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儿子几个简单的问题,他就蒙圈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物理学规律是普世的吗?…欢迎关注人有两套生命系统,探索生命之旅。...





朋友的儿子正上幼儿园,一天,小家伙问了他下面几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啊?”

“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不能照顾你呀。”

“那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上班啊?”

“因为爸爸妈妈要挣钱啊。”

“那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挣钱啊?”

“挣钱了才能买吃的啊。”

“那为什么要买吃的啊?”

“有了吃的,人才能活啊。”

“人为什么要活着啊?”

“走快点,要迟到了!”

相信最后“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是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接下来要说到的形而上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小时候第一次听说“形而上学”这个词时,以为讲的是一个叫形而的小孩去上学的事。后来大点了,从课本上知道了对这个词的解释: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式看待问题。”显然,形而上学在这里这里被当成了一个贬义词。

BUT,真实的情况是酱紫的: “形而上学”这个词英文是metaphysics,它的来历是这样的: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大咖学者,他写过很多很多著作,从哲学到天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物理学,涉及了很多学科。

但是那个时候没有现代学术界“哲学”、“物理学”这样的详细分科。给整理他书籍的后人犯愁了,这么一大堆包罗万象的著作,该怎么分类、命名呢?



后来,一个叫安德罗尼柯的人想了一个好办法。他用“研究有形体的事物”和“研究没有形体的事物”这个标准,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分成了两大类。

前一类著作编在一起,起名叫《物理学》。后一类作品,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作品,也编在一起,放在《物理学》的后面。当时没有合适的名字称呼它们,安德罗尼柯一看怎么办呢,就给起了一个名叫metaphysics,原意是“物理学之后”。

安德罗尼柯起这个metaphysics的原本目的,应该是他没有现成的词汇可用,于是就说这部分著作是“编排在《物理学》之后的内容”。但这个词的含义也可以引申成“物理学之后的学问”。也就是说,形而上学研究的是那些高于物理学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

这就是“形而上学”这个词最早的来历。

“形而上学”的中文译名也很棒,称得上是中文翻译史上最棒的译名之一。

中文典出《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的这句话很精彩,也很好理解。“形”,就是有外形、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东西。这句话下了两个定义。

第一个定义是说,超过我们感知之外的那些无形的东西,是“道”,这里指的是“道理”“概念”这些抽象的东西。老子说“大道无形”,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定义是说,我们能感知到的那些有形的东西,是“器”。“器”是“器具”,就是指“东西”“物质”。

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易经》的这句话,和安德罗尼柯的思路是一模一样的。《易经》的“道”,对应的就是安德罗尼柯的metaphysics。《易经》的“器”,对应的就是安德罗尼柯的“物理学”。于是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先生在看到metaphysics这个词后,联想到《易经》,把metaphysics翻译成了“形而上学”。

卖糕的!简直是“信、达、雅”的最高境界。

我们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学”,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用理性思维去研究那些能统一世间一切问题的“大道理”。比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的啊、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啊之类的问题。



形而上学离我们并不远,生活中我们也不时会与它相遇。

很多小孩子喜欢不停地问 “为什么”,让家长不胜其烦。就是因为“为什么”的游戏玩到最后,追问的往往就是难以回答的形而上学的问题。

举个栗子:

小孩子问“太阳为什么会每天升起落下”,家长可以用牛顿力学来解释。

但如果进一步问:“为什么太阳要遵守牛顿力学?”这时候家长又无法回答了。

文科生家长可能是另一个版本:

“太阳为什么会每天升起落下呢?”

“因为太阳每天也要上班和下班睡觉啊”

“为什么太阳也要上班下班呢?”

“因为太阳要给我们人类提供光明所以要上班,但也需要休息,所以要下班啊”

“为什么太阳也需要休息呢?”

“因为太阳不休息的话会累死的嘛”

“什么是死啊?”

“快点走,上课要迟到了!”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为什么物理学规律是普世的?我们为什么相信在地球上检验有效的力学原理,宇宙万物都会遵守?甚至于为什么我们相信,那些我们没有观测到的宇宙天体,也会遵守同样的物理规律?我们哪里来的这自信?

这个问题还可以再继续追问下去,这就是在追问这个世界的本质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世界的本质是物理定律还是我们对物理定律的信念?



第二个问题,更难回答。什么是死亡?你觉得你真搞明白了吗?反正我没有死过,没有发言权。

对于这样的问题,李卫东老师在他的多部著作中尝试着给予了回答。受李老师的启发,我曾试着在一篇“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生存?”的帖子中,给出了一个看似有点绕的答案: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为了更好的继续存在。在这个亘古不变的信念下,有人去炼丹,有人去修仙,有人对炼丹修仙都不抱希望,只想踏踏实实的老婆孩子热炕头或者农夫、山泉、有点田----能幸福的传宗接代,那也能间接做到延续生命,变相地实现更好的继续存在这个目标了。

你怎么看待宇宙与生命呢?

欢迎关注人有两套生命系统,一起踏上探索生命之旅。李卫东,作家,历史学博士,史前文明研究专家,外星生命研究专家,潜心研究国学,中医,梦学,生命科学多年。曾任经济日报出版社编辑部主任。通过解读《黄帝内经》,李卫东首创了建立在中医文化下的人体两套生命系统学说。代表作有《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秘》,《梦到底预言什么》,《人类曾经被毁灭》,《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参与编写多部书籍,中国大智慧系列《官训》,《远小人》,《权谋》,《心术》,《素书》等图书。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我们,一起踏上探索生命之旅。



本公众号所推送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投稿及其他事项请联系小编个人微信99277251.


    关注 人有两套生命系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