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舌尖》香菇匠人:寻美食,我们是认真的

 

本次寻橙记告一段落,和老宋告别之时那一瞬间,内心貌似万马奔腾,灰常的的不舍,当场发下狠话,泄滩俺还要回来的,...





本次寻橙记暂告一段落,和老宋告别之时那一瞬间,内心貌似万马奔腾,灰常的不舍...俺暗自发下狠话,泄滩-牛口村,俺很快还是要回来的,待夏橙果香飘散之时,俺会带上一大帮吃货再度杀回,让大伙亲身体验一下这里绝有的风水人情,哈哈!





从老宋家出来,江上水汽笼罩,俺坐在牛口村的临时码头,这一等又是两个多小时。终于盼来了一叶渔船小舟,向船主一打听,是去到巴东方向的,也罢,不管了,先上船再说。随后,近一小时的漂流,我们到了宜昌-恩施交界处的巴东。



下船后,沿着江畔的山城小镇一路向上打听,然后直奔车站,赶上巴东-神农架的最后一趟班车。



从巴东上车后,这一路又是几个小时的车程,其中三四趟各种转车俺就懒得说了,天黑时算是赶到了神农架的松柏镇。当地的好友在车站等候了多时。一顿周折后实在是没气力动弹了,填饱好肚子,俺倒下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就被当地朋友扒拉了起来,在神农架林区转了一圈,整个林区都是仙气笼罩,遮天蔽日。俺已经到访神农架多次,每次都木有探到野人踪迹不说,回到宁波,自己都快成野人了...







过了午后,俺又从松柏坐车,直奔房县。到房县已快天黑,与三年前到访相比,这个大山环抱中的小县城几乎没什么变化,但作为武当山与神农架交汇之地,房县的夜景也是相当迷人的,而在周围起伏的群山轮廓的相衬下,这县城的繁华似乎又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第二天一早,坐上县城的小巴车,俺辗转去到房县辖区的青峰镇。因为从镇里到香菇老爷子所在村庄还没有通车,俺只能像上次一样,租了几辆双轮摩托车,一路狂飙,走了半小时公路,便开始进入了山路,摩托车在贴着悬崖边上的羊肠小道上继续前行。



几十公里的泥泞山路,坑坑洼洼,很少见到有旁人走过的痕迹,像这种人走上去都会容易踩空的鬼门道,摩托车司机愣是左虚右晃的爬行了两个多小时,俺不得不佩服,这确实是个实打实的技术活。





走到剩下的七八里路,俺和师傅们一路走走停停,推推扛扛,老师傅们也从没遇到过这种阵仗,最后也还是快被这奇葩路况给整哭了,实在是前进不了,只能将这悍马停在了山脚下的村口,不想再走了。俺也只能徒步继续向前开路了。





然后,我们一路披荆斩棘,你所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像不像带着城里媳妇儿回深山老家见爹娘?





大约步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终于又一次见到了那幢破旧青砖瓦房。老人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从堂屋里迎了出来,搬凳子、倒茶水。



坐在房前的空地上,我和老人开始拉着家常。环顾四周,外围山体的景致依旧的熟悉,被群山包围下的空气清新如昔。





还有这只在《舌尖上的中国》露过脸的明星小狗,也出来在俺的脚下亲密的挨了几下。转眼三年,当年帅气的小狗也已经显得有点老态龙钟了。



走进内屋,老人的家当和三年前的印象没有丝毫的改变,依旧的简陋,破旧,那台老式的电视机仍然是老人家唯一的家用电器。



这是老人家的厨房,还有被熏得黑黑的吊壶,是用来烧水泡茶的。





屋外的那间原来的香菇烤房,自从三年前被舌尖中国的记者不小心烧掉后,现在改成了猪圈,养了头二师兄。



门口晒的是采摘下不久还没有干透的香菇,老人说,这些是接近尾声的菇料,品质不是很好,留着自己吃。





虽然早已过了午饭的点,老人说啥也要给我们做顿便饭,说着就起身到屋后的菜园子里,拔些青菜。





菜园子在瓦房右侧的一个山洼里,几分钟的步行。跨过一条从山顶流下来的泉水汇成的小溪,水非常的清澈,俺还特意趴着尝了几口,很是甘甜。刚拔来的菜叶就直接在这小溪里清洗了。



你瞧这菜叶,看看与从菜场里买的有啥不一样?



开始忙活灶头上的事了。和我一起过来的美女小芳同学,立马就充当起好媳妇儿的角色,帮着洗菜,生火,刷碗...手脚利索,贤惠得不要不要的,这俺得好好表扬一下。





一会儿,菜上桌了。老人一直很客气的讲,山里没什么好招待,粗茶淡饭,不要介意,还一个劲的为我倒酒。此时,让俺又忽然想起第一次拜访时,老人拿出背上十几里山路才拿到家的啤酒,不变的情景,心底很是感触。





面对老人朴实的笑容和眼前家徒四壁的情景,实在盛情难却,俺有点喝多了。

喝酒时和老人聊了很多,相比三年前那一次匆忙的探访,今天更加清晰的了解到老人的真实生活状况,我的内心无法平静。



老人名叫饶常清,相信看过《舌尖上的中国》都会有深刻的映象。



年过七旬的饶长清老人,一辈子住在大山里,靠卖香菇为生,年轻时曾当过生产队的书记,育有5个孩子,现在都在外地打工或安家了,基本也很少回来。

老人的腿患有骨质增生,而老伴儿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因为老人坚持用原始的方法种植香菇,大山里的交通不便,很少有外人到访,如果不是《舌尖上的中国》报道,我也不知老人的存在。



我探访过《舌尖上的中国》里的许多美食背后的生产者,那些主人公经过节目爆光后,无一例外,都出名了,他们也因此改变了命运。例如:云南大理诺邓村的老黄,《舌尖》里播放过他制作正宗的诺邓火腿,前年我去诺邓村探访后发现,整个诺邓村现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不但老黄家开了餐厅、旅馆还有火腿加工厂,就连其它村民开办的火腿厂和餐厅也同样生意火爆,甚至银行信用卡的广告都进入了。因为供不应求,有些村民甚至从外地买来火腿挂在家里,充当诺邓火腿高价卖给游客。



而饶常清老人又为何依旧一贫如洗呢?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我以我到访的所见所闻,表达一下个人观点,可能不完全正确,也希望大家能一起参与积极讨论(看完后,可点击文章底部链接,进入微社区讨论):

其一,我觉得,面对大棚香菇满天飞现状的今天,老人一直坚持用原始方法种植半野生香菇,这个不就是现代社会正缺少的匠人精神吗?

《舌尖》里所说的野生小花菇其实就是这种,业内称之为椴木香菇,就是人工在木头上点上菌种,扔到野外自然生长的。这种自然长成的香菇,生长环境和周期,能够比大棚袋料种植方式出产的香菇要好吃很多,而且也不需注激素类营养液,但是长相难看,品相不整齐,不被市场接受。近8个月生长周期,还得靠天吃饭,因此产量极低。









其二、消费市场都在追求价廉物美,要好看,要便宜,而贩子上门收货也是死命压价,根本卖不起价钱,基本上现在也没多少人愿意干椴木香菇这一本行了,都转向大棚袋料菇种植。

但另一方面,市场上以袋料香菇充当椴木香菇销售的无计其数,假椴木香菇遍地开花,也直接影响了真正椴木香菇的声誉,以及消费者的信任,使其价值无法体现。





其三、老人家地处深山腹地,此地交通非常不便,而老人年过七旬,又患有骨质增生,家里也没有任何其他劳动力做支撑,老两口都干不动了,即使还在种植,也形成不了产业。据老人讲,这几年里也有不少人去拜访过他,了解情况后,可能是觉得商业开发利益不大,也就没再来了。



另外:我还发现一个现象,老人出名了,自己没富裕,却带动他周边种植大棚香菇的产业,整个房县都打着他的牌子,山脚下的村子里就有几家香菇大棚。



我把身上仅剩的800元现金塞给了老人,虽然改变不了什么,也只能略表心声了。下山离开之时,俺也向老人表示,以后,只要心存余力,两夫妻每年种收的椴木香菇,我一定会加价全部收购。我也仅能用我的微薄之力来尽量留住这点稀缺而奢侈的匠人情怀,不想让他们在当下“价廉物美”的价值观中无声的淹没消失。





回头看到两位老人相送的身影,心底有说不出的滋味。此时此刻,虽然深知接下来脚底的下山路的艰难,但似乎更坚定了我一直不曾被改变的信念...虽任重而道远,不忘初心则已!



点击此处,可进入微社区进行话题讨论:如何留住濒临灭绝的“中国食品匠人情怀”。


    关注 美食江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