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好老师】记咸阳方圆学校康晓英老师

 

我们身边的“老师妈妈”1993年7月,21岁的康晓英老师从师范学院毕业了,带着青春的朝气和激情踏上了三尺讲台...

我们身边的“老师妈妈”
1993年7月,21岁的康晓英老师从师范学院毕业了,带着青春的朝气和激情踏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教书育人的教学生涯。从教23年来,她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对待学生亲如子女,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为身边的“老师妈妈”。
她关心学困生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在校园里学习好的学生似乎更受到老师的喜爱,可康晓英老师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能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她的关爱。她尤其关爱那些单亲孩子和学困生。每接一级新生时,康老师会找原来的班主任多方了解这些学生的方方面面,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表现,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学生。

小军(化名)他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父亲经常出差在外,母亲带着他感觉很是力不从心。小学基础不错,但上了初中后,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作业,在原来的学校实在呆不下去,初一中期转入康老师班。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康老师找他谈心,告诉他不管他以前表现如何,来到新学校新集团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男子汉的形象。小军同学第一周表现不错,康老师及时夸奖他。可到十多天以后他和同学们熟了,就开始上课找人说话,开小差,康老师找他时,他说自己也想把学习搞上去,可是控制不了自己,希望老师帮帮他。于是康老师把他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他上课听讲认真多了,一次听到数学老师说小军数学思路清晰课堂发言积极后,康老师就趁热打铁,把他在校表现表扬几句写在纸上,让他放学带给妈妈。经过一学期的教育,小军同学进步很大,中考时小军以优异的成绩被彩虹中学录取,后来考入长安大学,现在已经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康晓英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分析试卷
 

她用爱心感动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爱是教育的前提,在教育工作中,康晓英老师总是设身处地的替学生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学生是非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苏某是来自礼泉农村的男孩,他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较差,尤其爱说粗话,也不会和同学们相处。初一新学期刚开学,有一天课间他在教室接纯净水时,一个女同学正在接水,他没等同学接完就用自己的水杯推开了同学的水杯自顾自接水了,那位女同学不乐意,就说:“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话没说完,苏某直接用杯子里接的水泼到那位女同学的脸上了。女同学受了委屈哭着来告诉康老师,她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问苏某如果这位女同学是自己的姐姐或者妹妹,还会不会这么做。他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她看孩子知错了,就问他该怎么去做,他说去给女同学道歉,以后改正错误,跟同学和睦相处,一场小风波就此画上了句号。

接下来的几天,康老师发现苏某作业书写特别认真,工整美观,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他的作业,让同学们向他学习,当同学们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时,她发现苏某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他也温和了许多,和同学间的矛盾少多了。过了几天他妈妈给他送衣服,康老师发现苏某挎着妈妈的胳膊有说有笑,和妈妈特别亲近,这是同龄的男孩子中少有的现象,就对他妈妈说“你真幸福!有这么孝顺的儿子!”那一刻孩子像吃了蜜一样甜甜地笑了。

后来康老师所带的班里发生了一件事,不知是谁总撕碎同学的书本,为此她召开了一次班会,她告诉孩子们撕书本的同学可能受了委屈用这种方式发泄,但是这样做很不文明,损人不利己,屡教不改一旦被学校知道肯定开除。如果谁有气要通过正常渠道发泄,老师给讲桌里放了一大摞废报纸,你可以随便撕。这节班会课后再也没有发生同学书本被撕的事情了。苏某在写《我的老师》的作文时,就把这件事写进去了,说康老师最懂孩子们的心,康老师把苏某的习作作为范文读给同学们,又夸他是生活的有心人,习作选材很典型,情感真实自然,这给了孩子莫大的鼓励,从此变得更加自信,和同学们相处日渐融洽。

她坚信,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爱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效果就明显有效了。

她用耐心和信任教育感化学生    润物细无声

康老师很有耐心,她信任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断激励他们去完善和超越自己,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树立牢固的心理基础。

史同学是康老师班里的一名住校生,性格泼辣,有点女汉子的风范。学习兴趣不浓,成绩也不大理想。有一次和男同学发生矛盾,就打算叫校外的青年来教训该男生,康老师问史同学: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样能解决问题不?史同学说就是看不惯他,叫人威胁他几下罢了。她找来相关的案例让史同学看看种种不堪设想的后果,该同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和同学握手言欢。有时康老师中午不回家,就去女生宿舍休息,了解学生的表现,指导她们怎样与宿舍的同学沟通交流。她发现史同学给同宿舍的小妹妹梳头,就表扬她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看见史同学和生活老师一起把宿舍布置的温馨时,就夸赞她心灵手巧,慢慢地她在同学中的威信提高了,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育者:“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关怀备至说的是细心,深思熟虑说的是慧心,小心翼翼说的是耐心。只有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他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他的工作才是出色的,他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康晓英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她用自己的爱心,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们亲切的称她为身边的“老师妈妈”。经过她不懈的努力,她所带的班级,成绩连续名列前茅,得到学校和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她辅导的学生宋旭乐和王燕华在第四届和第七届全国中学生语文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她自己也多次获得区“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

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超越自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以后的工作中,康晓英老师表示会一如既往地用妈妈一样的爱和智慧谱写新的篇章。

来稿邮箱:qdjyxc@163.com(请备注作者姓名和联系电话)

展示秦都人精神

传播秦都教育正能量


    关注 秦都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