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文化生命力考:存乎天地之间,生生不息

 

《茉莉花》这首歌,是中国文化史上难以复制的特例。文化历史上曾经有着数之不清的歌谣出现过,也同样泯灭在历史的潮



《茉莉花》这首歌,是中国文化史上难以复制的特例。

文化历史上曾经有着数之不清的歌谣出现过,也同样泯灭在历史的潮流中,以著名的四书五经为例,唯一失传于历史的就是专记音乐的《乐经》。受限于传播方式,记录方式等原因,歌曲存留更多的是依靠口口相传——而《茉莉花》,是中国古音乐流传至今而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独特个体,有着其文化意义上的必然性。

今天就让我们来考证回溯一番,这《茉莉花》悠久文化生命力的来源。





元曲为体,唐宋魂魄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发展的顶点,即便是后来的元曲,明清小说也难抵唐宋的光辉。而《茉莉花》这首歌的创作元素,恰恰是唐诗宋词的精华结合。

唐朝诗派主要分为田园诗派以及边塞诗派。田园诗派主张纵情山水,而边塞诗派则多马革裹尸;宋朝词人也分为豪放派以及婉约派,前有苏轼的大江东去,后有李清照的海棠依旧。



从《茉莉花》的歌词来看,它毫无疑问是婉约派和田园派的结合:当花鸟风月遇上了有心采而不敢独占其美的茉莉,就成了《茉莉花》的歌词。但从改编时全民抗战的历史背景来看,这又充满了豪放派和边塞诗派的味道:柔美的歌曲唱罢,便是前赴后继为国而战,死而后已的豪放与悲凉。这豪放与婉约,田园和边塞的结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差异美,引发无数遐想。



看似简单的歌词背后,《茉莉花》却是唐宋文化精髓的结合延续。元曲千首,而唯独茉莉传唱世界,是有着唐宋数不清的文坛巨匠所创造的历史底蕴作为支撑的。



平易近人,存乎人心音乐作为艺术表现形式,是受传播条件限制的:诸如乐器使用成本,演奏所用场地,表现所需人数,是否容易传承都是制约条件。诸如《高山流水》等名曲就需要名家多年进行专业的联系方能完美演绎;一口秦腔虽然苍凉质朴,但非关中方言不能传唱,诸如昆曲,越剧等近年式微也多和传播条件限制太大有关。

而《茉莉花》,真是太经典而又平易近人了。



张嘴不用任何乐器就能传唱,若是教给学生,往往十分钟便能唱的有模有样。这种平易近人的亲民音乐,又怎么会有传承断档之虞呢?

若是宋元有着版权保护体系,而那位创作《鲜花调》的无名氏又活到如今的话,其凭借一曲《鲜花调》的版税,大概就能再造一座华纳唱片吧。



存乎天地,生生不息中国古老智慧莫过于《易》,《易》也多以晦涩,充满哲学难懂著称。而《易》本身又是如何诠释自己的呢:生生不息之谓易。



文学上,有着重要的概念名为意象,这个概念也同样来自于《易经》的“观物取象”。融情于景也好,借物拟人也好,最重要的莫过于挑选合适的意象。但凡名篇,多有壮阔的意象:譬如长江是苏轼眼中的风流人物,月亮是李白眼中的至交故友。





而茉莉呢?它是自然,是一花一世界,是佛禅,是儒道。

茉莉花最初的文化生命力本身就来自于植物生命力——而植物生命力,则源自自然的生生不息。如这样的文化,生生不息又岂有会断绝的一天?



生命总会找到出路,生生不息是茉莉花强大文化生命力的核心。

可即便如此,对于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承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存乎天地,也存乎人心。如何将一颗有着无限可能的种子培育成一个充满盎然生机的世界,这又有着太多太多的学问。

篇幅所限,不能尽述,下周《“茉莉花”文化发展考》,我们再见。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