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锢实录  三楼有限责任动物园

 

5月22日下午,围绕野生动物被商业圈养现象为主题的《三楼有限责任动物园》艺术展在位于千灯湖畔的施蓝艺术空间...



5月22日下午,围绕野生动物被商业圈养现象为主题的《三楼有限责任动物园》艺术展在位于千灯湖畔的施蓝艺术空间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施蓝艺术联合肖珊珊、李汉周、张广先、小黑、黄山、黄河、李晓倩、柯坎法、伍嘉雯、谢微灵、禤颖、周琴宜、王羡、河马君、Ershan、洛鹏等一众年轻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者,协同中国鲸类保护联盟、拯救表演动物项目、野生救援WildAid等动物保护组织共同参与展出作品的创作。



展览讨论的话题是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被商业购买及圈养和要求表演的社会现象。艺术家们虚拟并营造了一个对野生动物“仅负有限责任”的动物园,展示“科普教育”和“动物圈养”之间的冲突,讨论如何寻求或维持“商业利益”与“动物权益”的平衡点。希望能通过展览引发大众的思考和讨论,为野生动物引起更多关注。



展览现场被设置成一个虚拟的、极具商业氛围的“野生动物园”,放眼望去,园区里分布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艺术家用拼贴、重塑的手法营造出热烈的、理想化的商业动物园氛围。当观众鱼贯穿过“动物园”缤纷繁华的前区,拉开中央悬挂的黑幕,进入另一个黑暗冰冷的空间,两个区域形成不同氛围的强烈对比。展厅两侧分别展示着参展艺术家们的作品,艺术家们在作品中表达对于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的真实记录及感受,对动物世界的凝视,发掘着它们被商业圈养生涯中的种种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随机抽选了两位到场的观众参与展览的体验互动。被抽中的观众被“禁锢”到展区中央一个小房间中15分钟,并被告知不得说话。模拟动物被“圈养”,被“禁锢”的人得到了参展观众们的高度关注——围观、拍照、甚至投食;而被“禁锢”的人在短暂“失去自由”的同时面对众多观众的围观,在那狭小的空间中似乎显得格外地局促。



施蓝艺术针对互动环节中随机抽取被“禁锢”的两位观众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Q:今天是“三楼有限责任动物园”的“开业典礼”,在出席开幕活动时您被抽中了参与一个非常特别的互动,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在这个互动中的感受与体验吗?

K: 就是觉得作为人被关到一个地方去禁闭15分钟,觉得反过来好像脱离了自己生活的地方,到一个被人欣赏的角度,一直到现在还是挺有那种压迫感,还有孤独感。同时好像被关在这种地方的话有点让人很难去有生存的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觉得挺恐惧的,好像被心伤好像被孤立,然后就是很难去想别的东西,脑子里一片空白,又闷、又孤独的感觉。好像被关在那里,对精神、对身体都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Q:被众多观众“围观”、拍照的时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K: 被观众围观,好像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曝光化被操纵化,就是好像再也没有自由再也没有权利。反正就好像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好像自己属于别人的那种恐惧感。

那种安全感完全是淡失了。

Q:当观众们走进展区,发觉有一个人被禁锢在那里的时候,大家都很下意识地去围观、拍照、嬉笑,还给“被囚禁的动物”投食(包括你自己在内),这个时候其实观众们都脱离了现实的语境,似乎瞬间遗忘了这是一个关于动物主题的艺术展览,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K:这样的话如果真的是一个很可怕的境地,可能你在社会上或者在现实中,如果你是掉入或者被掉入这种被围观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然后并且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也不少。

Q:借助今天的体验,你能想象得到那些被禁锢、被圈养的动物们的心情吗?

K: 如果以我个人的感觉去想象动物(被禁锢)的感觉的话我觉得动物还真的是很惨,它意识到它也没有权利去选择,没有权利去做,也没有权利去主宰自己的命运,还被禁锢在这里,被欣赏,被拍照,其实是挺可怕的,挺残忍的一件事情。



短暂的实验必定不足以令参与互动的观众深刻理解动物被圈养、被禁锢、被表演的清楚感受。但展览抛出的论题,则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的思考。

同样作为自然界的生灵,无论以何种方式生存,地球上的动物们都与人类一样承受着生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意义。

展览主题:《三楼有限责任动物园》

展览时间:2016年5月24日—2016年6月24日(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佛山市南海区灯湖东路1号友邦金融中心一座M层施蓝艺术空间

主  办 方:施蓝艺术机构

创作参与:ErShan、黄山、黄河、河马君、柯坎法、李汉周、李晓倩、洛鹏、伍嘉雯、王羡、肖珊珊、谢微灵、小黑、禤颖、张广先,周琴宜(排名不分先后)

展览支持:中国鲸类保护联盟、拯救表演动物项目、大耳兔村落、野生救援WildAid、公益慈善论坛、绿创中心
- END -
欢迎关注 大粤艺术
享有更多福利
阅读原文
5月广东展览大全


    关注 大粤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