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井美文】思念

 

初中曾写过的一首小诗,没有很刻意地去记,却根深蒂固般烙印在了脑海里。想来,这其中缘由,便是因为路的尽头有家吧。许多年后,我想给它取一个名字,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思念”。...







思念
九江连续的几天阴雨,使人烦闷。走在路上,坑洼里的积水倒映着阴郁的天空,世界似乎只剩下墨白。凌乱的步伐所带起的水滴溅到空中,又落回地上。散漫的思绪不得宁静,来往穿梭的人,总感觉到不了尽头,路变得越来越长……

说来,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寄宿学校的。因为学校距家远,所以,那条长长的路,便成了我们儿时一直的陪伴。

路,没有很宽,从学校所在的村落蜿蜒穿梭到我们的村庄。大部分的路在山脊和山腰,且路上零零星星的都是小石子,坑洼不平。下雨天,便是最让人郁闷了,不论是回家还是返校,必然是一脚泥巴。十多里的山路,蜿蜒曲折,湮没在大山里,其间没有一户人家,有的只是路旁浮动的杂草和静默的大树。就这样,我在这条路上,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依旧清楚地记得,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天刚微微泛白之际,村里就陆续响起了锅碗瓢盆之声。有些要去别村寄读的孩子,家里的锅炉灶已经星火点点,淡淡的炊烟从旧式的烟囱里往尚且漆黑的天空飘去,宁静的小山村就此打破。当朝阳微升时,一群十来岁的小孩,已经走在路上。八点上课,十多里山路,八九个孩子,在朝晖里迈向征程。孩童的我们,爱玩的天性总是那样强烈,对陌生的事物又常怀好奇。走在路上,总是不经意间被一朵花、一棵树甚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石子吸引。周一迟到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唯独周五晚回家时,母亲沿路寻来时眼神中的焦虑与微怒让我记忆深刻,但是却没有打骂,当他们看见我们的那一刻起,便只转身,走在前面。逐渐漆黑的夜,几个大大的身影后跟着十来个小小的身影,很安静。有时候,也会很积极地回家,因为知道,母亲,在家里,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

中二年级时,也许是政策改变,也可能是村里有钱了,村里的这条路开始规划,几次回家,都能看见庞大的挖土机在那隆隆运作着。边上有来看热闹的老乡,交头接耳议论着,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毕竟“要想富,先修路”的定性思维在小山村里已经根深蒂固。过了几个月还是大半年,已经忘记了,再次回家时,路变大了,也铺上了一层水泥,踏在上面,心里舒适了不少,毕竟再也不用担心一脚泥巴的问题了。

也曾有过一段时间是讨厌它的,那是在中学三年级。中考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走在路上都感觉沉重。而去学校或者回家,十几里的路,感觉总也走不完,甚至轻易就烦躁了。那时候走在路上,恨不得一步到家,所以,只要在路上遇见老乡的车经过,总会请求搭个顺风车。有时甚至不认识的人,也会厚着脸皮蹭车。那段时间,真的挺不耐烦它的冗长弯曲的。

终于,中考结束,上高中了。回家必须得逢年过节了。此时此刻,突然发现心境似乎也变了。对于路,有了一种淡淡的期待,因为每次踏在路上,就是要回家的时刻了。几次回家的路上,遇见骑车的老乡,即便其主动问我要不要搭一路,我也微笑着拒绝了。一个人,背着书包,书包里几本小书,走在独属于我一个人的路上,有一种莫名的欢喜。回头看,走过的路,又有些淡淡的忧伤。像路的变化一般,周围的一切,也已经物是人非。小学时八九个一起走夜路的小伙伴,到初中变成五六个,到如今,就只剩下我一人。

就这样,大学了。路盖上水泥也有十来个年头了。回家,更是基本上寒暑假才有的可能。对于路,有一种想念了。而且,似乎只要一走在那条路上,便已感觉到了家。

马路的尽头

就是我的家乡

乡路遥远而漫长

但是

踏在乡间的小路上

不会感觉心慌

不会感觉迷茫

因为那里有一盏

指向天堂的灯

那里有一座天堂

就是我的家乡

初中曾写过的一首小诗,没有很刻意地去记,却根深蒂固般烙印在了脑海里。想来,这其中缘由,便是因为路的尽头有家吧。许多年后,我想给它取一个名字,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思念”。


    关注 浪井文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