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y》读后:兴趣和天职

 

【阅读|教育】这部书看似一碗"成功学"的心灵鸡汤,实际上有着非常深刻的见地,内容和叙述也很精彩,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罗伯特·格林,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和演说家。他出生于洛杉矶,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曾任著名杂志《纽约客》的编辑和自由撰稿人。他精通多国语言,曾旅居世界各地,见多识广。

《Mastery》是罗伯特·格林2012年的一部作品。1998年,格林推出《权力的48条法则》一书,一经出版便风行世界,被翻译为17种语言,为全球畅销书,被美国《财富》杂志推荐为“75本最使人睿智的必读书”之一。2001年,格林的第二本书《诱惑的艺术》出版。这是一本详细记录历史上最伟大诱惑者智慧的书。2006年1月,此系列第三本书《战争的33条战略》问世,此书通过历史上生动的军事战争谋略给世人提供生活中实用的战略智慧。

在撰写前几部书时,格林对历史上各个领域内卓有成就的"大师"进行了研究,试图发现他们在其专门领域登上巅峰的共同规律。《Mastery》一书就是格林此项研究的结论。这部书看似一碗"成功学"的心灵鸡汤,实际上有着非常深刻的见地,内容和叙述也很精彩,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由于本书还没有中文版,时间限制,引述部分用英文,下面附上简单的中文介绍。

达 尔 文 的 故 事
作为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和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小时候并不聪明,早年学业遭遇了很多坎坷波折,看不出日后会有什么非凡成就。作者格林在书中分析了达尔文的独特之处(下面中文部分引自网上资料):

达尔文从小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遵从父旨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和“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科学方面的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兴趣。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1831年,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计划进行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舰上需要一名博物学家,负责采集途径各地的动植物标本和化石。22岁的达尔文刚从剑桥大学毕业,就在老师推荐后,欣然接受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小猎犬号”进行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途中,达尔文考察过火山,经历过地震,并采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沿途所见各种现象让达尔文逐渐萌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并最终促使他写出了《物种起源》。



作者指出,达尔文(以及其他历史上的大师们)早年的兴趣,以及以兴趣和天分为导向的工作,是他们成功的核心所在。格林特别强调,这种内在的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和后天人为发展出来的兴趣不同,属于天生且很难改变的一种个人特质。在书中,格林总结道: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is story are repeated in the lives of all of the great Masters in history: a youthful passion or predilection, a chance encounter that allows them to discover how to apply it, an apprenticeship in which they come alive with energy and focus. They excel by their ability to practice harder and move faster through the process, all of this stemming from the intensity of their desire to learn and from the deep connection they feel to their field of study. And at the core of this intensity of effort is in fact a quality that is genetic and inborn—not talent or brilliance, which is something that must be developed, but rather a deep and powerful inclination toward a particular subject.

扎 克 伯 格 的 故 事


作者在书中还列举了其他名人大师的案例,出于好奇,我查了马克扎克伯格的传记,发现小扎童年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下面这段是扎克伯格父亲采访记录:

周五,Mark Zuckerberg的父亲在接受广播采访时表示,很早就接触到电脑激发了他儿子对科技的兴趣,他还鼓励父母们在平衡“工作和玩”前提下多支持孩子们的长处和激情。

身为牙医的爱德华-扎克伯格博士表示,“我的孩子们都是围着我的办公室长大的,他们都很早就接触到电脑了。较早的接触电脑是有好处的。这一点很显然地加深了马克对科技的兴趣。”

老扎克伯格表示,1985年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办公室装上电脑了。他的儿子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共同创始人兼CEO,生于1984年,其后一直在他父亲牙科诊所的那幢房子里长大。

老扎克伯克说自己的电脑科学背景很有限,他自己在大学是学生物的。但是他说自己在“办公室通常是以技术为导向的”而且“总是装备最新的高科技工具”。他指出,“随机附带了一个编程光碟,我当时想马克可能会感兴趣,于是我就把相关知识传授给他了,马克就是从这开始起飞的。”他透露,马克曾经得到一本有关编程的书,但是“最终马克的编程能力是自学成材的。”

为了能够让儿子的编程取得更快的进步,老扎克伯克还特地为儿子请来了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就这样,电脑工程师基本上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了他,而马克学以致用的速度更是惊人。不久,他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编程,甚至还可以自编工具软件了。

采访老扎克伯克的嘉宾以及很多打进电话的听众纷纷向牙医咨询如何培养孩子的,希望能得到些建议。老扎克伯克表示,“也许我能说的最好的事情是我和我的妻子都相信的一点,那就是不要强迫你的孩子,也不要试着把他们的生活引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而是要去发现他们的长处是什么,并且支持他们的长处,支持他们会富有激情做的事情。”

老扎克伯克表示,自己不熟悉最近的畅销书《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的内容,《虎妈的战歌》建议一定程度得通过限制孩子们的课外活动来推进孩子们在专业上的发展。

老扎克伯克说,不想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儿童教育专家,但他表示:“我认为任何形式的极端家庭教育都是不好的。孩子们需要全面的发展。需要工作学习的时候,同样也需要玩的时候。”

作 者 的 结 论
简单来说,作者格林在书中引述了很多案例并指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人,许多和达尔文都有着相似的早年经历,就是能发现自己的内在兴趣(或"天分"、"特质"、"激情"),在各种阻力下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在日后将自己的工作和这种内在兴趣紧密结合。

达尔文1831年开始随“小猎犬号”进行全球航行,五年后1836年回国开始进行进化论的前期研究,到1842年才开始写一份关于进化论的提纲,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最终出版,也就是说,达尔文为了写这本书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和准备。没有兴趣和激情,难以想象达尔文能在基本孤立的状态下完成这项科学研究。

In our culture we tend to equate thinking and intellectual powers with success and achievement. In many ways, however, it is an emotional quality that separates those who master a field from the many who simply work at a job. Our levels of desire, patience, persistence, and confidence end up playing a much larger role in success than sheer reasoning powers. Feeling motivated and energized, we can overcome almost anything. Feeling bored and restless, our minds shut off and we become increasingly passive.



这种内在兴趣强烈持久,能支撑一个人在工作中全情投入,并付出长期和艰苦的努力,最终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一份工作如果能与自己的内在兴趣("天分"、"特质")紧密结合,则可以称之为“天职”。反之,一个人的工作无论怎样待遇优厚、或为世人所艳羡,如果缺少内在兴趣,或早或晚会产生疏离感,并最终心生厌倦。

由于工作占据人生大部分的时间,也是生活意义感和满足感的主要来源,所以尽早发现自己的内在兴趣,培养和发展这种天分,并将其与日后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课题。
对 家 庭 教 育 的 启 示
兴趣和天分,在儿童时期比较明显,随着孩子的成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会逐步遮掩孩子的天生特质,孩子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也越来越看不清楚他内在的兴趣所在。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在,善加引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怎样发掘内在兴趣,刚读完第一章,暂时还没有看到作者的建议(后面有)。在这里,我觉得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做一个参考,也就是说,按照: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等几大类别,对孩子的内在兴趣和天分进行考察,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分类。

作者格林在书中将内在兴趣神秘化了。在现实中,内在兴趣或天分必定有外在的对应,比如上例中的马克扎克伯格,孩子很显然在数理逻辑方面有超强的兴趣和天分,这种兴趣和天分,具体对应到现实世界中就是电脑和编程。内在兴趣只有通过外在的对应才能被别人"看见",作为父母来说,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领域去探索,以便能"看到"其内在兴趣和天分。

是什么遮掩了孩子的内在兴趣和天分,作者格林认为,来自家庭和父母的影响,其实间接的也就是来自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是遮掩孩子内在兴趣和天分的主要因素。开放和宽容的家庭,是保护孩子免受外界干扰的最佳屏障,在一个价值维度较单一、社会规范和peer pressure较强的文化中,家庭所起的作用尤其重要。

学校教育强调"补缺",而非"扬长"。弥补孩子在课业方面的短板,不仅吃力,也消耗了大量可用来发展孩子兴趣的时间精力。陈丹青曾因优秀的艺术类研究生必须耗费时间精力去学英语,多次与校方沟通未果,愤而从清华辞职。在学校体制无法改变的现实下,家长需要意识到"补缺"的利弊,并在两者间进行平衡。

现实中有很多例子,高智孩子在专业、工作、生活等方面经历反复折腾,这种内在兴趣和外在工作(或专业、生活)不匹配、不协调,是重要原因。年幼时受外界影响,选择了家庭或社会认可的工作(专业、生活),自我意识薄弱,尚可忍受,成年后内在心声越来越强烈,于是产生纠结和痛苦,希望改变,这在当下的教育和文化环境中,恐怕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正 文 结 束


活 书 教 育

教育微平台:知行合一,通过实践培养能力。分享儿童体验式、实践式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与资源。精彩内容、新鲜观点,为父母和孩子加油。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活书教育,huoshuedu)


    关注 活书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