文来教呢?


    关注 两区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