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也要上头条

 

上头条不是今人的专利。...



作为名人,北宋的词人也都想着上头条。上头条是为了博眼球,继而求得功名利禄。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资讯不发达的社会,要想一下子吸引到众人很难办到,那只有博得重要的人的眼球的青睐,这重要人首推当然是皇上了。

词人圈里最早通过这种方式仕途上得以平步青云的是晏殊。晏殊成名很早,十四岁就被赐同进士,但之后十年一直是个小小的京官。

一次宋真宗给太子选官,面试晏殊时,问他:“听说你的同僚平日里都喜欢喝酒K歌,你为什么不去呢?”晏殊答道:“我也想去呀,可是家里穷,没钱啊。要是有钱,我早去了。”

这娃实在啊!宋真宗立刻喜欢上这个诚实的年轻人了,于是升任他为太子舍人,自此晏殊进入到国家的政治权利的中心。

北宋中晚期的周邦彦,上头条的方式则比较牛叉。

周邦彦自幼博学,被推荐到太学(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读书。

有一年宋神宗来视察,机会难得,学子们纷纷进献诗文,为朝廷歌功颂德。其中,周邦彦写的《汴都赋》深得皇上喜欢,他就让随行的大臣李请臣(也是才子一枚)当众朗读。这篇文章不仅文采飞扬,而且里面尽是些生僻字,许多连李请臣都不认识,只能按字根或部首来念。

宋神宗越发惊喜,当下提拨周邦彦为太学正。厉害吧,直接从学生变成老师了。后来,周邦彦提举大晟府(就是中央音乐学院加中央歌舞剧院),独创格律派,为词的发展写下重重的一笔。



博皇上的眼球毕竟机会有限,普通人就只能傍名人上位了。

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在附近山上的古寺大殿前建了一座平山堂,坐在堂上,江南风景尽收,并为此而作词。

朝中措

平山阑槛倚清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文章太守,一饮千钟。当众人都折服于欧阳修这个宗师级大咖的豪气时,有个人却跳了出来。“山色有无中,”这山色是有啊还是没有?欧公你不会是短视(就是近视)吧?

众人都很诧异,没听说过欧公有这毛病啊!

苏轼按捺不住了,老师乃是天下道德文章的楷模,怎么会有生理缺陷呢?于是做了首《念奴娇》为欧阳修解释。

词中写道“长记平堂山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取醉翁语,山色有无中。”就是说江南多烟雨,山色朦朦胧胧看不清楚,这很正常啊。

挑刺的那位一看还真有人捧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于是此君又反驳道:“欧公眼神不好,难道你也瞎呀?没看见词的第一句就写着平山阑槛倚清空吗?是大晴天好吧,哪来的烟雨?”苏轼蒙圈了。

苏轼是护师心切,其他人可都是明白人,“山色有无中,”近处的山看得清,远处的山看不清,不就是这意思嘛,就再也没人搭理那个人,以至于挑刺的这位最终连个名字也没留下。

一个失败的案例,只是可惜苏大学士被当枪使了一回。

话说欧阳修不仅为平山堂写词,还在四周种了很多柳树,人称欧公柳。

几十年后,一个叫薛嗣昌的做扬州太守,名声不咋地,却在欧公柳的对面也种了一排柳树,自称薛公柳。等他一离任,薛公柳就被当地百姓全给拔了。

自身不济,任你傍谁也上不了位。看来头条不是你想上,想上就能上的。


    关注 宋词有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