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春秋战国

 

周平王动迁,王室衰落,诸侯不再服从天子。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各诸侯之间进行兼并战争,性质为争霸战,因...



周平王动迁,王室衰落,诸侯不再服从天子。为争夺土地、 人口和霸权,各诸侯之间进行兼并战争,性质为争霸战,因此有说法“春秋无义战”。      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国任用管仲为相,打着尊王攘夷旗号,7世界中期通过葵丘会盟,确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成为第一代霸主。齐国衰落后晋楚争霸,晋国于城濮之战大败楚国,晋文公成为第二任霸主。公元前6世纪初,楚庄王问鼎中原,楚庄王称霸中原;其后南方的吴越先后称霸。他们的称霸和改革是密不可分的,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的,如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而战国时期的改革则是在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著名的如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和成功)。     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传统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特权,加强中央集权。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诸侯争霸。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国,韩魏晋出现,开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争雄,互相兼并,战国七雄格局形成。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争霸,经桂陵之战(又称“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魏国衰落,齐国称雄。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死伤最多的战役),东方衰落,随后逐渐被秦国鲸吞蚕食,秦国统一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生产力获得大发展,井田制的破坏,周王室的衰落,诸侯势力的发展,因此出现争霸兼并战争,分封制逐渐瓦解。通过经济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包括周边的匈奴、东胡、戎、越族等),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社会经济:春秋时期铁农具出现,铁器(最先发现于河南地区)可上溯至西周,战国时期使用进一步扩大,标志着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农用动力革命)和犁出现,水利事业获得发展(要点:中原地区桔槔灌溉、春秋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国李冰的都江堰、秦国的郑国渠),推动了农业发展。    商业方面,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出现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商业城市。    手工业方面,出现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银错新技术和雕铸艺术,莲鹤方壶(青铜器)是珍品。漆工艺战国(夹铸技术)、纺织业、煮盐业(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井盐)、酿酒业(已能用曲造酒)获得发展;出现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齐国)。    文化上,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思想大碰撞,文化异常繁荣;思想流派纷呈;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技成就世界领先。    春秋时期,老子创道家,著有《道德经》,思想朴素辩证法。事物不断在变化,主张无为治天下,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孔子创儒家,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主张仁爱重周礼,有教无类育精华。“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以德治民;逐步改良等。诗书礼易和春秋(后来的儒家“五经”),编定经典儒文化。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战国时期,各学派对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形成“百家争鸣”(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代表人物较多,如墨翟表民愿,兼爱非攻和尚贤(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孟子(“亚圣”)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而君轻,主张宽刑薄税;儒家唯物是荀子,倡“制天命而用之”;庄子唯心与聃同,鄙视富贵恨不公(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法家韩非重发展,事易时移应改变,以法为本无贵贱,打击奴隶主特权。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学,《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最精华的部分),《离骚》(屈原,楚辞)、诸子散文(《秋水》、《逍遥游》)是古代名篇,韩非子《五蠹》。    绘画艺术,《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嵌错赏功宴乐铜壶(青铜器),青铜编钟(湖北)。    天文科技,公元前613年作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春秋历法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年;战国时期出现了《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出现指南针(战国司南)。《墨子》中的《墨经》记录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小孔成像),墨经光学八条。       数学: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医学:战国时代名医扁鹊(脉学之宗),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

套路:铁农具+牛耕--→生产力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私田主人逐渐成为封建地主)--→建土地所有制--→井田和奴隶制崩溃--→相地而衰征(齐国管仲,根据土地多少、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还有鲁国“初税亩”)--→土地国有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内容包括: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井田制)--→国家强盛,变法百多年后,新的封建制度确立起来--→①废除奴隶主的特权,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②秦国逐步强盛,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③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但也有一定局限性:轻视教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


    关注 文科综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