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 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去学习数学?

 

四合上院教育馆,是融聚社区教育与时代教育集团联手打造的基于社区的教育体验馆,意在让我们的孩子足不出社区就可享受国际化的高质量教育。...







分类——是将事物按照其共同特征分组


是孩子组织其生活的一种方式,例如:区分他们自己的玩具和别人的玩具,好吃的东西和不好吃的东西,玩具娃娃的衣服和真正的衣服。

他们通过观察物体、时间、任务和想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来构造规则,建立联系。孩子可能会以常规的方式给事物分类(比如:大和小),也可能会以他们令人惊奇的想象来进行分类(比如:“叮当响的”和“梆梆响的”)。

关注孩子如何分类能更好的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但是“分类”一向是令老师十分头疼的教学内容,老师时常准备一大堆教具并讲得口干舌燥,幼儿还是不能理解、掌握。有些家长也想教自己的孩子学习分类,可小孩子生来好动,就是不配合,弄得家长灰心丧气。如果不理解孩子的,甚至还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笨得很,哪些东西一样,哪些东西不一样都不认得!其实不然,不是孩子笨,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合适的教育机会去引导孩子!

如果将分类与生活情景相结合,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孩子大多是热心的家务小帮手,何不趁此让孩子学点数学呢?

让小一些的孩子帮忙把一样的袜子放在一起,把书放在木架子上,把杂志放进塑料箱子里……

大点的孩子,我们可以鼓励他把家中各种废弃的瓶子、包装盒等收集起来,在收集物品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这个是蓝色的”,“这个是瓷的”,“这个是葫芦形的”。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瓶子从瓶子的材料、作用、颜色、高矮、瓶口的形状等,或者进行垃圾分类,那些是有害的、不可回收的、可回收再利用的等等生活中可以慢慢的引导孩子有一定的分类意识。

这与传统数学“为分类而分类”的效果完全不同,孩子在游戏般的情景中把家收拾得整整齐齐,还不断地“演绎”着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在比较中学会了分类。
厨房也是向孩子展示复杂数学概念的好场地。

做饭的时候让孩子帮你把食物按类型、颜色或大小分类;或者帮助父母摆碗筷,这些都很好的锻炼了孩子的分类能力,是孩子今后学习数学时必须掌握的非常有用的技能。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在整理房间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玩找一找游戏。例如:家长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我有个红色的、会发出声响的东西找不到了,你能帮我找到吗?”或者在一群类似的布娃娃中让孩子帮你选择一个“穿粉色裙子,红色鞋子”的布娃娃。

这种找一找游戏需要在脑中保持一个以上的意象,有助于训练孩子的短时记忆力,另外也可以通过这种游戏,让年龄较大的幼儿通过两个或更多的特征来定义一个物体并进行分类。
例如:在整理纽扣的时候,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纽扣、颜色相同形状不同的纽扣、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纽扣,让孩子根据不同的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由于发展水平不同,有的孩子能将纽扣牌按照一种特性(尺寸或颜色)分类,有的孩子能按照两种特性(尺寸和颜色)分类,而有的孩子还不会分类。


孩子的世界是孩子自己去探讨发现的,他自己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总之,教孩子学习,特别是学前的孩子,并非像小学生一样,一板一眼的坐好,才可以开始教,对于学前孩子的教育,其实是非常灵活多变的,随着教学地点的不同,涉猎知识的不同,家长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在厨房里切面包的时候,如果想让孩子对数产生基本的概念,就可以问问孩子,是想切成两份呢,还是三份或四份;想让孩子了解基本的平面图形,就可以询问孩子是切成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是长方形的?

在家庭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在生活环境中捕捉数学信息引起孩子的注意,丰富孩子的数学知识;注意引导孩子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帮助孩子“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挥动双手”学习,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孩子就一定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分类知识小贴士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孩子:

1、探索并描述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和属性;

2、区分并描述形状;

3、分类与配对;

4、以多种方式使用并描述事物;

5、同时掌握一种以上特性;

6、区别“部分”和“整体”;

7、描述某事物不具备的特性或不属于哪种类别等几个方面学习分类。

(前四种在较小的孩子身上很容易观察到,而另外三种则包含了一种逻辑思维,这种逻辑思维在年龄较大的孩子身上才开始发展。)





校区地址:北京西城区四合上院小区西门南侧底商102伊莱英语
联系电话:010-63042561


    关注 Elib四合上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