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为何要选择钓潭呢?

 

夏天气温高,水温也高,浅水区温度超过鱼生活的适宜温度时,鱼便由浅水滩转入深水和阴凉处活动,深水...





  •        夏天气温高,水温也高,浅水区温度超过鱼生活的适宜温度时,鱼便由浅水滩转入深水和阴凉处活动,深水处水温凉爽,适合鱼生长,所以盛夏时应选择有树阴的水域或深水域。在这些水域除有鳞鱼如鲤、鲫、青等频繁活动外,无鳞鱼如黄颡鱼、鲇鱼、黄鳝等,更为活跃。
  •         当然,想钓虾和螃蟹的垂钓者也会在此域获得丰收。所谓“夏钓潭”,主要是充分注意到水中溶氧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的食欲。水中的溶氧量随季节、温度、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夏天多闷热天气,气温一般在28℃以上,特别在连阴天、暴雨或雷雨季节,空气流动量小,气压低,造成水中溶氧量下降。水中溶氧主要是来自水中浮游植物(如藻类等)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另一方面是通过水的对流获得。在一定的水温条件下,鱼的需氧量随鱼的种类、年龄和大小的不同而不同。
  •          例如,鲢鱼以水中溶氧量5.5毫克/升为正常,低于4毫克/升为失常,若仅有0.8毫克/升,就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对于青、草、鲢、鳙、鲫、鲂、罗非、鲮等鱼类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可维持正常活动。而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里,各水层的溶氧平均值小于3.9毫克/升,就很容易形成鱼的浮头现象。鱼浮头,是要浮到含氧较多的水面吸氧。这种现象在肥水池塘中5~10月经常发生。在晴天里,一般不会缺氧,池水上中层溶氧量能保持在每升5~10毫克,下层能达到每升2~4毫克。
  •         夜间,浮游植物停止光合作用,不但不放氧,还要大量吸氧供呼吸,所以,在黎明前水中溶氧量显著降低,一般只有每升2毫克,甚至低于1毫克,这时就会出现鱼浮头现象。若碰到闷热、阴雨天气,由于气温高、气压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降低,水质恶化,浮头更加严重。鱼浮头不吃食,这是对底钓而言。如果改用浮钓,还是有效的。或者把钓位选择在浅滩水域,或在靠近岸边的水草中开洞投饵下钓,投饵要点多量少,钓位勤换,就可以奏效。
  •         另外,在选点时要注意观察水质。若池塘水色变为浓黑浑浊,水面出现气泡和泡沫,这是水温高造成池内有机物大量分解,或浮游生物大量死亡、腐烂,鱼浮头严重,则不宜在此垂钓,应另选择新的水域。在溶氧量正常情况下,由于夏天水温很高,鱼会在适合其温度的水层中栖息、觅食,此时垂钓应选择树下阴凉处,或在1.5米以下的深水中作窝抛钓。尤其在中午,鱼一般浮游在离水底5~15厘米的水层中,不沉底觅食,应改底钓为浮钓或单浮沉底钓,或找有水流动的地方下钓方可。
  •          只有早、晚垂钓,才可在浅水域中下钩。夏钓作窝要尽量选择水草比较密、厚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既是鱼的避暑胜地,又是它们栖息生活的“粮仓”。这时浮游生物多,小鱼、小虾密集,因此用小镰刀贴底割五块亮水洞,投饵于亮水洞,投饵要“香”钓饵要“活”。水温超过30℃,有的鱼潜入深水,有的鱼钻进洞穴,鲤鱼一类的鱼会跑到淤泥里不出来。这时应是甩钩无饵钓鱼的最佳时机。
  •  


    关注 万峰湖钓鱼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溶氧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