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烧制流程

 

入窑↓壶坯入窑烧制温度的变化可粗略分为8个阶段:↓1.结合水蒸发当窑温达105℃时,坯体内的结合水开始...







入窑



壶坯入窑烧制

温度的变化可粗略分为8个阶段:



1.结合水蒸发

当窑温达105℃时,坯体内的结合水开始蒸发,这个窑温要保持30分钟后才可继续升温,否则坯体易开裂。



2.结构水逸出

当窑温平稳提高达500℃时,坯体内的结构水开始分解逸出。



3.石英体膨胀

窑温达573℃时,泥料中含有的石英颗粒膨胀,体积增大0.84%,晶型转变。



4.氧化物显色

窑温在600℃~1050℃时,泥料中的氧化物分解,壶体开始显色。



5.保温求成型

窑温在1050℃~1200℃时,坯体烧结定型,要停止加温并保温30分钟左右,以平衡窑内温差。



6.降温求色泽

窑内温度平稳后,将烟道闸板及窑门全部打开,迅速降温到700℃左右再重新关上窑门,制品表面会生成光泽。此时制品处在熔融状态,壶体不会开裂。



7.石英体收缩

因为石英晶型会在573℃时再次转变,体积缩小0.84%,所以窑温在700℃~400℃时,要缓慢而又均匀降温,否则制品极易开裂。



8.冷却待出窑

窑温降到400℃后,再降温可快可慢,温差已不会对成品产生负面影响。



出窑





紫砂壶烧制,一不留神就会“欠火”,“过火”

紫砂烧制中的“吃温” “欠火” “过火”如何区分?

紫砂烧成温度比一般陶瓷原料要高。因泥料的不同,烧成温度一般可从1000℃~1250℃。

“吃温”

“吃温”是指某种紫砂泥料能承受的最合适的烧成温度。朱泥吃温最低,其次是红泥,团泥最高。同一种泥料,由于产地分布、炼制方法、陈腐时等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吃温。使用同类而批次不同泥料前,须先烧制试片,摸索该类该批泥料在不同窑温中烧制的效果,以求最佳。

如果与最合适温度相差10℃,就会出现“欠火”和“过火”。

“欠火”与“过火”

“欠火”是指泥料没有“吃”到应有的温度,壶表看起来发灰,声音也有沉闷之感,胎质较为疏松,没有完全烧结。

“过火”是指窑温超过了泥料本身能承受的温度,壶体变形,表面起泡,还会有大量的铁质结晶。





制壶不易,要烧成一把好壶更是难上加难。

好壶难得,愿大家都能善待手边的紫砂壶,且行且珍惜!



扫一扫,关注更多专业分享。


    关注 瑞山紫砂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