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四川】边塞诗中“常客”——羌笛

 

川越海峡...



专栏语
看山看水么看四川
四川到处么桃花源
……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四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风光绚丽多彩,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川越侠专门开设“魅力四川”栏目,为你介绍四川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趣事……告诉你,sichuan,more than pandas !

这期魅力四川,将为大家介绍的是↓↓↓↓
四川羌笛


羌笛也被称为羌管,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其表现力的最佳写照,故最适于独奏,也可为歌舞伴奏。

羌笛与笛有很大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故本四孔加以一"由此可以知道:羌笛在汉代就已经流传于甘肃、四川等地了,并且可以推之当时的羌笛是双管四孔羌笛。羌笛在唐时,是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经常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值得一提的是,羌笛并没有出现在唐代的"十部乐"中,可见,羌笛在唐时只是边塞中所见的乐器,并未正式进入唐代宫廷或军队,只是少数民族或是军队中的兵士所用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乐器。



羌笛之

历史

羌笛,传说是秦汉之际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发明,故名明羌笛。

唐代,王之焕在《凉州词》中曾留下这样的名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此诗中我们可以得知,羌笛早在唐代已广为流行了。

最初的羌笛是用鸟腿骨或羊腿骨制成,有两种用途,既是吹奏的乐器,又是策马的马鞭,故又名“马鞭”或“吹鞭”。在西汉以前,羌笛只有四个音孔,到公元前1世纪,经过京房(公元前77年枣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音孔,才有了五个音孔。关于羌笛的演变过程,后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有这样的记述:
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
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
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当鞭便易持。
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
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
当今流行在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音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状如方筷,长约15~20厘米,有小指般粗细,笛之两管并列,以细线捆扎,竹簧插入两管之一端,竖吹。一般都是独奏,羌族人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不断地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而婉转,是抒情达意的自娱性乐器。
羌笛之

制作

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生长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终身全长13 ~19 厘米,管口直径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装有4 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约3 厘米处,用刀切开一薄片作为簧片。



制作羌笛一般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有度、质地坚韧、纤维细密、不易开裂的箭竹,并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及筒管大小测定音准,孔距必须精确相等,否则音准不一。


羌笛之

演奏

吹奏羌笛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甚至整个一首曲调,技巧性要求很高。另外,羌笛的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音域c1—c2。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凉之感。 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想曲》、《莎郎曲》等。



羌笛之

传承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越侠诚邀您
到四川听羌笛
有朋友在问了,在哪儿可以看羌笛音乐表演呢?
“川越侠”来告诉您~
地点:四川理县羌族 桃坪羌寨




资料综合四川文化、图片来源于网络
觉得不错,在下方给小编点个↓↓↓


    关注 川越海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