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奇葩说辩题“在朋友圈秀晒炫,要不要克制”到社交APP为什么没有匿名踩

 

相比于纯脑洞题,“在朋友圈秀晒炫,要不要克制”这类辩题更接地气,姜思达一跺脚发明的“匿名踩”为什么在社交APP中不存在呢?...





相比于纯脑洞题(比如“谁去拯救世界”),“在朋友圈秀晒炫,要不要克制”这类辩题更接地气。前者基本上停留在想象之中,如果观众不感兴趣很容易走神儿;后者是每天都会遇到的,无论是否感兴趣,都无法避免的进行思考。

蔡康永团队的持方:不要克制。

高晓松团队的持方:要克制。

邱晨从“我”的角度去解题,她先分析读到信息的人觉得不爽的原因,这也是辩论的常见技巧,分而治之。艾力也常用这招(^_^)。邱晨用得好的主要原因是所选择的例子都很有代入感。首先马薇薇秀恩爱在《奇葩说》经过了多期的酝酿,观众已经接受而且能产生画面感。艾力早睡早起,在二三十岁的人群中(《奇葩说》主要观众年龄层)很难有早睡早起的生活状态,不过大家又对这种生活状态存在一种浅浅的向往。马薇薇在《奇葩说》第一季夺冠,引起邱晨参赛并夺冠的事情,很励志(与其羡慕朋友的成就,不如自己行动起来,因为我也有相同的技能)。最后以加导师朋友圈结束,是将小搞笑和自己向上的需求兼容在一起。

整体来讲,邱晨很能抓住观众喜欢什么、敏感什么,同时又很真诚。所以她在最后说的被黄执中打败那次,了解“原来辩论也可以用观众听得懂的话来说,而且说得很有趣”,说明她在这方面有过反思和研究,是积累的成果。

蔡康永的两次发言分别从“别人”和“我”的角度上来讲,第一次从“成全别人”的角度:秀晒炫不代表发的这个人对这件事很自信,恰恰相反,他可能觉得很没安全感。第二段发言是从“自己”做事的角度:先解答高晓松的问题,我们不能够只看到欲望被评价而不好的那部分,而不要欲望好的那方面。

先部分同意/反驳对方辩论点的问题,是辩论的常规技巧,有两个意义,第一是表示对对方的观点思考过,并非盲点;第二是让观众完成从对方观点到自己将要表达的主要观点的切换。蔡康永说的角度都是我最喜欢的角度,朋友的情感,以及人性。但他观点中光辉并非他人能够模仿,因为第一是他是个智慧而敏感的人,年龄上成熟,经历丰富,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他思想中的智慧难以模仿;第二是他的家庭背景,受过的教育,以及身份地位让他已经站在金字塔的顶部,看到的风景非常人可见。

再说“要克制”的一方,姜思达表现一如既往的非常好,第三季他逐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风格,即:逻辑性+夸张的表达。他讲说我们原来是想share,后来想show,最后想show off,当我们进化到show off的时候,价值观就off了(注意:这时观众正在思考他的价值观),然后画风一转,跺脚说:秀晒炫的人就是low鸡。引发了全场的爆笑(这里是反差的效果)。姜思达的发言风格上和肖骁类似,不过他的观点总体上层次性更多,逻辑性更强。然后他说:为什么社交APP上只有赞,我要发明个“踩”,而且是“匿名踩”!

关于这道辩题,我自己的观点是,最好要克制,克制不住也没什么。要克制,是因为好好的对待自己的同时,也要好好的对待其他人。朋友圈是熟人社交,我们要包容、理解父母、家人、朋友、同事,要尽量顾及到他们的感受,这也是应尽之意。蔡康永团队的精彩辩论并没有打动我,因为他们只讲了好的一面,并没有讲事情的另一面。他们更多的是从“我”的角度去讲,而很少从“他人”的角度去讲。蔡康永、高晓松都承认,他们很少发朋友圈,蔡康永说“我是超级克制的人”。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目前的态度,我仍然理解和接受每个人的生活态度,想要去秀,有这个冲劲儿,也挺好。

作为互联网的老兵,现在服务于微博,可以稍微讲讲我对社交APP没有“匿名踩”这个按钮的理解。先发散一下,记得前一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一篇对“facebook中like”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期望朋友在facebook上给他“like”,发的都是各种正面价值的图片,比如美食、旅行、努力的工作。其实他的真实人生是大部分时间里凑合吃饭、在网上浏览风景图片然后P上自己、被枯燥的工作和严苛的老板折磨得无可奈何。后来他决定“做自己”,发了一组真实生活的图片,结果没有人给他“like”,他很失望,觉得生活更加绝望。

这时候,我们要问:他在发这组图片的时候,不是应该已经有预期不会有人“like”,为什么还要失望?

他虽然预期到了,但是仍然抱着期望别人来关心他,关心他觉得不可爱的自己。

这些都是人性中复杂的一面,我们只有接受,而不是简单的评价“该不该”这样。

“匿名踩”就是踩到了人性中的这个点。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你可以要自由(你可以不点赞),但是不能伤害他人。你不点赞他都可能觉得不开心(没有刷到肯定,没有刷到存在感),何况你来个“匿名踩”。他秀晒炫伤害不到你(即使伤害也是被动的行为),你“匿名踩”却很可能伤害到他。这就是社交APP没有这个功能的根本原因。
社交APP主要承载几个功能,第一是信息媒介(比如微博越来越多的承担这个功能),第二是共同兴趣的讨论和分享(比如贴吧这样的社区类型产品),第三是展示自己,大V刷影响力,小V刷存在感(微博的橙V,微信的公众号和朋友圈),当然这里没有更细化的去区分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

没有在网络上体会过关爱的人,大概很难理解网友们给予的关爱有多么温暖。如果你在游戏的公会里待过,也许能理解他们在游戏关服的前一天,可以在第一次登陆游戏的场景里坐上一整天,可以千万一起人等待敲钟;也许能理解他们可以每天都等上一两个小时,凑齐人在凌晨一起去刷新一天的任务。如果你在社区里混过,也许能理解午夜里网络那一端的嬉笑怒骂,毫无理由的支持,和古道热肠。连安迪也能为奇点的一句话会心一笑,网络的魅力也是面对面无法代替的。那些志趣相投的,交往便有可能从线上发展到线下。

所以,人们之所以喜欢社交APP,之所以每天玩社交APP,是因为这里能得到信息、兴趣交流、创建影响力和存在感,得到现实中可能无法得到的关爱。如果说网络暴力是对某个名人、某起热门事件的围攻,那么“匿名踩”很可能造成对普通人的围攻。如果有“匿名踩”,大家在登录的时候便会提心吊胆,担心随时随地被人嫌弃,那么,谁还回来玩儿社交APP啊。这便是没有“匿名踩”这个功能的直接原因。


    关注 梁田风筝爱思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