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粽子,亲自动手更有趣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由此,创作出端午的粽子。

一直以来,糯米、粽叶都是端午美食中的常客,也引发过中国南北的咸甜之争。且不论是甜糯的蜜枣粽,还是香浓的肉粽,那一个个三角菱的背后,都是对于中国节日及美食文化的传承。


朱宣咸《端午佳节》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美食之一,早在春秋时期,粽子就出现在民间百姓的桌上。


晋代
自晋代起,粽子就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作为交往的礼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又称“益智粽”。此外,米中掺杂珍禽兽肉、板栗等,品种不断增多。


唐代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宋朝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一直到今天,每年接近农历五月,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江南精致细腻生活方式著称的嘉兴人的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6月4日下午,绿城玉园携手“日间照料中心”开启《淡香浓情“粽”相宜》之“粽”情民俗魅力活动,邀约家人包粽子,感受粽香深处的文化记忆。
活动时间:6月4日13:30-16:00

活动地点:绿城·玉园销售服务中心

报名电话:0571-86225888


    关注 绿城玉园物业服务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