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资讯丨温氏股份——打造最农业概念股~

 

在过去的2015年即将结束之际,中国农业企业界迎来了一出重头戏——温氏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在业内外...



      在过去的2015年即将结束之际,中国农业企业界迎来了一出重头戏——温氏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在业内外引起不小震动。一亮相,温氏股份就扶摇成为深市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以11月24日收盘价计算,超过2000亿元),让各色人等刮目相看。

 ▼温氏科技园鸟瞰图



作为一家传统的农业企业,温氏股份市值超越包括平安银行、万科等在内的众多龙头企业,此事引起多方争议。温氏股份的估值究竟如何评判?每人自有不同的标准,目前远未到下结论之时。

在温氏股份上市之前,中国农业领域还未出现过一家真正符号式的企业,对于总体规模庞大、基础地位不能动摇的农业产业来说,实乃不小的遗憾。其实,温氏股份并非横空出世,这家企业已修炼了多年,只是未曾被更多外界人士所知。

如今,借着温氏股份上市引起的普遍关注,我们不仅仅要问“温氏为什么这样红”,更应该讨论的是:中国农业企业的地位如何提升?在经济形势大变革的背景下该向何处走?
丨两千亿市值背后


温氏一夜间蹿红资本市场,看似暴得虚名,实则绝非偶然。无论是经营模式、股权结构,还是对于信息化工具的倚重,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温氏都有其深刻和独到之处



温氏作为一家极其正统的农业企业,市值却超过了平安银行、万科等龙头企业,这事有些意味深长。这其中或许存在偶然因素,或许与投资者的心态以及经济发展大环 境都有关系。不过,联系起温氏上市前后农业板块的整体躁动,这也反映出当下资本市场看好温氏的模式及发展前景,乃至整体看好现代农业的未来。

农业领域向来有投资周期长、利润率低、融资难等特点。这不仅阻碍了农业企业的发展,也阻挡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的脚步。对于四处寻找机会的资本而言,如温 氏整体上市这样的投资机会,是十分宝贵的。温氏的2000亿市值,会极大刺激资本对农业的想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产业界很可能会掀起新一波投资热 潮。

除此之外,温氏成为深市总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还有着更深刻的寓意。
丨中国农业产业的代言人
温氏上市后的表现,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反响,究其原因:一是温氏自身在中国农业产业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二是资本看好的同时,公众和其他产业界对农业的认 知却大体还停留在传统、落后、低效等印象上。资本是精明的。如果一家企业有耀眼的业绩记录,有清晰的经营模式,有庞大的基本盘,有丰富多样的产业业态,有 强大而精微的管理控制系统,有国内顶尖的农牧业相关技术,有强悍的管理团队,有独到的企业文化……那么不投它投谁呢?只是,公众不了解,而农业企业一般先 天低调,即使是业内一流的公司,也极少善于向外界展示自身。于是,反差产生了,并激起千重声浪。

温氏这一仗,对于中国现代农业产业至关重要。上市之初的2000亿市值,令这家公司自然拥有了足够的地位和较高的话语权。中国农业产业的问题和困难,经它传递出来就有较重的分量;中国农业企业探索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在管理和技术上所达到的高度,由它展示出来,自然带有说服力。

中国的农业产业,在总体现代化程度上落后于世界水平,在此背景下,很少有人了解或相信,以温氏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在农业技术、生物科技、信息技 术等的应用上,以及在公司的管理水平上,已经具备大公司的气象,接近世界先进行列。以母猪年平均产仔量为例,世界水平为30头,国内平均水平为16头,温 氏做到了26头。温氏成为公众公司后,类似数字将得到更多披露,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公众对本土农业产业的信心。

经此一役,温氏已在事实上成为中国农业产业界的代言人。查看温氏的股权结构,不难发现,这家公司追求“大同”、崇尚“共富”的企业文化,在国内农业产业 界有很高的声望。温氏股份成为公众公司后,走到聚光灯下,将极大冲击公众心目中农业企业“土包子”的原有形象,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中国农业企业家群体的形 象。在某种意义上,这家公司的领导者或将被视为中国企业界新一位符号式的企业家。这对于正在迅速走向国际化、加入世界俱乐部的中国农业产业来说,至关重要。
丨温氏撬动的经济规模
温氏之所以能在市值上有如此表现,与其市场地位密不可分,在最为核心的两块业务上,都占据市场第一:2014 年肉鸡上市量6. 97 亿只,市场占有率为19. 10%;肉猪上市量1218.27 万头,市场占有率1.66%。虽然已是老大,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温氏现有5 万余合作农户,据该公司人士透露,公司还继续在东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布局,并要求每个地区都要具备生产1000万头猪的能力,目前在内蒙古、吉林、 辽宁三省建设了多处养猪基地,并于近日成立了东北养猪分公司谋求更大发展。这项布局从四年之前就已开始,公司一直在为此做基础工作,如摸清当地气候环境, 了解当地人文习俗等。2015 年前三季度,温氏平均每头猪纯盈利在400 元左右,也就是说,仅新布局的这部分生产基地,就有40亿的纯利润可以预期。这项计划最终落实的可能性有多大,不得而知。但温氏股份董秘梅锦方表示,公司 历年来规划实现准确度在95% 以上。

除养猪和养鸡之外,公司还在密集布局养牛、养鸭、蛋鸡、水产等诸多产业,而饲料、动保、农牧装备等业务板块,也都有相当的规模。只不过,这些产业多是在 温氏体系内循环,少为外人知,甚至据副董事长温志芬说,在计算集团产值时就完全没把这部分考虑进去。应当注意的是,温氏已经提出了“实现千亿企业”战略系 列目标,在实现千亿市值后,继续往千亿产值的目标迈进。千亿市值只是系列目标的第一步,后续的目标或许会激发起人们的想象力。

这些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一家农业企业所能撬动的价值和经济规模,只要这家农企确实掌握了一种可复制的扩张模式。套用一句用俗了的广告词:农企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温氏集团近几年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


温氏模式的说服力
资本市场一开始就给予温氏如此之高的估值,很大程度上是认可其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的生命力,以及公司高效实施该模式、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实,这一模式在国内流传甚广,效仿者甚众,遵行此道并非惟有温氏一家。甚至,对这模式本身的质疑也时而有之,不乏有人认为难以避免质量失控、管理失控 的风险,如合作养殖户为提高畜禽的成活率而偷偷加药,或受高价诱惑而私自外卖等。有很多“公司+农户”模式的效仿者,在猪价波动之下都十分被动,难以保证 整体盈利。对于他们而言,养猪业也带有浓厚的“靠天吃饭”色彩。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阁曾有一个观点可用在此处:“商业模式很容易复制,但真正决定成功与否的,是对模式的执行。”

相比绝大多数效仿者,温氏体系拥有庞大的网络和多层次的内部市场,这令其具备从容应对价格波动的底气,它甚至不太关心猪价波动。“猪价很难预测,温氏对 此不是特别关心。”温氏集团董事会秘书梅锦方说。“猪价一般都处在为期3年-4年的周期性波动当中,因此对于猪价波动,温氏是以平常心对待,而将注意力集 中在打造内在基础上。”据悉,前三季度,温氏股份业绩表现亮眼。公司实现营收335.5 亿元,同比增长27.3%;净利润47.9 亿元,同比增长282.1%。其中,三季度实现营收136.7 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净利润31.2 亿元,同比增长71.8% 。

梅锦方表示,温氏能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到今天,所依靠的并非仅仅一个“公司+农户”模式,在此之外,还有其他核心竞争力并为支撑,如公司对打造内在 基础的重视、高度信息化、对环保的坚持、追求“大同”的企业文化,等等。其中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和对环保的坚持。
“天网”无处不在
对于“公司+农户”模式的疑虑,无非是担忧公司对合作农户的管理鞭长莫及。对此,在科学技术、信息化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有一种观念相当有说服力:管理存在鸿沟,就用科技抹平。

▼几种主要养殖模式的对比



温氏能把“公司+农户”模式做到今天的份上,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有技术手段作为后盾。一套强大、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温氏最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这套系统已经深植于温氏的血肉骨骼,支撑起庞大的规模和体系,好比一张绕不开也离不开的“天网”。

温氏集团信息中心副总经理徐国茂说:“企业做到哪里,信息化就到哪里。只要网络通了,系统就能实时监控到位。可以说,整个公司的决策都熔铸于信息系统之中。”公司董事长温志芬的表述是:“如果没有了科技系统的支撑,温氏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全军覆没都是可能的。”

目前,温氏建有两个云数据中心,共100多台服务器,这两个数据中心相互容错,能够防止大多数突发意外,保证企业正常运行。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农牧企业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

温氏将合作家庭农场的信息化都纳入了集团整体的信息化体系之中,在自己的每个养殖场内都装有监控终端,负责采集一切数据,供后台分析,并支持对养户的结 算。从2011年起,除少部分人工输单外,绝大部分数据都通过各种设备自动采集,甚至很多猪场都已实现全自动化。温氏还正在推行“养户卡”,养户领料时刷 一下卡,系统就会自动采集相关数据,自动结算,并生成养户结算表。

公司的技术员在对养户进行监督和指导时,手持便携终端,便可获得所有的数据,并自动上传到公司的后台系统进行分析。部分数据甚至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公司管理人员调阅时只需在电脑屏幕上用鼠标拖动即可。

温氏把物联网铺到了每一处猪场、每一个鸡场,数据监控的神经网络深入到农户每一次领料、每一次打药,乃至每个猪舍每一天的采食量。“天网”无处不在、无 时不在,在这种严密监控下,5万多合作家庭农场实际无异于公司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区别只是养殖户不用每天在公司大楼里坐班而已。

而与一般涉足农业的电商或IT企业不同,从1991年就开始构建的温氏信息系统,是直接从多年的生产管理场景当中生长出来的,是由内而外扩张,而非由外而内移植的。在这方面,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搞自行开发。高达130多人的专职开发团队规模,在业内实属罕见。

目前,公司最先进的猪舍、鸡舍,已实现全自动管理。不过这种管理是根据理想模型自动运行的,温氏希望将来可以在每栋猪舍都实现远程精确操控。

▼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生产模式


环保是核心竞争优势
目前,传统养殖业面临的最大矛盾无非两点:一是用地,二是环保。前者,温氏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解决了,后者则与信息化一样,成为了温氏最强的核心竞争力 之一。温氏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抓环保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科室、配备了专门的队伍,力度在业内罕有。温氏的环保并非纯投入,而是有产出的。

以温氏下属的一个典型的活禽交易中心为例,每日产生数十吨废水,这些水经十一级净化处理后,水质可超过普通自来水,可循环使用,而净化处理所节约的成本正好与自来水价相抵。

据一位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一个典型的活禽交易中心建设一套净化系统需投入80万元,但建成后,仅仅通过使用循环水节约自来水费,只需四五个月就可收回建设成本,这还没考虑处理过程产生的有机肥收获以及环保效益。同样的逻辑,在温氏下属的养殖场也是通用的。

上市后,温氏进一步提出了“把环保技术打造成温氏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为此,集团提高了合作农场主的准入门槛:农户欲与温氏合作,必先通过环评,硬件经验收合格后才会确定合作关系——为这项坚持作保证的,是公司与合作农户每年签订的多达十几万份委托饲养合同。

▼温氏物联网智能养殖平台




▼新型活疫苗二车间


上市之后的雄心
上市以后机会更多了,对抗不确定性因素的底气也更足了,公司发展的步子可以比过去更大一些。

上市对公司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对此,不同的公司及管理者有不同的观念。华为、老干妈、娃哈哈等知名企业一直没有上市,因为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有各自的坚 持,认为对自己的企业而言上市得不偿失。而温氏在终于完成多年来的上市梦后,大家更感兴趣的是, 上市之后该公司将向何处走。
努力与市盈率匹配
温氏多年来一直低调,如副董事长温志芬所言,当初作为一家相对封闭的私人企业,对内部股东负责即可,无需考虑对外发声。特别是自2012年开始谋划上市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公司更是几乎在大众媒体上绝了声迹。但上市之后,公司便不可能再保持过去的低调了。

11月末,温氏在位于广东新兴的总部召开了媒体恳谈会,就温氏接下来的发展思路进行沟通交流。“如果再像过去一样低调不说话,公众会有各种猜测。”温志芬在会上说。

对于外界围绕2000亿市值的争议,温志芬如此表示:“有人认为,农业企业特别是国内农企,不该有这么大的市值,但这只是观念的不同。温氏有能力保持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与公司的市盈率相匹配。”

他坦言,30年来温氏的发展主要是利用自己的资金,现在选择上市,主要目的也并非募集资金,而是保障集团持续健康发展。“过去,集团的业绩波动对发展节 奏影响较大,上市之后,有社会资金的支撑,将会极大减小这种影响。”董秘梅锦方对此看法一致:“上市以后机会更多了,对抗不确定性因素的底气也更足了,公 司发展的步子可以比过去更大一些。”

作为公司领头人,温鹏程表示,温氏股份作为加入上市公司俱乐部的新生力量,将积极探索用好资本市场新平台,发挥好资本市场的力量,创新发展方式,为促进 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提升产业效益,完善齐创共享机制,让温氏全体合作者受惠于新的事业发展平台,促进温氏总部所在的云浮市、新兴县社会经 济发展……从而让全体参与温氏事业发展的合作者过上美满生活。
继续扩展产业链
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后,温氏是否会调整主业方向?温志芬表示:“温氏过去、现在都以养猪和养鸡为绝对主业,并且这个重心在未来10年内都不可能转移。”不过, 目前公司正将海洋养殖作为探索发展的重要方向。他认为,这个领域一旦探索成功,会对公司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公司同样大力探索的还有养牛和蛋鸡业。

农牧装备是温氏另一块不太为人知晓的产业。温氏在自己的体系内已经全面实现机械化,正在全面实现自动化,并向全面智能化探索。不过,温志芬表示,在这个领域,公司主要是面向体系内部市场。

对于一条完整的养殖产业链条,温氏目前已拥有比较完善的前半段,至于下一步,温志芬透露,希望能够向加工与分销拓展,即完善产业链条的后半段;短期内,温氏会先着重发展初加工,建自己的生鲜链条。

据了解,温氏11月初在深圳德隆广场开业了第一家自有的生鲜旗舰店,并对这块产业抱有很高期望。“过去,温氏在这方面一直在练兵、尝试,现在则作为明确的战略规划提出来了。”温志芬说。
上市长征路
几经曲折,反复选择,温氏最终登陆资本市场,其间的纠结可以给其他企业以借鉴。

早在上市之前,温氏已是国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力也最大的农业企业之一。这样一家企业,去股票交易所里敲一次钟,在外人看来似乎顺理成章,如今的结局也看似完美得有如童话,完全符合人们对于一个理想企业的想象。

但真实的故事远比这麻烦得多。温氏整体上市,折腾了十几年才得偿所愿,其间所解决的难题:一是集团股权结构的历史遗留问题;二具体上市方式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
温氏早在1998年就开始谋划上市,但数度受阻。

2002年,温氏当年销售收入达28亿元,于是将广东省新兴县内的养猪公司“华农温氏”改制为股份公司,准备以此为平台实现上市,后因股东超200人问 题搁置。2008年,温氏将动保业务从集团拆分出来,组建大华农,并完成改制,再次准备上市,但又因暂停发行新股,大华农上市进程受阻。2009年初,曾尝试由华农温氏借壳上市,经过充分论证后,仍因股东超200人问题无法突破而中止。

2009年下半年,温氏转向谋求大华农IPO上市,随着创业板设立,2011年3月8日,大华农最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至此,温氏集团上市征程才刚刚完成第一步。而继续研究和寻找上市机会,成了温氏集团董事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012年2月起,温氏集团高层与中金公司数度接触,商谈推动温氏股份上市问题。但此时集团股东超200人的问题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2013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修改后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温氏“股东超200人”问题有了解决希望。根据该办 法,集团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后,可申请核准为“非公众上市公司”,然后再申请挂牌上市。2014年9月,温氏股份通过证监会审核,确立为非上市公众公 司,从而去除了上市路上的最大障碍。

障碍既除,剩下的问题就是,温氏到底采取什么方式上市。
IPO还是吸井?
当时,温氏有四种方案可以选择:第一,独立IPO;第二,吸并大华农;第三,借壳上市;第四,海外上市。而根据资本市场的实际状况和温氏自身的情况,真正可行的是前两者。但究竟是采用IPO方案还是吸并大华农方案,他们陷入了纠结。

IPO方案,是一个比较圆满的上市方式。事实上,温氏原本也一直是按照IPO方案做申报材料的。但是2014年IPO开闸后,等候审核的公司多达数百 家,温氏将面临漫长的排队时间,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相比之下,吸并大华农方案可以较快实现上市,但温氏家族旗下会少了一家上市公司。

从2014年12月开始,温氏高层为这道选择题反复开会商讨,并与证监会、深交所反复沟通交流,选定方向几经调整,大华农股票几次停牌又复牌。直到 2015年2月11日下午,温志芬接到深交所创业板部的电话,得知吸并方案得到了深交所的同意,并已准备报证监会批准。当晚,集团再次开会,一致同意走吸 并上市之路,中止了原计划申报IPO的流程。



    关注 故城老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