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 爱逛琉璃厂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翻开《鲁迅日记》,可以看到鲁迅在北京居住的14年间,总共去琉...

鲁迅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翻开《鲁迅日记》,可以看到鲁迅在北京居住的14年间,总共去琉璃厂480多次,采买图书、碑帖3800多册。鲁迅爱逛琉璃厂逐渐养成了习惯,散步到宁静的琉璃厂,搜寻他所需要的书籍碑帖文物。至于每年岁首一年一度的厂甸庙会,住得那么近的鲁迅当然不会放过机会,他每年都要在厂甸的书摊画肆,徜徉徘徊,流连忘返。


鲁迅与笺纸
听戏、吃小馆、逛琉璃厂
文化人的三大乐趣
作为北京文化一条街,琉璃厂的历史已有300多年。这里原是元、明、清三代烧制琉璃瓦的窑厂,流水环绕,厂前多空地,景色宜人。清朝乾隆年间以来,文人学生逛琉璃厂已成习惯。民国以后,北京的文化人逐渐把“听戏吃小馆逛琉璃厂”作为三大乐趣。逛琉璃厂,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随便浏览古籍和观赏古玩字画,一逛就是半天。


清末民国时期的琉璃厂


民国初年,琉璃厂仍然一片繁荣景象。自1900年义和团“庚子之乱”后,王府贵胄储书珍宝大量外散,达官新贵便趁机罗致。厅堂装饰亦以陈列书卷古玩夸示风雅,以致书价大涨。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北京设置了许多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除学校图书馆要买书,教授学者也要购买书籍。
琉璃厂掠影 1965年


19世纪末,清朝政府在琉璃厂窑址修建了优级师范学堂、五城学堂(即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附中的前身)和电话总局。民国定都北京以后,于1917年修建了海王村公园,1924年开辟了和平门,拆除厂桥,增辟了南新华街,使琉璃厂文化街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清末民国时期琉璃厂的古董商
鲁迅喜爱美术,自己有时候还动手画画,所以他收集了许多美术类书籍。他在北京的时候,逛琉璃厂成为一种生活消遣,他的收藏品大多来源于此。他到琉璃厂,往往先去青云阁喝茶,那是开设在观音寺街西口的一家综合式的百货店。他在那里喝了茶,有时买些牙粉、鞋袜、饼干之类,然后踱到琉璃厂去买书。他有时也到西升平浴池洗澡或理发,鲁迅在饮茶、洗澡之后,散步到宁静的琉璃厂,搜寻他所需要的书籍碑帖文物。

爱书



一生

民国时期琉璃厂的书市


鲁迅一生爱书,自日本留学时期就节衣缩食购买书籍。1911年他在绍兴教书并担任绍兴师范校长时致北京的许寿裳信中说:“闻北京琉璃厂颇有典籍,想当如是,曾一览否?”1912年初,鲁迅应蔡元培的邀请,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工作,同年5月随政府迁来北京,住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县馆。住到了琉璃厂附近,自然很快就爱上了琉璃厂的书店。他经常来到琉璃厂,收集大量古旧书籍,着手致力于对中国古籍的考证、纂辑和校勘等工作。鲁迅总是利用各种机会,想方设法收集心爱的图书。买书对鲁迅来说,不仅仅是阅读、教学和研究著述的需要,而且成为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营养来源。

文学大师也爱收藏

鲁迅对于汉画像拓片的收藏,有一种特殊的嗜好。所谓汉画像石刻,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石阙上的壁画,主题鲜明,装饰性极强,它融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于一体,被誉为“绣像的汉代史”。它上承战国绘画的古朴之风,下启魏晋风度之先河,是中华雕刻艺术中的瑰宝。

汉画像拓片车马出征
据统计,自1913年至上世纪30年代,鲁迅所购刻石画像的拓片6000多种。在致友人的信中,鲁迅屡屡盛赞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1935年11月15日,鲁迅写信给友人台静农道:“我陆续收得汉石画像一筐,初拟全印,不问完或残,使其如图目,分类为:一、摩崖;二、阙、门;三、石室、堂;四、残杂,此类最多。”1986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和上海鲁迅博物馆共同编辑的《鲁迅藏汉像》。
鲁迅收藏的版画:《怒吼吧中国》


鲁迅藏国内现代木刻作品的作者计有150余人。有57位作者有简介,其中广东籍的作者占29人,可见当时广东在新兴木刻运动中是非常活跃和积极的地区。我国美术界和研究鲁迅的专家学者,大多举鲁迅先生为中国版画收藏第一人

壮泉四十钱币
在北京住的最初几年,鲁迅在研究古钱币上花费了许多时间。1915年2月12日,鲁迅先生与友人季自求去厂甸买古钱,见有人出售一枚王莽时的“壮泉四十”。该币是王莽铸的“六泉十布”中的极品,稀罕难觅。先生以20铜圆买下了。在先生当日的日记中明确写道:此币“系伪造品”。由此不难看出先生的辨伪功力。前后的六年间,,鲁迅日记有关钱币收藏的记载达40余条,购入古钱170多枚,人们透过鲁迅的集币活动,深深感受到了先生渊博的学识与见识,超凡的审美见地与多彩的生活情趣。

优秀的设计师

1917年8月,鲁迅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为该校设计校徽



鲁迅设计的中华民国国徽

▎鲁迅还为民国政府设计过“十二章国徽图”银币,又称龙凤银币。“十二章”是古代礼服常见的十二种吉祥花纹图案: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后来袁世凯背叛民国,舆论要求废除袁大头图案,故改用鲁迅等设计的“十二章国徽图”制版,由天津造币厂铸造成银币,在京津地区流通。



《呐喊》 鲁迅著作并设计 1926年
《萌芽月刊》 鲁迅主编设计 1930年


《国学季刊》 蔡元培题字 鲁迅设计 1923年
熟为人知的鲁迅是一位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实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比如他设计的北京大学的标志至今仍在使用,曾为自己的著作绘制了很多精美的封面和扉页……并且引领和帮助了新一代的年轻设计师,对近代中国的书籍设计有极大的影响力。

鲁迅在上海定居后,仍没有忘情于琉璃厂。1929年5月15日,鲁迅回北京省亲,住了19天,6月3日回上海。期间他除了作讲演外,还到西山去探望未名社老朋友、身患重病的青年翻译家韦素园。之后,鲁迅曾三次去琉璃厂,21日购买六朝墓铭拓片7种,23日和28日又在静文斋、宝晋斋、淳菁阁、松古斋、清秘阁等南纸店买了几十种信笺。郭沫若曾研究过鲁迅的收藏活动,认为鲁迅之所以有辉煌成就,其收藏作用功不可没


    关注 印章篆刻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