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与行:空间 对话与自然生活

 

他们说,舒丹来聊聊见与行吧,都快三年了。就这样我把自己拉回到了2013年......



作者是2013年第二届见与行暑期学校的营员

他们说,舒丹来聊聊见与行吧,都快三年了。

就这样我把自己拉回到了2013年的暑假,想起了我和几十个朋友在香格里拉边上的村子里生活十多天的故事。记忆里还有一些片段,但大多是一种朦胧的感觉,这种感觉沉淀了什么呢。

我很难用语言去描述它,只能尽力尝试着去讲讲。这个学期,学教育学原理的我被问了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比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很难用严谨的定义来回答,不过现在的我觉得见与行定位成暑期学校,是因为它有对话和空间,使得它成为了一个适合青年人的教育场域。



我在屋顶上



空间
教育是需要空间的,除了物理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给人留下的空间,是否有给人一种开放的态度。像备战高考时,给人的身体、时间和思维上的空间都是狭小的,它会扼杀掉教育的活力。见与行的空间感很舒服,没有紧密的行程安排,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人会苛刻地评判你。我记得有一拨人在楼下讨论社会议题的时候我们在楼上听埙,那天晚上吹的是《凤求凰》;有人在屋里看书的时候我们在草坪上打太极;去骑马;做一个pre;举办一场晚会;点上篝火,彻夜聊天。

刚开始会觉得这个活动太无组织无纪律了,我们会每天问家华,今天我们有什么安排呀。他会反问,你们想干什么。现在我觉得这种态度很有意思。我们总是太习惯于被安排去做什么,而忽视了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来到这里的年轻人独立性很强,生活上相处和谐,但每个人脑中的想法都很不一样。教育的态度应该不是一直去给你多少,而是看看你最需要什么。我总会记得那句话:见与行的模样取决于你们的模样。





对话
另一个想到的是“对话”。青年人会很排斥权威者,排斥那种拥有真理向你布道的人,或许对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但真实的“对话”很难发生。平常我们相安无事地进行表面交流,发朋友圈和点赞;遇到冲突时我们固执地关掉对话的门,以胜利者的姿态驳倒对方;内心的故事很难对别人说,因为那是显示脆弱的一面。

因此见与行的对话是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部分。每当夜幕降临,大家就以一种无所事事地状态聊天。和他们从陌生人到朋友再到一辈子的朋友就是发生在这个过程里。大家对他人的态度是开放和包容的,每个人就像是一本书,那个木屋变成了一座真人图书馆。其他人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什么样的?他们精彩的生命体验是什么样的?都是大家好奇的问题。



我在那里。听到了萃萃去打工子弟学校采访的故事,听到骆骆分享的心理学的故事,还有那个木屋的故事,休学去北大听讲座,创业,做志愿者。我被打开艺术院校里狭窄的学科视角,去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我想这才是学习,体验感真实强烈,思考性也随之产生,大家提出很多问题,即使无解也是一种收获。

我也记得,在第一天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刘琳说:“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灵魂”。因为孤独,我们渴望去对话。平等开放的对话是创造多元文化的方式。不过,更重要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每个人的人生都这么精彩,你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自然生活
对话和空间也包括自然生活。在见与行,我们很努力地在生活。或许需要花3个小时做好一顿饭,刚生好的火不小心又灭了,扛回来的木柴被雨水打湿,回家的时候发现厨房被野猪洗劫了,好不容易买来了一只鸡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它。读了这么多年书在生活面前毫无用处。我们会坐在二楼看雪山,阳光出来之后它会变成金色;我们去山林里采蘑菇,妄想可以采到松茸;我们听到周围的鸟叫声和水流声;我们看到了雨后的彩虹。患有自然缺失症的我们回到了山里,回到这种朴实的生活,这里面有生活美学的意味。



见与行也可以看到双彩虹





努力地生活



我觉得见与行留下了很多东西,这些体验在生命里发酵。我会想或许没有在见与行听到人子的分享,我不会学教育学。或许没有这些朋友的陪伴,我不会成为今天的这个样子,尤其是在做一些选择时,会想到他们还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就会变得很有底气。或许我们以后又可以一起去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最后,俗套的问一声,见与行的小伙伴们,你们还好吗。

第四届见与行暑期学校现已开起报名,截止时间是2016年6月10日。

回复后台“报名”或者“见与行”,即可获取报名表下载链接。


    关注 见与行SeeK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