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没有拆不掉的联盟 只有不努力的说客

 

张仪连横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一国独大;齐国、楚国是仅次于秦国的强国。但无论如何,东方各国都不能单...



张仪

连横
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一国独大;齐国、楚国是仅次于秦国的强国。但无论如何,东方各国都不能单独抗秦。这就产生了两种政治诉求,韩赵魏燕等弱国希望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齐国两大强国,称为“合纵”。就是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而秦国和齐国则希望对弱国进行分化瓦解,称为“连横”。就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
合纵连横不仅仅是一些外交活动,其威力是无穷的,这对诸侯列国有很大的诱惑力。那么要搞合纵连横,就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来穿针引线,沟通串联。纵横家就此应运而生。张仪就是这些人的主要代表。

张仪(逝于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
其实,五国之间内部也有矛盾,不肯齐心协力。经不起秦军反击,五国联军就失败了。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他向秦惠文王献了个计策,就被派到楚国去了。
楚王被骗
张仪到了楚国,先拿贵重的礼物送给楚怀王手下的宠臣靳尚,求见楚怀王。楚怀王听到张仪的名声很大,认真地接待他,并且向张仪请教。
张仪说:“秦王特地派我来跟贵国交好。要是大王下决心跟齐国断交,秦王不但情愿跟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把商于(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献给贵国。这样一来,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得了秦国的信任,岂不是两全其美。”楚怀王是个糊涂虫,经张仪游说,就挺高兴地说:“秦国要是真能这么办,我何必非要拉着齐国不撒手呢?”
楚国的大臣们听说有这样的便宜事儿,都向楚怀王庆贺。只有陈轸提出反对意见。他对怀王说:“秦国为什么要把商于六百里地送给大王呢?还不是因为大王跟齐国订了盟约吗?楚国有了齐国作自己的盟国,秦国才不敢来欺负咱们。要是大王跟齐国绝交,秦国不来欺负楚国才怪呢。秦国如果真的愿意把商于的土地让给咱们,大王不妨打发人先去接收。等商于六百里土地到手以后,再跟齐国绝交也不算晚。”

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一面跟齐国绝交,一面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商于。齐宣王听说楚国同齐国绝交,马上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同进攻楚国。
楚国的使者到咸阳去接收商于,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说:“没有这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 使者回来回报,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兵十万人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也发兵十万人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不但商于六百里地没到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从此大伤元气。
张仪用欺骗手段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


张仪通过自己极富效果的努力,确实影响了战国后期的政治发展。在他的策划下,秦国在各诸侯国之间,不断地“骚扰”其他诸侯国,其他诸侯国摄于秦国的压力,小心应对,用心防范。

今天中午,河北省委党校丁万明副教授将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评说资治通鉴》第一部之《张仪连横》。
《张仪连横》《百家讲坛》

播出时间:5月28日 11:42





参与“手艺”摇一摇 轻松赢大奖

猛戳阅读原文↓ ↓ ↓


    关注 央视科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