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座失主:溥仪被驱出紫禁城

 

持续关注,精彩继续!...





1908年年末,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先后去逝,继承皇位的是年仅3岁的溥仪。

慈禧太后在重回北京后,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这些并没有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清朝。在溥仪即位第三年,武昌起义成功,华南各行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中央,但清廷仍控有北京附近省份,并派遣袁世凯以其北洋军镇压。

在孙中山与袁世凯南北议和,达成袁世凯若能逼迫溥仪退位,即可就任大总统的密约后,清王朝的结局就此注定。

隆裕太后的嚎啕大哭未能改变历史。

1912年2月12日,摄政王载沣已退归藩邸,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则称病不入朝。清王朝的最后一班大臣在袁世凯代理者胡惟德的带领下,向养心殿走去。片刻后,隆裕太后在两个太监的引领下,牵着六岁的溥仪进了殿,坐到宝座之上。隆裕太后在众官行李后交出退位诏书,盖上印章,由胡惟德捧起清帝退位诏书大声宣读。在念完诏书后,最后一次朝见仪式便宣告结束,胡惟德拿着诏书,领着各大臣向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再次三鞠躬,随后退出殿外。

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制度就此终结。



只是清王朝结束了,溥仪的帝王生活仍在继续。按照与袁世凯达成的《清室优待条件》,筒子河内的四方天地依然是清末帝溥仪及其皇族的私人财产,不属于民国政府所有。

此后,溥仪仍沿用宣统年号,以及一批大臣、太监、宫女、仆人、侍卫,保持帝王气派,俨然是个小朝廷。溥仪照样按时发布着“上谕”,北洋政府历届总统接替时,还循例派遣“专使”,以外国君主之礼前往清宫送国书。

从1912年至1924年,短短12年间民国换了八任主政者——包括大总统、代理大总统和国务院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从袁世凯到徐世昌再到黎元洪,一律遵守着优待清室的承诺。

到了溥仪大婚之时,此时已是民国十一年了,北京城依然为了皇帝的大婚而激动。

满蒙王公,遗老旧臣与活佛等,都有进奉。民国要人,上至大总统,下至各地军阀,下野政客,也纷致贺礼。黎元洪送如意、金瓶和银壶,红帖子上写着“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赠宣统大皇帝”,其联文云:“汉瓦当文,延年益寿,周铜盘铭,富贵吉祥。”其他如:曹锟送如意和衣料;吴佩孚送来衣料和银元7000元;冯玉祥送如意、金表和金银器皿;张作霖送成套的新式木器;王怀庆送九柄金如意;张勋也送来银元10000元。

到了大婚当天更是风光,皇后与文绣从各自的娘家抬到东华门,进入紫禁城的这一路,按照清宫婚礼的程式进行。民国政府拨警察局的军乐队,驻军的鼓号队助兴。

本来按民国的规定,只有神武门属于清宫,这次破例,特准“凤舆”从东华门进宫。那四五里长的队伍,中西合璧,古今一体,洋鼓洋号,唢呐喇叭,高头大马,八抬大轿,遗老遗少,磕头膜拜,好奇百姓,夹道迎送。由民国政府派出五六千人的军警沿途护卫,维持秩序,排场之宏大,声势之显赫,仪仗之辉煌,卤簿之壮观,较之任何一个帝王的婚礼都不逊色。



帝制结束了,可是皇帝还活在人民的心中。闪耀的龙椅,也一直让人觊觎。

1915年12月,在国会、高校、民众请愿团、筹安会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袁世凯经多次揖让,最终接受皇帝之尊号,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将1916年定为洪宪元年,行君主立宪政体,把中南海改造成的总统府更名为新华宫。这个计划在各方讨伐下流产了,袁世凯忧愤成疾而于1916年6月病逝。

随之而来的是张勋复辟,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3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年仅12岁的溥仪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

在北京郊外的西山赋闲的冯玉祥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迅速回到部队,组织讨伐军,通电反对张勋复辟。随后攻入北京,让12天的短暂复辟落幕。当时冯玉祥提出,要把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把皇宫的财产和文物收归国有。只是由于段祺瑞反对,冯玉祥的主张不了了之。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趁机杀到北京,驱逐溥仪出宫,修改《清室优待条件》,溥仪成为“民国的公民”,清宫收藏的珍宝古物为民国政府所有。

至此,紫禁城的宝座永远失去了主人。


    关注 清风明月逍遥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