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记当年江苏的高考指标

 

江苏学霸虽多,在高考政策中却备受欺侮,这事自古而然。...



考试原本不是件坏事情。但在“一考定终生”的时代,高考却绷紧了家长们的心。

在今年的招生计划调整中,江苏省调出38000个名额,切下了全国计划中的一大块苦蛋糕。于是,江苏家长们不干了。教育公平的话题又一次被摊上桌面。

江苏学霸虽多,在高考政策中却备受欺侮。张猴来告诉你,这事自古而然。



在古代,没有985和211。古代的“高考”,不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而是“高等官员招聘考试”。

宋代的高考,在全国各府、州、军中举行的考试叫“解试”,解试合格的称为“举人”。只有成了举人,才能参加接下来的省试、殿试,做“高考状元”。

各地区主管考试的部门,通常都会控制好解试合格者的人数指标,即“解额”,亦即高考录取指标。确定这个数字,通常需要以上一届的考试情况作参考。一个地区,文化教育程度越高,录取指标就越多。

至于元、明以后的乡贡,在各地区选拔生员,主管考试的部门也会按照各地方人才之多寡确定“额”的数量。

当然,朝廷有时也会照顾落后地区。如,统一“扩招”,给合格率低的地区增多5个名额,给合格率相对较高的地区只增多2个名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如此,这也算在定额制的原则下,稍微照顾了地区之间的平衡。基本上,高考的录取指标,由该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下来决定。

从高考录取指标上看,在宋代,江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尚属中游,还比不上江西、福建等文化大省。而明代以后,随着经济日益发达,江苏地区的教育水平也蒸蒸日上。这里俨然成了“高考状元摇篮”。



根据网友提供的数据,明清历代的高考状元,属江苏籍的考生最多。

明清以后,江苏的考生大量增加,虽然考试成绩也不错,但是江苏地区的高考录取指标却依然限制得紧。

相比之下,京城一带的高考录取率则要高得多。

以明正统五年(1440)的高考为例,当时,顺天府的录取指标是80人,应天府的录取指标是100人,而全国其他地区的录取平均指标只有40-50人(《明会典》)。

高考的地域优惠政策,可以追溯到明初的“南北榜案”。1397年的丁丑科会试,因为被录取的五十一名进士全部是南方人,一度引起北方落第举人的哗然。中国的文脉一直在南方,这原本不奇怪,但是这个偶然事件的出现,催生了高考的南北分卷。

明朝的高考,按南北地区分配录取名额,使南北的高考录取成功率不至于差距太大。这也算是照顾了当时饱经战乱蹂躏的北方,简直是当时北方考生的福音~~

清代初期,高考录取分满、汉两榜,难度也不相同。这简直是当时满洲考生的福音~~

而作为“高考状元摇篮”的江苏,却从没有因为考试成绩好而获得更多的录取机会。



唐伯虎:“谁能比我惨!~~~~~~”

文徵明曾吐槽当时苏州地区的高考录取情况:一千五百名生员,三年之间只有五十人可以成为贡生或举人,考生难免“老思牗下,志业两负”(《三学上陆冢宰书》)。也就是说,当时的江苏考生在三年一次高考中只有3.3%的录取机会,这未免让人灰心。

面对令人沮丧的高考录取指标,也催生了异地高考的办法。清代大诗人赵翼本是江苏常州人,他投靠天津的亲戚,在顺天府参加了高考,终于也获得了个探花。

余英时先生认为,在15至16世纪,由于士人获得功名的机会越来越小,“弃儒就贾”成了江南士人的一大现象。士商互动下的苏州,“苏州市民包括商人在内确已发展了某种程度的公民意识”(《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向》)。



这种公民意识的生根发芽,让江苏人天然具有反抗恶政的权利。

最后,张猴来讲一个故事:



万历辛丑年间,有官员无理设税,苏州人一起抗议。有个叫葛成的人,“攘臂而起,手执蕉叶扇,一呼而千人响应”,后来还群殴打死了一个小吏。人们义声大振,追随抗议队伍的人越来越多。

当差的人大惊,说,要不我们出动部队吧。

太守说,不行,众怒难犯,这是抱薪救火。于是将无理设税的官员绳之以法,并安抚了群众,这才了事。


    关注 贪吃的张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