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点评】《透过地名看文化》

 

鹤壁,这座北方小城,用一个个地名向我们展示着它的过去,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展示着它的厚重和深刻。...

透 过 地 名 看 文 化
 ——用一双文化眼看鹤壁

李鑫焱

“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鹤壁,这就是我的故乡。

在这里有被誉为“北方漓江”的淇河,有古代第一军校美誉之称的云梦山,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伾山石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十九篇都是歌颂这个美丽的地方,可见其历史悠久。

姑且先不谈论这些美丽的风景,也不罗列这些古老的诗句,单从鹤壁的多个地名中,你就能品出历史的沧桑之感。

阿斗寨——亡国之君的流放地

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刘阿斗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这位亡国之君在投降司马昭之后,长达八年的生活却鲜为人知。正所谓“胜者王,败者寇”,作为一位亡国之君,他投降之后的事情,自然少人再去探寻。

然而,阿斗晚年的生活故事在鹤山区鹤壁集乡的蜀村(与安阳市接壤)一带却广为流传,至今不衰。蜀村人乃至毗邻的安阳市的百姓对蜀村曾是刘禅被放逐之地确信无疑。

百姓盛传:当年阿斗来到这里以后就把村中的那条河命名为金线河,借此来寄托他对故国家园的思念。这个孤独的落魄之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满目河山泪,回想自己的父亲“中山靖王”,回想父亲和部下浴血奋战,回想丞相的殷殷教导,回想起当年辽阔的蜀汉江山,却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拱手送人。晚年他居住在这里,也许是对父亲的思念与愧疚,也许是垂暮之年的悔恨,也许是茕茕独立的悲凉,他在山上题名“中山寨”。随着历史的变迁,此地被后人称为阿斗寨。

此地还流传这样的传说:阿斗一行来到此地,他将在宫中学到的养花技术带到了民间,蜀村人祖祖辈辈受到阿斗养花遗风的熏陶,成为了种花的能手,因此花卉种植成了蜀村的传统产业,发展到今天,蜀村已是远近闻名的“花卉之乡”。阿斗也造福了一方百姓。

岁月流走了战争的硝烟,逝去了往日的悲痛,但这里却记住了他——阿斗。

如今的阿斗寨,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是废墟一片,也许正是让我们记住曾经有这么一个感伤的君主在这里度过了余生,也许更是让我们懂得人生,懂得历史。

穆桂英寨、穆桂英洞——一寨一洞祭英灵

鹤山区姬家山乡娄家沟,留下了着我们的巾帼英雄穆桂英的印记。跟随父亲来到这里,只能看见小桥流水,宁静祥和的人家,墙根有晒太阳的老人,他们给了我们指引。

老人说娄家沟就是当年的古战场,穆桂英寨、穆桂英洞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在这里,穆桂英曾经与萧太后交数次兵,留下了很多值得人们追寻的故事。

穆桂英寨,占地面积有100多亩,整个寨子只有一个寨门,老人说它是当年穆桂英囤兵和练兵的场所。四周寨墙高耸,让人感觉当年寨内一定戒备森严。乡里人都说,穆桂英当年之所以选择在草帽山上安营扎寨,是因为这里地势险要,穆桂英洞和穆桂英寨都像铜墙铁壁,牢不可破,而且穆桂英驻扎在这里能守能攻,是抗击辽兵的首选之地。

看过了穆桂英寨,感慨万千,不等我发出感慨,我又来到了穆桂英洞。穆桂英洞是天然形成的岩洞,且洞中有洞,相互通连,并有多个进洞口和出洞口,主洞约3米高、5米宽,深近20米;主洞内有的支洞迂回曲折,深达500多米。村民说,主洞和支洞分别是穆桂英的帅帐和她的部下平时休息的地方,他们的粮草和军械也储存在洞里。大军未行,粮草先行,不得不佩服穆桂英的眼光独到,将粮草放在岩洞里,既防止粮食变质,同时又保证了粮草的安全,军队了又了粮草的保证,军心才能稳定。真是“运筹岩洞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看着这痕迹斑驳岩洞,我想象着杨家众将领在共同商讨军事的情景,在这里他们安营扎寨,在这里他们屯兵训练,在这里他们整装待发,在这里他们浴血奋战,岩洞因此染上历史的痕迹,山寨因此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者。

萧家寨——一个女强人的见证

萧家寨位于盘龙山,早在宋辽对峙时期,由于盘龙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辽国萧太后率兵侵犯中原时曾驻扎在这座山上,在这里建造山寨,修筑工事。因此,盘龙山就被称为萧家寨了。这一切的传说与记载,都让遥远的辽国历史,也让萧太后那个演义中的女人一霎间竟变得近到可以触摸的距离。据说,前些年,还有有人在山上放羊时曾捡到过古代兵器呢。

如今的萧家寨已经不复当年的风采,即使在这断壁残垣之间,萧太后的王者风范依稀可见。萧家寨寨顶,秋风飒飒,草木萧萧,当年的寨门、营房、哨楼已经伫立千年。岁月悠悠,历史变迁,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唯有青石上积水的石舂记得当年这里囤兵时燃起的炊烟,唯有那寨墙上纵横的纹路记得当年的喊杀之声。

伫立千年的古建筑如今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这寨子却见证了萧太后这个女强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成为她一生戎马的标志。

初此之外,因给军队供应柴伙而形成的“打柴口”,贩卖马匹而形成的“马庄”,还有训练军队场地形成的“教场”,无一不显示出鹤壁地名与历史的关系,彰显着鹤壁深厚而悠久的文化。

鹤壁,这座北方小城,用一个个地名向我们展示着它的过去,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展示着它的厚重和深刻。但是,鹤壁没有因为历史的厚重而失去了个性,它挟着昨日的成就,它在今天的经济浪潮中大步向前,更用蓬勃的活力证明着它无穷的魅力。

教师点评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悠扬悦耳的戏剧,韵味十足的书画,独特的建筑,优美的诗词,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这些都是今人谱写的辉煌乐章。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它们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使得现代生活丰富多彩。

一名中学生,因为他对于故乡的热爱,因为他对故乡名人的崇敬,他用心的搜集了很多资料,甚至让父母带着自己穿梭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除此之外,他还在网上查找资料,虚心的向老师请教,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资料,他才能够在拥有资料的基础之上精心选择,文章才能有如此浓浓的文化气息。

本文作者抓住鹤壁城市古老历史的特点,不从《诗经》中去引经据典,不从古代第一军校去展开论述,不从大伾山石佛探索奥秘,反而独辟蹊径,从鹤壁地名中发现历史的痕迹,寻找文化的熏陶。作者重点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按照从主到次的顺序来写,同时又注意到时间顺序,刘禅是汉代,而穆桂英和萧太后则是宋代,同时又注意把证明形象的穆桂英放在了萧太后的前面,可是说是历史顺序和读者的感受,小作者都考虑到了。文章末尾,作者又列举了其他的一些地名,表明蕴含历史文化的地名还有很多很多,不能一一详述,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又使得文章韵味悠远。

其次,小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候,并没有停留在历史的表层,反而结合现代,刘阿斗的养花技术的流传,娄家沟的宁静祥和,肖家寨的断壁残垣,使得读者不仅仅是眼睛的旅游,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会不断的深思。文章的结尾还写到了,鹤壁没有沉浸在历史中不思进取,反而将在改革的大浪潮中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使得文章有了历史的延续,有了文化的深度。

第三,作为一个仅仅初二的中学生,作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值得称赞,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文笔优美而不失厚重,华丽的文章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作者这里也运用了一些词语,比如“飒飒”、“断壁残垣”,但是他是站在历史的角度,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岁月流逝给这些地方带来的改变,不生烦厌更生感慨。

总之,这篇文章内容详实,见解独到,文笔优美,字里行间充满了作为鹤壁儿女的无比自豪,既有历史的沧桑之感,又有深切的反思,文笔兼美,意味深长。

辅导教师:张桂凤


    关注 醉情读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