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海上丝绸之路”?

 

说了很多陆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今天就来唠唠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概念最初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提出,是指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产自中国的丝绸是古代贸易中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对世界各国影响巨大,故称此贸易道路为“丝绸之路”。

今天,在文化遗产学的视野下,“丝绸之路”包括陆上、草原、海上3条路线。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也是由当时东西海洋间一系列港口网点组成的国际贸易网,包括“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在这两条航线上,难以计数的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被运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几十个国家,中国的文字、指南针、造船术、瓷器制造技术和窑业技术、建筑技术等,也顺着这些路线向别的国家和民族传播。当然,其他国家的物产、艺术、宗教、技术等也由此进入到中国。

“丝绸之路”是人类东西方不同民族与不同文明之间共同开发和成就的文化交流之路,是跨越地域、民族、文化、文明并对欧亚非大陆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经济之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互惠合作之路。对沿线各国而言,尽管历史上局部地段有过阻碍,交流短期陷于停滞,然而作为联通东西方的纽带,从根本上说,它数千年来从未中断,见证了人类最大规模和最重要的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进程和机制。





说了很多陆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今天就来唠唠海上丝绸之路。

提起“海上丝绸之路”,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其实,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的原始航海活动就已开始。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始于秦汉,发展于三国隋朝,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分为东海丝绸之路和南海丝绸之路。秦始皇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遣徐福东渡开辟了东海丝绸之路;西汉武帝时,中国的海船已能远航到印度洋,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中国的丝绸交换各国的特产,又开拓了南海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历代海上丝绸之路有多条航线。但总结起来,可分三大航线:第一,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第二,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第三,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郑和下西洋
郑和本姓马,名三保。朱棣称帝后,任命郑和为内官太监(相当于正四品的官职),还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朱棣为了宣扬国威,耀兵异域,决定派遣一支舰队,远航西洋。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姿貌才知,内侍中无与比者”,而且既信伊斯兰教对佛教又很有研究。于是,朱棣便决定任命郑和为正使,由他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 年)6 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率领随员及士兵27000 人,分乘26 艘宝船和装载着货物、马匹、淡水的海船,从长江口扬帆出发,顺风南下。庞大的船队,帆樯林立,十分雄伟壮观。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占城国(今越南南方)、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达满剌加(今马六甲半鸟),进入印度洋,抵锡兰(今斯里兰卡),最后到达古里(今印度西南科泽科德)。船队每到一处,郑和都向当地统治者宣传明王朝的友好态度,赠送礼物,并将随船带去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换取当地的土特产。1407 年,一些国家的使节也随郑和船队返航,到中国朝见明成祖。

郑和一生七下西洋,前后近30年时间,航程10 万里,访问20 多个国家,加强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件世界性的盛举。至今,海上丝绸之路上,仍有很多地方用郑和的名字——“三保”来命名,如泰国的三保巷、三保塔,印度尼西亚的三保洞、三保垄,马来西亚的三保城、三保井等。
大旅行家马可·波罗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 年),年仅15 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受到忽必烈的欢迎。他在中国游历了十七年,父亲和叔父均在元朝供职。因离乡日久,思念故土,他与父亲、叔叔于1292 年夏天,带着600 余人的护送团,分乘14艘大船从福建泉州扬帆起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驶过万里南海和印度洋,途经苏门答腊、爪哇、印度,于1295 年回到家乡威尼斯。回乡后不久,马可·波罗参加威尼斯舰队,1298 年,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马可·波罗结识了一位鲁斯蒂谦的作家,他对马可·波罗的经历非常感兴趣,愿意为他记录见闻,于是由法文写成的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诞生了。

《马可·波罗行纪》的出版轰动了整个欧洲。此书叙述了一些他东来时经过的国家和地区,记叙了元朝初年的政事,描绘了元代北京、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泉州等城的繁盛,盛赞中国物产丰富,文教昌明,使欧洲人景慕不止。通过这本书,欧洲人第—次知道了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第一次听说地下挖出来的“黑石头”(煤)可以做燃料……《马可·波罗行纪》被译成各种文字,出现过五六十种不同的版本,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使无数青年渴望去探知新世界,从而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繁华的刺桐港


刺桐,即今天的泉州,因唐、五代时环城种植了许多刺桐树而得名。早在公元6 世纪的南朝,泉州就与南海诸国有交通往来。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在泉州设市“市舶司”。元朝,泉州港进入鼎盛时期,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商贸文化交往密切,影响力可与亚历山大港匹比。国内外商贾从泉州运载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往他国销售,从他国运来香料、药材、珠宝到中国贸易,泉州港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盛赞:“刺桐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胡椒出口量乃百倍于亚历山大港”;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发出了“刺桐(港)为世界第一大港,余见港中大船百艘,小船无数”的赞叹。
“南海一号”的前世今生


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找到中国有关方面,要求合作打捞一条18 世纪在中国南海海域沉没的东印度公司轮船。当年8月,广州救捞局具体承接这个业务。当时用声呐确定了几个可疑点,并在其中一个点找到了很多瓷器和中国古钱等文物,以及一些船板的碎片。显然,海下的这条沉船不是东印度公司的那条船。于是,广州救捞局方面及时制止了英国公司继续打捞的企图。在清理出的200多件文物中,不仅有宋元时期的精美瓷器、“政和通宝”、“绍兴通宝”古钱,还有一条具有异域风格的长约170 厘米、做工精细的镀金腰带。经国家文物局初步鉴定,这是一艘宋元时期的沉船,当时把它称为“南海宋元古船”。20世纪90 年代,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创始人之一的俞伟超先生初命名它为“南海一号”。

“南海宋元古船”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但受条件限制,当时我国无力独立打捞,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近海考古训练和演习。直到2001年,重新探查“南海一号”的车轮启动了。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古船在广东阳江海域整体打捞出水。经测量,这条古船为尖头船,长度为30 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约600吨,载重可能近800 吨。打捞出金、铜、铁、瓷、玉类等文物4500多件,宋代铜钱6000多枚,绝大多数完好无损。

“南海一号”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产,所载文物反映了我国宋代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与先进科学技术,为“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古代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及研究我国古代的“来样加工”等提供了极好素材,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对外贸易史等而下之都是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成为世界考古界和探险界关注的焦点。(文/张欣怡)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

微信号:yuxinoucq

渝新欧——"一带一路"先行者

"渝"指重庆,"新"指新疆,"欧"指欧洲,合称"渝新欧"。

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12日,由中铁、俄铁、哈铁、德铁和重庆交运五方股东共同组建而成,主要从事重庆和欧洲沿线双向的铁路货物运输业务。

联系电话:400-630-0002

官方网站:www.yuxinoulogistics.com


    关注 渝新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