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观《从前慢》中的时间哲思

 

木心的《从前慢》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的哲思,诗人以一系列“快”的意象巧妙地表现出了“慢”的主题,深刻地呈现出时间的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映照出诗人在时间迷局中的思考与希冀。...

细观《从前慢》中的时间哲思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13级  齐笑楠
木心,一位真正做到“诗意地栖居”的诗人。他的诗与生活融为一体,却又包含着显现自身风格的独特意趣,兼具疏远的、对人生的哲思。其诗歌集《云雀叫了一整天》中的一首《从前慢》,既巧妙而又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思考。

 
一、时间意象的“快”与“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诗歌首句,“早先少年时”是一种过去时,而它却也不是静止的,仍有着时间的变化——是儿时在乌镇肆意笑闹的时光,还是读书时的记忆,我们不得而知。总之,在这段变化着的过往时光中,人们的状态是“诚诚恳恳”的,这是一段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因素。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此句虽只有寥寥数语,画面感却扑面而来,带着质朴的清香。清早的街上没有行人,这也意味着没有匆匆的步伐,步伐是快的,反之,没有步伐的长街就更有一种悠远绵长之感。“火车站”送往迎来,列车疾驰而过,本来代表着一种“快”的意象,但在长街的黑暗和豆浆热气的笼罩下,它的形象变得模糊了,在雾霭朦胧中,它被剥离了人声嘈杂,而变得闲适缓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昼夜轮转,日色是最寻常的“时间概念”,很轻易就能被人所感知;车与马都有前进、追赶、到达的意味,它体现着时间的流动和渐进;而邮件除了“发出”和“送达”的最浅显一层含义之外,还有更深层的精神上的期许——邮件是寄给谁,又期望那个人看过后做出什么回应等等。以上出现的日色、车马、邮件这些意象本来都象征着“快”,它们都是行动中的事物,但是木心在这些意象后都加了“慢”字,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从身后拖拽住了这些意象一样。如此,本来短暂迅速的人生一下子产生一种凝固感,又仿佛被那双手拉长,这都源于一个理由:一生的时间太短暂,因此要放慢速度,来爱那一个人。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即使这些时光都被拉扯住了,却仍短暂得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锁”和“钥匙”这两个意象有着相反的含义:锁是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事物,上一把锁,就有一种凝固的概念蕴藏其中。而钥匙则相当于一个开启尘封事物的密码,它与锁一体勾连,却象征着主动、新生,一种自由的选择权。然而此处木心却跳脱于诗歌之外写道:“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显然,他追寻的是锁所代表的“凝固”这一含义。

时间总带着不可名状的神秘,但它是可以被表现的。用几个代表“快”的意象,来衬托和表现“慢”的主题,可谓别出心裁,又生动流畅。他仿佛信手拈来,展现出的又是字字珠玑。诗句中对时间的“雕琢”,看似思维跳跃又不经意,实则句句都蕴含着深意,使诗歌的表现形式与内在意蕴浑然一体,不分彼此,因而更显得朴实动人。

读诗是需要花时间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首诗就是一段时间。《从前慢》的主题是“慢”,有一种放慢脚步,细致地遍观人生美景,同时赏味旧时美好的期冀。而读这首诗的时间,人们将思绪沉入其中体会出不同的感悟,这就恰好触到了木心始终追求的“在艺术的国度流浪”的境界之边缘。时间就此被无限延长,人们在精神领域中可以看到许多新鲜的东西,在过去、现在或是未来中随意游走,达到某种凝固的状态,因此,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了漫长的时间,这不正是与“慢”这个主题相契合吗?
二、时间内涵的短暂与永恒


 

木心在这首诗中营造了一个独立于现实之外的世界:虽然火车站、豆浆小店、车马邮件等等都使人感觉无比贴近现实,但由于时间的缓慢,这个世界更像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事实上,这只是站在现实世界中的人的回忆。“从前”,代表着已经逝去的短暂存在,但脑海中的记忆却可以时时浮现,因而这一存在便具有了永恒的性质。

木心在诗中所提到的一切快的事物,从整体来看,都代表着人生。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木心其人对于时代有一种天生的悲观因素,正因悲观,于是他能写出自己的文字,形成自己的风格与表现自己的思考,独自在艺术中流亡。因此在他的笔下,人生是短暂的,每一个事物的存在都是短暂的,但他又有作为人对于时间的留恋,所以他让从前都变得慢,这实则是对时间的无言挽留。

“慢”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即使它可能是现实所无法达到的。时代的发展总是十分迅速,一个人,一个渺小的人在时间洪流面前总显得微不足道。“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变成一种奢望。尤其在信息时代,车只有代步的作用,沿途赏景已经成为兴之所至时的偶然行为;马只是囿于饲养场内,再难出现在常人视野中;邮件和锁大都被电子智能所取代,在予人便捷的同时,也淡化了某种诚挚朴实的心意。所以木心想给这种爱——不仅指爱情——上一把理想中的锁,他想让人生的诸多感情如同清早的长街,在黑暗下仿佛永远走不到头;他也想摆出列车刚到站的姿态,在出站时闻到了豆浆的香气,一日之计才刚刚开始;他更想把时间的钥匙紧紧掌握,开锁或是不开,选择权都在自己。也或许,他还相信世上存在永恒的爱,所以他情愿在凝固的时间中去证明这种爱。但希冀毕竟是希冀,时间有其自身的轨迹,变慢的只能是自己,而非时间。对于注定迎向死亡的世人而言,时间神秘又残缺,人们又因这种残缺,更加努力地去追寻永恒,以填补这个永远存在的残缺。

时间的内涵是永恒的,又是短暂的,二者看似矛盾,却又含有辩证的关系。正如照相机所记录的画面一样,美丽的瞬间转瞬即逝,却在被镜头捕捉过后,得以被更多的人所发现,所铭记,这便将短暂变为了永恒。所以在木心的诗中,我们能够看到变慢的日色、马、车、邮件,这些注定会在某一天被时间淹没的事物之瞬间被有心者铭记,便也能够找寻到各自永恒的栖居之地。
三、时间迷局中的思考与希冀


 

歌德在《浮士德》最后部分的感叹道:“你真美啊,请停一停!”浮士德走马观花般体会过人生诸多诱惑,在看到自己心中真正的美景后,满足地倒地而逝。毫无疑问,这算一个大团圆结局,即使他踏入了魔鬼的圈套。而与《浮士德》有异曲同工之妙,木心灌注于此诗中的感情,那一个“慢”字的重复出现,也正是出于对美的追求与赞颂,以及一种站在时间棋局中的反思。

第一段“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很明确地点出了出现于诗中的美即是“诚诚恳恳”。诚恳是一种不论时间和不分国界的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所感到舒适的品质。但这种品质仍会受到大时代语境的影响,物质不那么发达时,人们诚诚恳恳,生活处处展现着人性之美;生活水平提高时,人与人却隔着屏幕、网线沟通,心理距离不断拉大,那种“诚诚恳恳”的美也已逐渐退隐在时代的幕布之后。可以看出,木心是怀着一种追忆的心态来描写这种朴素之美的。有着画家双重身份的木心没有浓墨重彩地勾勒“从前”的具体形象,只是简单几笔写了一个日常生活最常见的小场景,但就是如此,也足以使小诗呈现出十分饱满的画面感。这个画面泛着泥土的黄,却透出其特有的质朴清香。而正因为它是美的,所以木心让诗中的时间为它停留,一切流逝都变得慢,美的感觉便能久久在人心间停驻。时间的流逝本不为万物左右,这是人人都有的认知。但却仍有人愿以自己的心灵力量使它在精神层面的世界变慢,打破既定规律,只为了留住美的感受,这正是对爱与美的最高程度的赞颂。诗外的人或许早已在感受过这种美之后把它遗忘,但当思绪浸入诗中时,仍然能被唤起心灵深处对于美的认知,如此,诗人也达到了他的目的。

同时,木心在诗中所写所想无一不是“从前”,但其观照的,却都是现实和未来。著名导演伍迪·艾伦有一部充满怀旧情绪的电影,名叫《午夜巴黎》。主人公意外回到20世纪的巴黎,那个他梦想中的黄金时代,并与海明威等名家对话。他又与那个时代的名媛一起回到19世纪90年代,那又是活在20世纪法国人心中的黄金时代。对于主人公而言,19世纪是最好的年代,而对名媛而言,那不过是她“乏味的现实”。这种有趣的关系不由令人沉思。

古与今从来都是作为一对反义词同时出现,“古”却也总能给予“今”许多启示。从前的诚恳对照现实的虚伪,从前长街的安宁静谧变成如今人群的熙熙攘攘,从前的木质矮房变作随处可见的广厦高楼。时代更替的进程中总有时间的足迹,得到什么的同时也将失去什么,总是没有最好的黄金时代。《从前慢》仿佛是木心在时间迷局中的真实写照,他无法回答什么问题——我想没有人能够真正参透这一点——而只是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希冀。

过往的美好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时间之河从古流至今,在见证了许多事物的兴衰沉浮之后,其裹挟的泥沙也予人以太多反思:我们的人生已经变成什么样?以后又将变成什么样?或许这当真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只能被不断地推翻又重建。但无法辩驳之处在于,时间确实给人以反思,它使人热爱过去,也能够正视当下,甚至展眼未来。

木心在《从前慢》的怀旧情绪中唤起沉默已久的爱与美,可谓形神皆备。而其中所包含的关于时间之哲思,也同样值得人深深品味。

原载《名作欣赏》中旬刊2016年5月号
 
从前慢

作者: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关注 文学守夜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