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外科技术(Surgical technique of metal locking osteosynthesis)

 

LCP的生物力学(1)...



前言

传统接骨板的贡献

1、缩短了骨折治疗周期

2、基本满足恢复患肢功能的需要

传统接骨板固定的理念

1、解剖复位

2、加压固定

传统接骨板带来的并发症

感染、骨萎缩、骨坏死、延迟愈合、骨不连、感染和再骨折等

稳定性依赖于骨及接骨板之间的摩擦力





锁定板产生的背景

生物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 BO)理论

内涵:

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的血运,固定确切而无需加压

原则:

1. 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骨折局部软组织的附着

2. 不以牺牲骨折部的血运来强求骨折块的解剖复位,

3. 使用低弹性模量,生物相容性更好的内固定器材

4. 减少内固定物与骨之间的接触面(皮质外及髓内)

5. 尽可能减少手术暴露时间

支架与钢板的结合

1、头部带有螺纹的锁定螺钉与钢板的锁钉孔构成内固定支架锁定单元

2、传统螺钉与动力加压孔构成加压 单元





锁定钢板的结构特点

解剖钢板    与骨面有较好的贴附

有限接触    尽量减少对骨膜的压迫

锁定螺钉与锁钉孔构成成角稳定结构

接骨板边缘逐渐变薄,减轻对组织损伤的程度

接骨板头部边缘有数量不等的小孔,可以用于克氏针临时固定或缝合软组织固定

锁定钢板应用原则

单纯应用加压孔--加压接骨板

单纯应用锁定孔--桥接接骨板

两者结合-----加压锁定接骨板

适应症

加压技术--关节内骨折;简单的骨干骨折

桥接技术--多折块的骺部和干部骨折

两者结合

1、涉及到关节的干骺端多折块骨折

2、具有不同类型的多节段骨折,即加压应用于简单骨折;桥接应用于多折块骨

具体包括:

关节周围骨折

支架和加压作用

复杂的粉碎骨折

不需精确复位,支架弹性固定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成角稳定作用,较强的把持力

假体周围骨折再修复

锁定螺钉单皮质固定

Understanding of Stability and Its Biomechanics

抗疲劳测试

屈服点(yield point)取决于工作长度

如果是1mm的间隙,所有工作长度的接骨板都能承受1000,000次周期,但如果是6mm的间隙,只有最短的工作长度能承受1000,000次周期

所有轴向负荷的失败都是由于接骨板的失败而不是螺钉的松动

接骨板失败 91.67%是在DCU孔

轴向强度及抗扭力强度

有效工作长度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最为重要。

每减少一个螺钉会减弱整体约10%的稳定性。

骨折区两端三枚以上的螺钉对于提高轴向稳定性的效果不明显。四枚以上的螺钉对于提高抗扭力强度也不明显。

抗扭力的强度不受中位螺钉位置的影响

接骨板和骨的距离增大以及选用一块较短的接骨板都会对轴向强度及抗扭力强度产生影响

工作长度的延长比接骨板和骨之间距离增大的影响更大

von Mises(应力区)



作为内固定支架使用时钢板的长度

内固定支架的理想理想长度取决于2点: 接骨板跨越的长度和螺钉的密度

接骨板跨越的长度 = 接骨板长度/ 骨折区长度 ( >2~3 粉碎性骨折, >8-10 简单骨折)

螺钉密度 = 打入螺钉数量 / 接骨板的孔数 (8-10 简单骨折)

骺端自攻型螺钉全长固定、骨干部自攻自钻螺钉单皮质固定

正确理解锁定板设计的理念,掌握手术技术是提高疗效的基础

研究和应用术后对骨的成活质量评价的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稳定方法,从而进一步改善预后

弹性固定优势明显,但弹性固定的应力极限仍需深入研究

内固定材料必须满足理想状况下的许多要求,材料学的发展也极为重要

生物学内固定术后如何康复训练、什么样的方案能遵循骨折愈合的规律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注 徽杭骨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