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一】听说现在申请MIT看脸?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我知道你是看封面戳进来的但是以为MIT真的看脸?学长告诉你,实力才是关键。学科部举办的学长...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我知道你是看封面戳进来的

但是以为MIT真的看脸?

学长告诉你,实力才是关键。


学科部举办的学长学姐经验交流会就要来辣!

周六晚上18:30出国交流会
周日晚上18:30考研工作交流会


各路大神齐聚仙二122来分享他们的经验

为了给经验交流会做一点线上的补充
我们专门采访了学长学姐们

还不一睹为快?


还记得上学期宝钢特奖得主杜立吗?

没错,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杜立学长来和我们面对面交谈。
个人介绍

学妹

学长,你当时申请MIT的过程是怎么样?或者说有哪些经历吧?

我从大三暑假开始介绍吧。大三暑假我去UCLA参加了暑期科研,其实在这段经历之前我从没有对申请美国的顶尖名校抱有太大希望,但UCLA的交换经历对我的申请规划产生了很大影响。我记得在一次与导师的谈话中,我提到申请名校太难了,计划只申请其中的两所。我导师很惊讶地说:“为什么?你的指标很好,你一定要把它们全申一遍。”而我在大四时又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宝钢奖学金,这些经历让我开始觉得在本科生中我的实力或许还是可以的。

我申请的学校并不算太多,总共就10所,包括七所比较有名的学校和三所保底校。这七个名校是MIT、UC Berkeley、斯坦福、加州理工、普林斯顿、哈佛和耶鲁,保底校是UCLA、UIUC和西北。最后,我很扎实地拿到了三所保底校的offer。而七个名校的申请情况是:在wait list中挣扎了一个月后,我拿到了MIT的offer;UC Berkeley的申请被我withdraw了;而其余学校都发了拒信。因此,我认为能否在申请季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是很重要的。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我们既要有勇气冲击自己力所能及的名校,又不应该好高骛远,要扎扎实实地申请适合自己的保底校,这样才能在申请季获得比较好的结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自己的申请处于“可控”的状态。在大四时我也看到一些同学申请的学校不是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差过于悬殊,就是象征性地申请了几所保底校,最后就会出现名校一所都没申请上,而保底校又不想去的尴尬结果。

至于MIT,我很乐意与你们分享申请这所学校的经历。我申请的是MIT的物理系。实际上我觉得MIT的申请材料是我写得最好的,再加上他们的系统允许我在提交申请后更新材料,所以我在一、二月份的时候我还能够不断地跟进自己的最新进展。

我先说说MIT物理系的招生制度吧。在申请时,我们需要按优先级填写三个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我的前两个志愿分别是Condensed-matter Experiment (CME)和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AMO)。除此以外的常见研究方向还有Condensed-matter Theory (CMT), High Energy Physics Theory (HEP-Th), High Energy Experiment (HEP-Ex)等等。后来我才知道,MIT物理系的每一个研究方向都有一个独立的招生委员会(committee),而我们的材料是被分配到具体某一研究方向的committee里面审核的。

在一月份,我收到了一位CME方向的老师的面试通知。在申请材料中,我并未提及对他的研究感兴趣,而他也反复强调这次面试只是committee招生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并非是他自己的实验室想招收学生。那是我第一次进行Skype面试,感觉不是很好。我在事后觉得有许多原本应该说的东西没有说。最后,我在2月上旬的时候收到了MIT的wait list通知。

我这里想特别说明一下wait list这种状态。考虑到在拿到offer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会放弃offer而选择其他的学校,为了保证学生数量不会太少,许多大学在招生时都会发wait list。而如果你被放在了wait list中,说明你的材料是达到了他们的招生标准的。大多数学校PhD wait list的复活几率也是比较高的。但据我一些MIT的朋友告诉我,MIT物理每年发的offer数量会比他们实际招生数多出20%到30%。只有当这20%到30%的人全部选择放弃MIT的offer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启用wait list——这种情况在近两三年从来没有发生过。当得知这一消息时我特别失望,几乎已经放弃MIT准备去西北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三月初的时候,我收到了AMO方向的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邮件。他告诉我他们准备搭建一个新的实验室,做镧系元素的冷原子实验,所以打算再多招1~2个学生。我们之后又进行了一场Skype面试。有了第一次面试的经验,我这次面试就顺利些了。但与第一次面试不同的是,这一次面试他问了一些比较难的专业问题,幸好我应付得还算可以。在面试结束的几个小时后,我在凌晨四点多收到了他们的两封邮件,告诉我已经被MIT录取了。

事后一些其他学校的同学告诉我,有几位科大的同学很早就知道他们实验室今年要招学生,所以费了一些功夫想去波士顿当面套磁;还有一位美国本土的学生,在Harvard做过暑期科研,有非常牛的推荐信,然而他GRE Sub只考了550分。这些同学他都没有理会,而最后选择了我,这让我挺受宠若惊的(笑),大概是我申请材料的某些细微的地方吸引了他吧。



杜立
学妹

所以写申请材料还是特别重要。

其实我后来读了他的传记,发现他从小喜欢研究电路之类的,而我在申请材料中也提到了我小时候类似的兴趣,这有可能让他产生了共鸣吧,这些都很难说(笑)。但确实AMO实验中设计电路啊等等的动手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的。



杜立
学妹

你申请这么好,之前肯定有很好的基础,科研可能做得很好,具备了哪样的能力才会被录取,就是能不能讲一下你之前的学习,还有怎样选择你的方向,怎样选择你的导师?

我的申请也谈不上特别好,也有运气的助推吧。对于你谈到如何选择方向的问题,我想起UCLA的老师经常与我说的一句话: ”Direc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peed.”

我认为对于一个本科生而言,利用本科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探索不同的方向,发现自己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我UCLA的导师经常告诉我,他在上世纪60年代年到90年代一直是研究量子多体问题和复杂流体的。直到1990年,他才意识到他做的理论可以被应用到生物上,于是他将他全部的研究转向了病毒学。在2000年的时候,他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实验研究,此时他已经60岁了。我在UCLA还遇到了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在本科、博士期间,甚至当了教授以后,仍然不断地在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样的研究。正是对这些问题的自由思考,才让他们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这些老师的科学精神到现在都很深地感染着我。

我本科科研的三条线还是很清晰的:我分别在王思慧老师的NYPT,胡小鹏老师的激光组和UCLA的Prof. William Gelbart组做过科研。对于每一段科研经历,我都坚持到了最后,也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所以我最后申请时的三份推荐信让谁来写也是比较清楚的(笑)。

我认为对于申请学校而言,发表文章固然很重要。如果有非常好的文章,那么许多名校都会对你敞开大门。但也许是我性格比较随意吧,我更享受的是做研究、写文章到顺利投稿的过程。如果导师没有提为我发文章的事情,我也不会去强求,我不是很在乎这些事。而对于一些已经发表的工作,大多数也是水到渠成吧。



杜立
学妹

就是他们更看重能力,是吗?

不得不说要申名校的话,量化硬指标还是重要的。在现在的人才评价体系中,数paper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量化评价方式。如果你的paper数量和质量拼不过别人,很多学校自然会选择那些高质量paper发表得多的学生。另外,申请PhD时,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竞争对手是硕士生,他们可能已经有很多paper了。所以我只能说,名校的PhD申请是很激烈的。如果真的很想上顶尖名校的话,有些东西或许还是可以争取一下。我认识一些申请到名校的同学,手里不是有一大堆paper,就是有几篇重量级的,有的甚至反过来催着导师发paper。所以名校对于这些同学而言,可能就是唾手可得的了。但我仍然认为,和paper比起来,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经历中得到的锻炼,包括看待问题的方式,对整个领域的宏观理解,写作和presentation能力等。我也始终认为,只要认真坚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多或少肯定会有。



杜立
学妹

还有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选择出国这条路而不是国内保研、工作?

我认为这归根结底是在问我:“你想要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凡是对出国还是留在国内感到迷茫的同学,也都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方式。

对于出国还是在国内读研的问题,从刚进入大学起,我的目标就是出国读物理,因为我很喜欢物理。在而后的经历中,我更加觉得在国外做科研的感觉是非常好的。吸引我出国的并不是国外的实验室有多先进,而是国外的科学精神。我曾经在国外遇到一位92岁的老教授亲自跑到办公室和学生讨论matlab程序的算法该怎么设计;我还遇到一位教授,因为本科期间母亲患癌症去世,所以将母亲的死亡证明挂在办公室里,激励自己从事肿瘤探测的研究。就像李政道说过的,科学研究是及其依赖于师徒制的。我觉得,一个科学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导师与学生日积月累的交流一点点完成的。而在国外,我似乎更能够获得这种愉悦的、富有启发性的交流,这也坚定了我出国信念吧。

而对于工作这条路,我认为这与我这种理想主义的个性不是特别符合,所以我目前也没有过多关注过。但现在毕竟教职越来越难找,所以不排除我博士毕业后会去工作。我想顺便说一下,我认为出国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这些海外背景对今后找工作应该也有很大的帮助吧。



杜立
学妹

恩,最后一个小问题就是申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还是先想好出国要做什么。要读PhD还是Master,是继续研究物理,还是转去研究材料、电子、机械工程、化学等,还是转去读金融、计算机?这与你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关。

另外我觉得就是标准化考试的问题。托福、GRE、GRE Sub不能考得太晚;太早考也没有意义,很浪费时间,不如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经过这次申请,我觉得对于PhD而言,语言成绩或许不是那么重要。我个人认为托福能上100,最好高于105,口语高一些;GRE Verbal上150,GRE作文上3.5就基本够了。当然,分数还是越高越好啦,但我自己的英语考试就并不十分出彩(笑)。如果要申请物理专业的话,GRE Sub是必须要考的,而且最好要考到满分990。因为Sub在中国一年只有一次机会,而且除了时间紧以外不是特别难,所以我推荐大家在大三上半学期就可以去先考一次,大四上再考一次。



杜立
采访之前,学长已经忙了一天的NYPT比赛,即使已经很累了,但学长还是和我们开心地交谈。在交流的过程中,学长的谦逊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原来学长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高冷,幽默风趣的交谈、自谦的态度让我们不禁感叹:学长不仅科研做得好、颜值高,聊起天来也是谈笑风生(滑稽脸)

想勾搭学长吗?那就来交流会吧!

更多专访敬请期待NJUPHY推送

采访人员:王也 程志杰 董浩


    关注 NJUPHY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